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期末复习试题集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答案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6、C;7、A;8、B;9、C

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A物理吸附            B氢键吸附       C分子筛效应       D、化学吸附

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Ö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Ö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Ö

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Ö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Ö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Ö

四、填空题

  1. 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
  2. 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高分辨质谱)。
  3.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       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4. 常用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或环己烷极性最小,甲醇极性最大。

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17)

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酸性和中性化合物_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碱性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离

五、简述题

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

(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

答:(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答: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1. 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二)

一、名词解释

1、正相色谱

2、反相色谱

3、超滤技术

4、化学位移

答: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1、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吸附        C. 氢键吸附      D.离子交换吸附

2、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40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

A. 16              B. 17           C. 20            D. 19

3、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4、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5、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1、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

2、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

3、超滤法的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

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5、铅盐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合物溶解度差异()

6、双水相萃取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领域。()

四、填空题

1、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本分离: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

2、萜类是通过(甲戊二羟酸)生成。

3、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4、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氢键吸附)    

5、大孔树脂是吸附性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6、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紫外红外质谱NMR

五、简述题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答: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简述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答: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

答: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苷

2、酚苷

3、β-构型

4、碳苷

5、原生苷

6、次生苷

7、多聚糖

8、低聚糖

答: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提取原生苷类成分,为抑制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适量

A.H2SO4            B.NaOH            C.CaCO3             D.Na2CO3

3、下列最容易水解的是

A.2-氨基糖苷          B.2-去氧糖苷    C.2-羟基糖苷    D.6-去氧糖苷

4、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5、提取次生苷应采用那种方法

A. 先用70%乙醇浸泡,再加热提取          B. 用甲醇回流                   

C. 用水煎煮                 D.用水湿润,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再用70%乙醇回流提取

6、C;7、D;8、B

6、Smith 裂 解 法 所 使 用 的 试 剂 是 ( )

A、NaIO4    B、NaBH4    C、均 是    D、均 不 是

7、在PC上,以3%~5% HAc展开时,()Rf值大:

A.三糖苷    B.双糖苷      C.单糖苷     D.苷元

8、天然产物中,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最难水解的苷是( )

A、糖醛 酸 苷           B、氨 基 糖 苷   

C、羟 基 糖 苷           D、2,6—二 去 氧 糖 苷

9、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1、氰苷是氧苷的一种。(  )

2、用分级沉淀法得到的多糖,常夹杂有较多的蛋白质,为除之,通常选择色素脱除法去除。()

3、糖类具有水溶性,但醇溶性会随着糖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

4、欲提取原生苷,可在中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

5、组成苷的糖的数目增多、苷元比例相应减小,则苷的亲水性增大。()

四、填空题

  1. 转化糖酶能水解β-果糖苷苷键。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苷键。
  2. 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3. 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影响苷键酸催化裂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完成下列反应

3、说明苷键四种催化水解的不同特点。

答: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碱溶酸沉法

答: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1、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下列化合物中,何者遇碱液立即产生红色:

3、下列化合物,其IR νC=O为1674,1620cm-1。该化合物为:

4、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醌类的化合物为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5、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

6、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1. 蒽醌类是指具有              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
  2. 羟基蒽醌在UV吸收光谱中主要有  5 个吸收峰。

五、简述题

1、萱草根中含有下列几种蒽醌类成分,根据下面分离流程,各成分应在哪个部位获得,请填入空格。

2、某中草药含有下列蒽醌类成分和它们的葡萄糖苷,如果成分乙是有效成分,试设计一个适合于生产的提取分离工艺。

  1. 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止血药血当归的根茎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及其苷,另含有糖类、蛋白质等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流程。并写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化学结构。

4、虎杖根中主要含有下列成分,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1.  R1=H R2=COOH           2. R1=CH3 R2=H
  3. R1=CH3 R2=OH           4. R1=OCH3 R2=CH3

5、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丹参醌Ⅱ、大黄酸、茜草素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大黄酸具有哪些显色反应?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1)Mg(AC)2反应:橙红色(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B. 有3-OH,无5-OH

C.  有3-OH或5-OH                     D. 有5-OH,无3-OH

6、A;7、C;8、C;9、D;10、A;

6、下列化合物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时,从EtOAc中,用5%NaHCO3、0.2%NaOH、4%NaOH的水溶液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的顺序应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7、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8、某中药水提取液中,在进行HCl-Mg粉反应时,加入Mg粉无颜色变化,加入浓HCl则有颜色变化,只加浓HCl不加Mg粉也有红色出现,加水稀释后红色也不褪去,则该提取液中可确定含有:

A. 异黄酮          B. 黄酮醇         C. 花色素         D. 黄酮类

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10、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反应的是:

A. 查耳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黄酮醇

11、A;12、B;13、A;14 C;15、D;

