深入学习fork函数
二、fork进阶知识
先看一份代码: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 #include <unistd.h>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int i = 0;
- printf("i\tson/pa\tppid\tpid\treturn\n");
- /*
- *ppid指当前进程的父进程pid
- *pid指当前进程的pid,
- *return指fork返回给当前进程的值
- */
- for (i = 0; i < 2; i++) {
- pid_t pid = fork();
- if (pid == 0)
- printf("%d\tchild\t%d\t%d\t%4d\n", i, getppid(),
- getpid(), pid);
- else
- printf("%d\tparent\t%d\t%d\t%d\n", i, getppid(),
- getpid(), pid);
- }
- return 0;
- }
运行结果是:
i son/pa ppid pid return
0 parent 2043 3224 3225
0 child 3224 3225 0
1 parent 2043 3224 3226
1 parent 3224 3225 3227
1 child 1 3227 0
1 child 1 3226 0
这份代码比较有意思,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第一步:在父进程中,指令执行到for循环中,i=0,接着执行fork,fork执行完后,系统中出现两个进程,分别是p3224和p3225(后面我都用pxxxx表示进程id为xxxx的进程)。可以看到父进程p3224的父进程是p2043,子进程p3225的父进程正好是p3224。我们用一个链表来表示这个关系:
p2043->p3224->p3225
第一次fork后,p3224(父进程)的变量为i=0,pid=3225(fork函数在父进程中返向子进程id),代码内容为:
for(i=0;i<2;i++){
pid_t pid=fork();//执行完毕,i=0,return=3225
if(pid==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
return 0;
p3225(子进程)的变量为i=0,pid=0(fork函数在子进程中返回0),代码内容为:
for(i=0;i<2;i++){
pid_t pid=fork();//执行完毕,i=0,return=0
if(pid==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
return 0;
所以打印出结果:
0 parent 2043 3224 3225
0 child 3224 3225 0
第二步:假设父进程p3224先执行,当进入下一个循环时,i=1,接着执行fork,系统中又新增一个进程p3226,对于此时的父进程,p2043->p3224(当前进程)->p3226(被创建的子进程)。
对于子进程p3225,执行完第一次循环后,i=1,接着执行fork,系统中新增一个进程p3227,对于此进程,p3224->p3225(当前进程)->p3227(被创建的子进程)。从输出可以看到p3225原来是p3224的子进程,现在变成p3227的父进程。父子是相对的,这个大家应该容易理解。只要当前进程执行了fork,该进程就变成了父进程了,就打印出了parent。
所以打印出结果是:
1 parent 2043 3224 3226
1 parent 3224 3225 3227
第三步:第二步创建了两个进程p3226,p3227,这两个进程执行完printf函数后就结束了,因为这两个进程无法进入第三次循环,无法fork,该执行return 0;了,其他进程也是如此。
以下是p3226,p3227打印出的结果:
1 child 1 3227 0
1 child 1 3226 0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p3226,p3227的父进程难道不该是p3224和p3225吗,怎么会是1呢?这里得讲到进程的创建和死亡的过程,在p3224和p3225执行完第二个循环后,main函数就该退出了,也即进程该死亡了,因为它已经做完所有事情了。p3224和p3225死亡后,p3226,p3227就没有父进程了,这在操作系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p3226,p3227的父进程就被置为p1了,p1是永远不会死亡的,因为现在的父进程退出了,现在的子进程成为了孤儿进程,系统将它托孤到1号进程init进程,init进程是系统启动后的第一个执行的进程,因为进程的创建是由fork来实现的,所以init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祖先进程。
总结一下,这个程序执行的流程如下:
它的执行结果是:
father
son
father
father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son
son
father
son
这里就不做详细解释了,只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for i=0 1 2
father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son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其中每一行分别代表一个进程的运行打印结果。
总结一下规律,对于这种N次循环的情况,执行printf函数的次数为2*(1+2+4+……+2N-1)次,创建的子进程数为1+2+4+……+2N-1个。
数学推理见-->.html。
同时,大家如果想测一下一个程序中到底创建了几个子进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调用printf函数打印该进程的pid,也即调用printf("%d\n",getpid());或者通过printf("+\n");来判断产生了几个进程。有人想通过调用printf("+");来统计创建了几个进程,这是不妥当的。具体原因我来分析。
老规矩,大家看一下下面的代码: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 #include <unistd.h>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pid_t pid;//pid表示fork函数返回的值
- //printf("fork!");
- printf("fork!/n");
- pid = fork();
- if (pid < 0)
- printf("error in fork!");
- else if (pid == 0)
- 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 else
- 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 return 0;
- }
执行结果如下:
fork!