11、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不宜使用的吸附剂是:

A. 氧化铝     B. 硅胶        C. 聚酰胺     D.大孔树脂

12、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13、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4’-OH    B.3-OH    C.7-OH     D.5-OH

14、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3’-OH   B.3-OH    C.4’-OH    D.5-OH

15、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黄酮醇     C.黄酮     D.二氢黄酮

16、A;17、A;18、D;19、D;20、C;

16、与醋酸镁显天蓝色荧光的化合物为:

A. 二氢黄酮      B. 苯醌          C. 萘醌    D. 香豆素

17、.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

A. 3-OH       B.4’-OH       C. 5-OH     D. 7-OH

18、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后被洗脱出来的是:

1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20、四氢硼钠是一种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只作用于:

A. 黄酮          B.黄酮醇      C. 二氢黄酮醇       D. 查耳酮

21、A;22、C;23、B;24、D;25、A;

21、盐酸-镁粉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查耳酮    C.儿茶素    D.异黄酮类

2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黄酮类

23、黄酮类化合物按其基本母核分成许多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有一类的三碳链部分结构不成环,这类化合物为: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高异黄酮类

24、下列化合物中,为二氢异黄酮的是:

25、与1%三氯化铝反应阳性的是()

26 D;27、C;28、A;29、D;30、A;31、C

26、不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儿茶素类

2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二氢黄酮醇类    B.二氢黄酮类     C.查耳酮类     D.儿茶素类

28、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 四氢硼钠反应                B.锆一柠檬酸反应
C   盐酸一镁粉反应              D.氯化锶反应
2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30、芦丁的结构是()

31、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1、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2、能与镁盐显色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

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OH、OCH3 等)取代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4、黄酮及黄酮醇类UV光谱谱形相似,但带Ⅰ位置不同。()

6、×  7、×  8、×  9、Ö   10、×  

5、一般情况下,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体系短,故不显色或显微黄色。()

6、3`-OH黄酮能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

7、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元Rf值大于苷的Rf值。()

8、与FeCl3显色的反应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9、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Rf值小于苷的Rf值。()

10、黄酮苷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11、Ö  12、Ö  13、×  14、×  15、×

11、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可被醋酸铅沉淀。()

12、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强的一种还原剂。()

13、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C环上无羰基的是橙酮类。()

14、类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在200~400nm的区域内存在三个主要的吸收带。()

15、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3-OH()

四、填空题

  1. 有一黄色针晶,FeCl3反应为绿褐色,HCl-Mg粉反应红色,Molish反应阳性,氯氧化锆试验呈黄色,加柠檬酸后,黄色(1),此针晶为(2)类化合物。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

  1. 黄酮类化合物在240-400nm区域有两个主要吸收带,带Ⅰ在(3)区间,由(4)所引起;带Ⅱ在(5)之间,起因于(6)引起的吸收。

(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1.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

  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7),故显一定的酸性。
  1. 酚羟基

  1. 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8)和(9)黄酮。

(8)3-OH/5-OH、(9)5-OH/3-OH

  1. 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10)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洋盐。(10)1-位氧原子

6、槐米的主要成分是(11)。(11)芦丁

7、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12)和(13)。

(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

8、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减褪,示有(14)。(14)5-OH

9、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C环为五元环的是(15);C环开环的是(16)。   

(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哪些类?写出较常见的六种类型黄酮的基本骨架。

答: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写出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橙酮类的结构。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答: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中药中含有3、5、7、4′四OH黄酮(A),3、5、7、3′、4′五OH黄酮(B),3、5、7三OH,4′-OCH3黄酮(C),3、5、7三OH4′-(glu)2黄酮苷(D),请设计提取分离以上成分的方法,可用流程表示。

答:

6、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答: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香豆素的母核是:(C)

2、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香豆素在碱性溶液中放置或UV光照时,水解生成(A)

4、香豆素碱水解时若在碱水长时间加热后,加酸后的最终产物是(D)

A、顺邻羟基桂皮酸盐      B、反邻羟基桂皮酸盐

C、顺邻羟基桂皮酸        D、反邻羟基桂皮酸

5、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三、判断对错

  1. 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具有蓝色或蓝绿色。(Ö)
  2. 木脂素类多具光学活性,遇酸或碱易发生异构化。(Ö)

四、填空题

  1.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1)、(2)等四种。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

  1. 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
  2. 木脂素在用溶剂提取分离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3.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5、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5分)完成下列反应:

2、中药秦皮中含有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及树脂、脂溶性色素等杂质,其中甲素、乙素的纸层析结果如下:

Rf值 成分

展开剂

甲素

乙素

0.77

0.50

乙醇

0.79

0.80

氯仿

0.00

0.00

乙酸乙酯

0.12

0.89

根据纸层析结果设计自秦皮中提取分离甲素和乙素及去除杂质的方法(以流程图表示)。

3、香豆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怎样从植物体中提取分离香豆素?

答: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窝儿七为陕西民间用于清热、消炎、镇痛的一种草药,其中含有下列几种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流程(脱氢鬼臼素在冷醇中溶解度小)。

5、什么叫香豆素?分哪几种类型?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

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木脂素和香豆素有那些生理活性?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挥发油

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2、萜类

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脑

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单萜

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A.             B.            C.             D.             E.

4、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         B. 芳香族化合物         C.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D. 含硫化合物        

5、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A. 95%乙醇         B. 氯仿      C. 石油醚(30~60℃)         D.四氯化碳

6、C;7、D;8、D;9、B;10、B;

6、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7、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

A. 玄参            B. 桅子         C. 地黄        D. 甘草

8、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

A.黄酮类               B. 生物碱          C. 皂苷         D.环烯醚萜

9、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10、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11、B;12、C;13、B;14、C;15、B;16、A

11、、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2、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3、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14、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15、下列化合物是卓酚酮型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

三、判断对错

1、穿心莲内酯是二萜类化合物。(Ö)

2、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乙醇中全溶,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部分。将挥发油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可“析脑”。( Ö)

3、环烯醚萜类成分由于对酸很敏感,苷键容易被酸水解断裂,故水解后很容易得到苷元。(×)

4、环烯醚萜苷的提取,一般采用溶剂法,提取时常在植物材料中拌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钡以抑制酶的活性(Ö)

5、单萜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其衍生物(×)

6、紫杉醇是黄酮类化合物。(×)

四、填空题

  1. 龙脑俗称   (冰片,具有升华性。
  2. 丁香油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丁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丁香酚)     
  3.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4. 将挥发油分馏时,在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紫色,这显示可能有(薁类)成分存在。

5、穿心莲的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

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化合物常采用亚硫酸氢钠法吉拉德试剂法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哪四种?答: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芍药苷、樟脑、梓醇、青蒿素、人参皂苷的母核类型?

答: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某挥发油中含有以下五种成分,试设计其分离流程。(8分)

A.                      B.                      C.

               

             

D.                      E.

            

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哪些?举出你熟悉的含有挥发油的五种药材名称。

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与结构类型:

龙脑(冰片)、梓醇、薄荷醇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一、名词解释

1、甲型强心苷元

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中性皂苷

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双糖链皂苷

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溶血指数

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甾体皂苷

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酯皂苷

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酸性皂苷

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Ⅰ型强心苷

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C21甾

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

1、属于达玛烷衍生物的是

A. 猪苓酸A        B. 菝葜皂苷       C. 熊果酸        D. 人参二醇  

2、.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D. C17位取代基不同

3、该结构属于:

A、孕甾烷   B、甲型强心苷元  C、三萜皂苷元   D、甾体皂苷元

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5、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6、A;7、D;8、B;9、A;10、A;

6、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7、甘草次酸是

A.原皂苷     B. 单皂苷           C. 次皂苷      D. 皂苷元 

8、Ι型强心苷糖与苷元正确的连接方式是

A. 苷元C14-O-(α-羟基糖)X         B. 苷元C3-O-(2,6-二去氧糖)X-(α-羟基糖)Y

C. 苷元C3-O-(α-羟基糖)X      D. 苷元C14-O-(6-去氧糖)X-(α-羟基糖)Y

9、具有螺缩酮基本骨架的皂苷元,其中25S和25R相比:

 A. 25R型比25S型稳定             B. 25S型比25R型稳定

 C. 25S型与25R型都稳定           D. 25S型与25R都不稳定

10、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三氯醋酸反应       B. SbCl5反应      C. K-K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1、C;12、A;13、D;14、D;15、C;

11、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12、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13、A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母核是:

A.异螺旋甾烷型    B.β-香树脂醇型   C.羊毛脂甾烷型    D.达玛烷型

1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15、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盐酸-镁粉反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6、B;17、B;18、A;19、D;20、D;21、A

16、此结构属于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17、某天然药物的乙醇提取物以水溶解后,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经处理得一固体成分,该成分能产生泡沫反应,并有溶血作用,此成分对______呈阴性反应。

 A. Liebermann反应   B. 盐酸-镁粉反应   C.氯醋酸反应  D. Molish反应

18、α-去氧糖常见于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19、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

A. 皂苷           B. 氨基酸            C.蒽醌           D.鞣质

20、.Digitoxin是

A. 洋地黄毒苷    B. 洋地黄毒糖      C. 洋地黄糖        D.地高辛

21、.有关薯蓣皂苷叙述错误的是

A. 双糖链苷                            B. 中性皂苷

C. 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             D. 是工业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