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361
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362
如果把语句printf("fork!\n");注释掉,执行printf("fork!");
则新的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fork!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298
fork!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299
程序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一个\n回车符号,为什么结果会相差这么大呢?
这就跟printf的缓冲机制有关了,printf某些内容时,操作系统仅仅是把该内容放到了stdout的缓冲队列里了,并没有实际的写到屏幕上。但是,只要看到有\n 则会立即刷新stdout,因此就马上能够打印了。
运行了printf("fork!")后,“fork!”仅仅被放到了缓冲里,程序运行到fork时缓冲里面的“fork!” 被子进程复制过去了。因此在子进程度stdout缓冲里面就也有了fork! 。所以,你最终看到的会是fork! 被printf了2次!!!!
而运行printf("fork!\n")后,“fork!”被立即打印到了屏幕上,之后fork到的子进程里的stdout缓冲里不会有fork! 内容。因此你看到的结果会是fork! 被printf了1次!!!!
所以说printf("+");不能正确地反应进程的数量。
大家看了这么多可能有点疲倦吧,不过我还得贴最后一份代码来进一步分析fork函数。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unistd.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fork();
- fork() && fork() || fork();
- fork();
- return 0;
- }
问题是不算main这个进程自身,程序到底创建了多少个进程。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做弊一下,先用程序验证一下,到此有多少个进程。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ork();
fork() && fork() || fork();
fork();
printf("+/n");
}
答案是总共20个进程,除去main进程,还有19个进程。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还有19个进程。
第一个fork和最后一个fork肯定是会执行的。
主要在中间3个fork上,可以画一个图进行描述。
这里就需要注意&&和||运算符。
A&&B,如果A=0,就没有必要继续执行&&B了;A非0,就需要继续执行&&B。
A||B,如果A非0,就没有必要继续执行||B了,A=0,就需要继续执行||B。
fork()对于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返回值是不同的,按照上面的A&&B和A||B的分支进行画图,可以得出5个分支。
加上前面的fork和最后的fork,总共4*5=20个进程,除去main主进程,就是19个进程了。二、fork进阶知识
先看一份代码: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 #include <unistd.h>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int i = 0;
- printf("i\tson/pa\tppid\tpid\treturn\n");
- /*
- *ppid指当前进程的父进程pid
- *pid指当前进程的pid,
- *return指fork返回给当前进程的值
- */
- for (i = 0; i < 2; i++) {
- pid_t pid = fork();
- if (pid == 0)
- printf("%d\tchild\t%d\t%d\t%4d\n", i, getppid(),
- getpid(), pid);
- else
- printf("%d\tparent\t%d\t%d\t%d\n", i, getppid(),
- getpid(), pid);
- }
- return 0;
- }
运行结果是:
i son/pa ppid pid return
0 parent 2043 3224 3225
0 child 3224 3225 0
1 parent 2043 3224 3226
1 parent 3224 3225 3227
1 child 1 3227 0
1 child 1 3226 0
这份代码比较有意思,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第一步:在父进程中,指令执行到for循环中,i=0,接着执行fork,fork执行完后,系统中出现两个进程,分别是p3224和p3225(后面我都用pxxxx表示进程id为xxxx的进程)。可以看到父进程p3224的父进程是p2043,子进程p3225的父进程正好是p3224。我们用一个链表来表示这个关系:
p2043->p3224->p3225
第一次fork后,p3224(父进程)的变量为i=0,pid=3225(fork函数在父进程中返向子进程id),代码内容为:
for(i=0;i<2;i++){
pid_t pid=fork();//执行完毕,i=0,return=3225
if(pid==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
return 0;
p3225(子进程)的变量为i=0,pid=0(fork函数在子进程中返回0),代码内容为:
for(i=0;i<2;i++){
pid_t pid=fork();//执行完毕,i=0,return=0
if(pid==0)
printf("%d child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else
printf("%d parent %4d %4d %4d/n",i,getppid(),getpid(),pid);
}
return 0;
所以打印出结果:
0 parent 2043 3224 3225
0 child 3224 3225 0
第二步:假设父进程p3224先执行,当进入下一个循环时,i=1,接着执行fork,系统中又新增一个进程p3226,对于此时的父进程,p2043->p3224(当前进程)->p3226(被创建的子进程)。
对于子进程p3225,执行完第一次循环后,i=1,接着执行fork,系统中新增一个进程p3227,对于此进程,p3224->p3225(当前进程)->p3227(被创建的子进程)。从输出可以看到p3225原来是p3224的子进程,现在变成p3227的父进程。父子是相对的,这个大家应该容易理解。只要当前进程执行了fork,该进程就变成了父进程了,就打印出了parent。