三、判断对错

1、甘草次酸是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Ö

2、可采用胆甾醇沉淀法将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分离。(×

3、黄山药中含有的皂苷是三萜皂苷(×

4、某中药乙醇液滴在滤纸上,喷洒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到100度显示颜色,提示可能含有甾体皂苷。(×

5、洋地黄类强心苷及苷元可用leberman-Bardard反应来鉴别。(×

6、强心苷酸水解难易与所连接的糖有关。    (Ö )

7、C21甾苷不含2,6-二去氧糖,因此,K-K反应阴性。(×

8、具有二分子糖的皂苷为双皂苷。(×

9、8C21甾苷和强心苷都会发生K-K反应。(Ö

10、人参皂苷Rb1可用Smith降解法获得苷元。(Ö

11、三萜皂苷一定是酸性皂苷。(×

12、李伯曼反应是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13、三萜皂苷易溶于氯仿中。(×

14、C21甾类与其它甾体化合物有所不同,5,6位大多有双键(Ö

15、或戊醇对皂苷溶解度较好,是提取皂苷时常采用的溶剂。(Ö

16、三萜皂苷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 )

17、C21甾苷不能用醋酐-浓硫酸反应来检识。(×

18、墩果酸结构中具有甾体母核  (×

四、填空题

1、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甾体母核)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类试剂。

2、C21甾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

3、目前发现的C21甾体化合物中,苷元与糖的连接形式较多,但与苷元相连的大多为(2,6-二去氧糖)糖。

4、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27)

5、正丁醇提取法是目前提取皂苷的通法。

6、强心苷根据苷元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分为甲型强心苷乙型

7、异螺甾烷醇类C25位上甲基位于e键上

8、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9、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元基本结构的区分点在于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甲型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10、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酸性皂苷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中性皂苷又能沉淀析出。

1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等试剂反应显色。

12、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16)、(17)等。

(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

13、甾体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14、强心苷水溶性规律是原生苷大于相应的次生苷大于苷元

15、按照皂苷被水解后生成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将皂苷分为三萜皂苷甾体皂苷两大类。

16、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总皂苷与其他亲水性杂质分离是用(正丁醇法)方法。

17羊毛脂甾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反)式,C20为(R)构型。

18、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而得名。

19、薯蓣皂苷属于(甾体)皂苷。

20、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溶血指数)表示。

21、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

22、多数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6)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23、甾体皂苷依照螺甾烷中F环的环合状态及25-甲基的取向,可将甾体皂苷分为(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四类。

24、异螺旋甾烷F环为含氧五元环,有27个C原子。

五、简述题

1、如何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怎样在滤纸上区分三萜皂苷和甾体皂。

答: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简述四环三萜皂苷元羊毛脂甾烷和达玛烷型结构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药典》人参鉴别方法:取试样0.5g,加乙醇5ml,振摇5min,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显紫色。试解释,与三氯化锑显色成分是什么,为什么用乙醇提取?

答: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皂苷的提取通法是什么,请用流程表示。

答:正丁醇法。

5、按水解后苷元结构分类,皂苷可分为几类,每类又分为几小类,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答: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药典地高辛含量测定项下:……精密量取对照液与供试液各10ml,分别精密加新制的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6ml,摇匀,在20~25℃处放置30分钟,立即照分光光度法在485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试解释原理。

答: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人参皂苷分几类,每类苷元的名称叫什么?母核的名称叫什么?

答: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碱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的pka

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生物碱沉淀反应

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水溶性生物碱

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通常使用的流动相为

A. 弱酸性 B. 弱碱性        C. 中性       D. 强酸性

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6、D;7、C;8、B;9、B;10、D;

6、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7、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8、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9、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0、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酰胺碱

11、D;12、C;13、D;14、B;15、B;

11、

A.                      B.

                      C.

 D.

                   

上述化合物碱性最强者()

12、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4、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5、 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6、A;17、D;18、C;19、A;20、A;

16、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A. 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B.硫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C.醋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D. 磷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17、提取生物碱盐不选用的溶剂是

A. 酸水        B. 甲醇        C. 乙醇             D. 氯仿

18、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19、罂粟碱、可待因和吗啡进行硅胶G薄层色谱,展开剂为氯仿-乙醚-二甲胺(5﹕4﹕1),所得值Rf分别为0.67,0.38,0.10;可判断它们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A.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B. 罂粟碱>可待因>吗啡

C. 可待因>罂粟碱>吗啡          D. 罂粟碱>吗>可待因

20~22

A. 小檗碱                   B. 胡椒碱                  C. 麻黄碱

      

    

D. 东莨菪碱                 E. 莨菪碱

 

  

20、碱性最强的是

21、B;22、C;23、B;24、B;25、A;

21、碱性最弱的是

22、碱性第三的是

23、三棵针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东莨菪碱

[24~28]

A. 有机胺类生物碱             B. 异喹啉类生物碱            C. 二萜类生物碱            D. 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         E. 莨菪烷类生物碱

24. 小檗碱属

25. 麻黄碱属

26、D;27、E;28、C;29、A;30、B;

26. 苦参碱属

27. 阿托品属

28. 乌头碱属

29、用氧化铝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化合物的Rf 值大小取决于

A. 极性大小   B. 碱性大小    C. 酸性大小       D. 分子大小

30、吸附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A. 聚酰胺           B. 氧化铝          C. 硅胶        D. 活性炭

31、B;32、B;33、A;34、B;35、D;

[31~34]

A. 碱性增强             B. 碱性减弱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31、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羟基时

32、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羰基时

33、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甲基时

34、生物碱N原子α位有双键时

35、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有

A.蛋白质          B.多肽         C.鞣质          D.麻黄碱

36、A;37、E;38、A;39、D;40、D;

36、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下列除了()均可用来湿润药材

A.NaCl           B.NH4OH          C. NaOH            D.Ca(OH)2

[37~41]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莨菪碱               E. 乌头碱

37. 碱水解后可减低毒性的是

38.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是

39. 与碱液接触易发生消旋化的是

40. 与氯化汞试剂加热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

41、B;42、D;43、C;44、E;45、A;

41. 在碱液中可转变为醇式或醛式的是

42、对生物碱进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    )。

A.活性炭     B.硅胶     C.葡聚糖凝胶     D.碱性氧化铝

4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与下列(     )情况有关。

A.生物碱中N原子具有各种杂化状态

B.生物碱中N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C.以上两者均有关               D.以上两者均无关

46、B;47、C;48、D;49、D

[44~48]

A. 莨菪碱               B. 槟榔碱               C. 小檗碱

D. 长春碱               E. 麻黄碱

44. 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的是

45. 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的是

46. 属于吡啶类生物碱的是

47. 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

48. 属于吲哚类生物碱的是

49、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b>c>a        B. c>b>a     C. c>a>b      D. a>c>b

三、判断对错

1、生物碱盐都易溶于水中。              (×)

2、小檗碱与黄连碱的结构母核均属于原小檗碱型。     (Ö)

3、混合生物碱酸水液,用PH梯度法萃取分离时,溶液PH应该由高到低逐渐递增。()

4、生物碱成盐后多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pkb          (×)

6、饱和苦味酸试剂与生物碱反应呈桔红色    (×)

7、某一中药的粗浸液,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查结果为阳性,可说明该中药中肯定含有生物碱。(×)

8、生物碱都能被生物碱沉淀试剂所沉淀。(×)

9、生物碱一般是以游离碱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四、填空题

  1. 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小檗碱)
  2. 生物碱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
  3. 植物体内,大多数生物碱与有机酸结合成生物碱盐;少数生物碱与无机酸成盐;还有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存在。
  4. 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等。

5、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 (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6、、游离生物碱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7、麻黄碱属于(有机胺类)类生物碱。

8、红豆杉中的主要生物碱为(紫杉醇)。

9、阿托品为莨菪碱的(消旋体)。

10、元胡中镇痛的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

11、生物碱的味多为

1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水溶度最小,茚三酮反应是其专属性检识反应。

五、简述题

1、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2、写出小檗碱的结构式,简述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

3、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指出下列化合物结构类型的一级分类。

(1)半萜(2)香豆素

(3)二氢黄酮(4)二萜

(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

(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

(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比较各化合物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答:A、3>2>1      B、1>3>2        C、2>1>3

6、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1)

(2)

答:(1)B>C>A (2)(2)B>C>A

7、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答: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不同?如何分离?

答: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5分)生物碱的TLC用氧化铝为吸附剂,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混合系统,如展开后有如有以下现象a化合物Rf值太小、b Rf值太大、c 拖尾 ,应分别采取哪些方法调整?

答: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季铵碱、酚性叔胺碱、非酚性叔胺碱、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

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答: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答案

第一章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5、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6、C;7、A;8、B;9、C;10、;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四、填空题

(1)醋酸-丙二酸(2)高分辨质谱(3)经验异戊二烯法则(4)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5)石油醚或环己烷(6)甲醇(7)17(8)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9)酸性和中性化合物(10)碱性化合物(11)

五、简述题

1、(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四、填空题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5)甲戊二羟酸(6)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7)氢键吸附(8)分子筛(9)紫外(10)红外、(11)质谱和(12)NMR

五、简述题

1、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

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

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6、C;7、D;8、B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四、填空题

(1)β-果糖苷(2)α-葡萄糖苷(3)增加(4)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① 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 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

3、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1)