所以打印出结果是:
1 parent 2043 3224 3226
1 parent 3224 3225 3227
第三步:第二步创建了两个进程p3226,p3227,这两个进程执行完printf函数后就结束了,因为这两个进程无法进入第三次循环,无法fork,该执行return 0;了,其他进程也是如此。
以下是p3226,p3227打印出的结果:
1 child 1 3227 0
1 child 1 3226 0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p3226,p3227的父进程难道不该是p3224和p3225吗,怎么会是1呢?这里得讲到进程的创建和死亡的过程,在p3224和p3225执行完第二个循环后,main函数就该退出了,也即进程该死亡了,因为它已经做完所有事情了。p3224和p3225死亡后,p3226,p3227就没有父进程了,这在操作系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p3226,p3227的父进程就被置为p1了,p1是永远不会死亡的,因为现在的父进程退出了,现在的子进程成为了孤儿进程,系统将它托孤到1号进程init进程,init进程是系统启动后的第一个执行的进程,因为进程的创建是由fork来实现的,所以init进程是所有进程的祖先进程。
总结一下,这个程序执行的流程如下:
它的执行结果是:
father
son
father
father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son
son
father
son
这里就不做详细解释了,只做一个大概的分析。
for i=0 1 2
father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son father father
son
son father
son
其中每一行分别代表一个进程的运行打印结果。
总结一下规律,对于这种N次循环的情况,执行printf函数的次数为2*(1+2+4+……+2N-1)次,创建的子进程数为1+2+4+……+2N-1个。
数学推理见-->.html。
同时,大家如果想测一下一个程序中到底创建了几个子进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调用printf函数打印该进程的pid,也即调用printf("%d\n",getpid());或者通过printf("+\n");来判断产生了几个进程。有人想通过调用printf("+");来统计创建了几个进程,这是不妥当的。具体原因我来分析。
老规矩,大家看一下下面的代码: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 #include <unistd.h>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pid_t pid;//pid表示fork函数返回的值
- //printf("fork!");
- printf("fork!/n");
- pid = fork();
- if (pid < 0)
- printf("error in fork!");
- else if (pid == 0)
- 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 else
- 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d/n", getpid());
- return 0;
- }
执行结果如下:
fork!
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361
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362
如果把语句printf("fork!\n");注释掉,执行printf("fork!");
则新的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fork!I am the parent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298
fork!I am the child process, my process id is 3299
程序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一个\n回车符号,为什么结果会相差这么大呢?
这就跟printf的缓冲机制有关了,printf某些内容时,操作系统仅仅是把该内容放到了stdout的缓冲队列里了,并没有实际的写到屏幕上。但是,只要看到有\n 则会立即刷新stdout,因此就马上能够打印了。
运行了printf("fork!")后,“fork!”仅仅被放到了缓冲里,程序运行到fork时缓冲里面的“fork!” 被子进程复制过去了。因此在子进程度stdout缓冲里面就也有了fork! 。所以,你最终看到的会是fork! 被printf了2次!!!!
而运行printf("fork!\n")后,“fork!”被立即打印到了屏幕上,之后fork到的子进程里的stdout缓冲里不会有fork! 内容。因此你看到的结果会是fork! 被printf了1次!!!!
所以说printf("+");不能正确地反应进程的数量。
大家看了这么多可能有点疲倦吧,不过我还得贴最后一份代码来进一步分析fork函数。
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unistd.h>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 fork();
- fork() && fork() || fork();
- fork();
- return 0;
- }
问题是不算main这个进程自身,程序到底创建了多少个进程。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做弊一下,先用程序验证一下,到此有多少个进程。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ork();
fork() && fork() || fork();
fork();
printf("+/n");
}
答案是总共20个进程,除去main进程,还有19个进程。
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还有19个进程。
第一个fork和最后一个fork肯定是会执行的。
主要在中间3个fork上,可以画一个图进行描述。
这里就需要注意&&和||运算符。
A&&B,如果A=0,就没有必要继续执行&&B了;A非0,就需要继续执行&&B。
A||B,如果A非0,就没有必要继续执行||B了,A=0,就需要继续执行||B。
fork()对于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返回值是不同的,按照上面的A&&B和A||B的分支进行画图,可以得出5个分支。
加上前面的fork和最后的fork,总共4*5=20个进程,除去main主进程,就是19个进程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