(2)5

五、简述题

1、(1)A(2)C(3)B(4)D

2、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

4、

5、(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
(1)Mg(AC)2反应:橙红色
(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6、A;7、C;8、C;9、D;10、A;11、A;12、B;13、A;14 C;15、D;16、A;17、A;18、D;19、D;20、C;21、A;22、C;23、B;24、D;25、A;26 D;27、C;28、A;29、D;30、A;31、C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6、×  7、×  8、×  9、Ö   10、×  11、Ö  12、Ö  13、×  14、×  15、×

四、填空题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7)酚羟基(8)3-OH/5-OH、(9)5-OH/3-OH(10)1-位氧原子(11)芦丁(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14)5-OH(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

4、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

6、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D;3、A;4、D;5、B。

三、判断对错

1、Ö  2、Ö

四、填空题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3)秦皮甲素(4)秦皮乙素(5)树脂(6)苯丙素类(7)二(8)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

2、

3、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

5、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2、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6、C;7、D;8、D;9、B;10、B;11、B;12、C;13、B;14、C;15、B;16、A

三、判断对错

  1. 1、Ö  2、Ö  3、×  4、Ö   5、×  6、×

四、填空题

(1)冰片(2)丁香酚(3)非苯核芳烃(4)薁类(5)穿心莲内酯(6)亚硫酸氢钠法(7)吉拉德试剂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答案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6、C;7、A;8、B;9、C

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A物理吸附 B氢键吸附 C分子筛效应 D、化学吸附

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Ö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Ö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Ö

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Ö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Ö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Ö

四、填空题

1、 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

2、 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高分辨质谱)。

3、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经验异戊二烯法则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4、 常用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或环己烷极性最小,甲醇极性最大。

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17)

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酸性和中性化合物)_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碱性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离

五、简述题

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

(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

答:(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答: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5、 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二)

一、名词解释

1、正相色谱

2、反相色谱

3、超滤技术

4、化学位移

答: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1、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吸附 C. 氢键吸附 D.离子交换吸附

2、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40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

A. 16 B. 17 C. 20 D. 19

3、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4、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5、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1、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

2、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

3、超滤法的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

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5、铅盐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合物溶解度差异()

6、双水相萃取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领域。()

四、填空题

1、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本分离: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

2、萜类是通过(甲戊二羟酸)生成。

3、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4、聚酰胺层析原理是氢键吸附

5、大孔树脂是吸附性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6、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紫外红外质谱NMR

五、简述题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答: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简述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答: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

答: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苷

2、酚苷

3、β-构型

4、碳苷

5、原生苷

6、次生苷

7、多聚糖

8、低聚糖

答: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提取原生苷类成分,为抑制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适量

A.H2SO4 B.NaOH C.CaCO3 D.Na2CO3

3、下列最容易水解的是

A.2-氨基糖苷 B.2-去氧糖苷 C.2-羟基糖苷 D.6-去氧糖苷

4、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5、提取次生苷应采用那种方法

A. 先用70%乙醇浸泡,再加热提取 B. 用甲醇回流

C. 用水煎煮 D.用水湿润,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再用70%乙醇回流提取

6、C;7、D;8、B

6、Smith 裂 解 法 所 使 用 的 试 剂 是 ( )

A、NaIO4 B、NaBH4 C、均 是 D、均 不 是

7、在PC上,以3%~5% HAc展开时,()Rf值大:

A.三糖苷 B.双糖苷 C.单糖苷 D.苷元

8、天然产物中,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最难水解的苷是( )

A、糖醛 酸 苷 B、氨 基 糖 苷

C、羟 基 糖 苷 D、2,6—二 去 氧 糖 苷

9、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1、氰苷是氧苷的一种。( )

2、用分级沉淀法得到的多糖,常夹杂有较多的蛋白质,为除之,通常选择色素脱除法去除。()

3、糖类具有水溶性,但醇溶性会随着糖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

4、欲提取原生苷,可在中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

5、组成苷的糖的数目增多、苷元比例相应减小,则苷的亲水性增大。()

四、填空题

6、 转化糖酶能水解β-果糖苷苷键。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苷键。

7、 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8、 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影响苷键酸催化裂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完成下列反应

3、说明苷键四种催化水解的不同特点。

答: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碱溶酸沉法

答: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1、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下列化合物中,何者遇碱液立即产生红色:

3、下列化合物,其IR νC=O为1674,1620cm-1。该化合物为:

4、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醌类的化合物为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5、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

6、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9、 蒽醌类是指具有 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

10、 羟基蒽醌在UV吸收光谱中主要有 5 个吸收峰。

五、简述题

1、萱草根中含有下列几种蒽醌类成分,根据下面分离流程,各成分应在哪个部位获得,请填入空格。

2、某中草药含有下列蒽醌类成分和它们的葡萄糖苷,如果成分乙是有效成分,试设计一个适合于生产的提取分离工艺。

2、

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止血药血当归的根茎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及其苷,另含有糖类、蛋白质等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流程。并写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化学结构。

4、虎杖根中主要含有下列成分,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1. R1=H R2=COOH 2. R1=CH3 R2=H
3. R1=CH3 R2=OH 4. R1=OCH3 R2=CH3

5、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丹参醌Ⅱ、大黄酸、茜草素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大黄酸具有哪些显色反应?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1)Mg(AC)2反应:橙红色(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B. 有3-OH,无5-OH

C. 有3-OH或5-OH D. 有5-OH,无3-OH

6、A;7、C;8、C;9、D;10、A;

6、下列化合物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时,从EtOAc中,用5%NaHCO3、0.2%NaOH、4%NaOH的水溶液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的顺序应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7、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8、某中药水提取液中,在进行HCl-Mg粉反应时,加入Mg粉无颜色变化,加入浓HCl则有颜色变化,只加浓HCl不加Mg粉也有红色出现,加水稀释后红色也不褪去,则该提取液中可确定含有:

A. 异黄酮 B. 黄酮醇 C. 花色素 D. 黄酮类

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10、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反应的是:

A. 查耳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黄酮醇

11、A;12、B;13、A;14 C;15、D;

11、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不宜使用的吸附剂是:

A. 氧化铝 B. 硅胶 C. 聚酰胺 D.大孔树脂

12、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13、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4’-OH B.3-OH C.7-OH D.5-OH

14、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3’-OH B.3-OH C.4’-OH D.5-OH

15、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黄酮醇 C.黄酮 D.二氢黄酮

16、A;17、A;18、D;19、D;20、C;

16、与醋酸镁显天蓝色荧光的化合物为:

A. 二氢黄酮 B. 苯醌 C. 萘醌 D. 香豆素

17、.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

A. 3-OH B.4’-OH C. 5-OH D. 7-OH

18、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后被洗脱出来的是:

1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20、四氢硼钠是一种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只作用于:

A. 黄酮 B.黄酮醇 C. 二氢黄酮醇 D. 查耳酮

21、A;22、C;23、B;24、D;25、A;

21、盐酸-镁粉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查耳酮 C.儿茶素 D.异黄酮类

2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黄酮类

23、黄酮类化合物按其基本母核分成许多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有一类的三碳链部分结构不成环,这类化合物为: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高异黄酮类

24、下列化合物中,为二氢异黄酮的是:

25、与1%三氯化铝反应阳性的是()

26 D;27、C;28、A;29、D;30、A;31、C

26、不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儿茶素类

2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二氢黄酮醇类 B.二氢黄酮类 C.查耳酮类 D.儿茶素类

28、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 四氢硼钠反应 B.锆一柠檬酸反应
C 盐酸一镁粉反应 D.氯化锶反应
2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30、芦丁的结构是()

31、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1、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2、能与镁盐显色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

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OH、OCH3 等)取代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4、黄酮及黄酮醇类UV光谱谱形相似,但带Ⅰ位置不同。()

6、× 7、× 8、× 9、Ö 10、×

5、一般情况下,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体系短,故不显色或显微黄色。()

6、3`-OH黄酮能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

7、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元Rf值大于苷的Rf值。()

8、与FeCl3显色的反应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9、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Rf值小于苷的Rf值。()

10、黄酮苷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11、Ö 12、Ö 13、× 14、× 15、×

11、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可被醋酸铅沉淀。()

12、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强的一种还原剂。()

13、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C环上无羰基的是橙酮类。()

14、类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在200~400nm的区域内存在三个主要的吸收带。()

15、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3-OH()

四、填空题

11、 有一黄色针晶,FeCl3反应为绿褐色,HCl-Mg粉反应红色,Molish反应阳性,氯氧化锆试验呈黄色,加柠檬酸后,黄色(1),此针晶为(2)类化合物。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

12、 黄酮类化合物在240-400nm区域有两个主要吸收带,带Ⅰ在(3)区间,由(4)所引起;带Ⅱ在(5)之间,起因于(6)引起的吸收。

(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13、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

14、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7),故显一定的酸性。

(7) 酚羟基

15、 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8)和(9)黄酮。

(8)3-OH/5-OH、(9)5-OH/3-OH

16、 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10)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洋盐。(10)1-位氧原子

6、槐米的主要成分是(11)。(11)芦丁

7、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12)和(13)。

(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

8、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减褪,示有(14)。(14)5-OH

9、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C环为五元环的是(15);C环开环的是(16)。

(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哪些类?写出较常见的六种类型黄酮的基本骨架。

答: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写出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橙酮类的结构。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答: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中药中含有3、5、7、4′四OH黄酮(A),3、5、7、3′、4′五OH黄酮(B),3、5、7三OH,4′-OCH3黄酮(C),3、5、7三OH4′-(glu)2黄酮苷(D),请设计提取分离以上成分的方法,可用流程表示。

答:

6、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答: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香豆素的母核是:(C)

2、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香豆素在碱性溶液中放置或UV光照时,水解生成(A)

4、香豆素碱水解时若在碱水长时间加热后,加酸后的最终产物是(D)

A、顺邻羟基桂皮酸盐 B、反邻羟基桂皮酸盐

C、顺邻羟基桂皮酸 D、反邻羟基桂皮酸

5、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三、判断对错

1、 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具有蓝色或蓝绿色。(Ö)

2、 木脂素类多具光学活性,遇酸或碱易发生异构化。(Ö)

四、填空题

17、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1)、(2)等四种。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

18、 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

19、 木脂素在用溶剂提取分离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20、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5、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5分)完成下列反应:

2、中药秦皮中含有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及树脂、脂溶性色素等杂质,其中甲素、乙素的纸层析结果如下:

Rf值 成分

展开剂

甲素

乙素

0.77

0.50

乙醇

0.79

0.80

氯仿

0.00

0.00

乙酸乙酯

0.12

0.89

根据纸层析结果设计自秦皮中提取分离甲素和乙素及去除杂质的方法(以流程图表示)。

3、香豆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怎样从植物体中提取分离香豆素?

答: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窝儿七为陕西民间用于清热、消炎、镇痛的一种草药,其中含有下列几种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流程(脱氢鬼臼素在冷醇中溶解度小)。

5、什么叫香豆素?分哪几种类型?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

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木脂素和香豆素有那些生理活性?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挥发油

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2、萜类

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脑

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单萜

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A. B. C. D. E.

4、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 B. 芳香族化合物 C.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D. 含硫化合物

5、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A. 95%乙醇 B. 氯仿 C. 石油醚(30~60℃) D.四氯化碳

6、C;7、D;8、D;9、B;10、B;

6、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7、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

A. 玄参 B. 桅子 C. 地黄 D. 甘草

8、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

A.黄酮类 B. 生物碱 C. 皂苷 D.环烯醚萜

9、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10、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11、B;12、C;13、B;14、C;15、B;16、A

11、、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2、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3、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14、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15、下列化合物是卓酚酮型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

三、判断对错

1、穿心莲内酯是二萜类化合物。(Ö)

2、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乙醇中全溶,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部分。将挥发油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可“析脑”。( Ö)

3、环烯醚萜类成分由于对酸很敏感,苷键容易被酸水解断裂,故水解后很容易得到苷元。(×)

4、环烯醚萜苷的提取,一般采用溶剂法,提取时常在植物材料中拌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钡以抑制酶的活性(Ö)

5、单萜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其衍生物(×)

6、紫杉醇是黄酮类化合物。(×)

四、填空题

21、 龙脑俗称冰片,具有升华性。

22、 丁香油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丁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丁香酚

23、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24、 将挥发油分馏时,在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紫色,这显示可能有(薁类)成分存在。

5、穿心莲的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

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化合物常采用亚硫酸氢钠法吉拉德试剂法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哪四种?答: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芍药苷、樟脑、梓醇、青蒿素、人参皂苷的母核类型?

答: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某挥发油中含有以下五种成分,试设计其分离流程。(8分)

A. B. C.

D. E.

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哪些?举出你熟悉的含有挥发油的五种药材名称。

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与结构类型:

龙脑(冰片)、梓醇、薄荷醇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一、名词解释

1、甲型强心苷元

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中性皂苷

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双糖链皂苷

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溶血指数

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甾体皂苷

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酯皂苷

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酸性皂苷

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Ⅰ型强心苷

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C21甾

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

1、属于达玛烷衍生物的是

A. 猪苓酸A B. 菝葜皂苷 C. 熊果酸 D. 人参二醇

2、.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D. C17位取代基不同

3、该结构属于:

A、孕甾烷 B、甲型强心苷元 C、三萜皂苷元 D、甾体皂苷元

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5、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6、A;7、D;8、B;9、A;10、A;

6、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7、甘草次酸是

A.原皂苷 B. 单皂苷 C. 次皂苷 D. 皂苷元

8、Ι型强心苷糖与苷元正确的连接方式是

A. 苷元C14-O-(α-羟基糖)X B. 苷元C3-O-(2,6-二去氧糖)X-(α-羟基糖)Y

C. 苷元C3-O-(α-羟基糖)X D. 苷元C14-O-(6-去氧糖)X-(α-羟基糖)Y

9、具有螺缩酮基本骨架的皂苷元,其中25S和25R相比:

A. 25R型比25S型稳定 B. 25S型比25R型稳定

C. 25S型与25R型都稳定 D. 25S型与25R都不稳定

10、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三氯醋酸反应 B. SbCl5反应 C. K-K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1、C;12、A;13、D;14、D;15、C;

11、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12、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13、A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母核是:

A.异螺旋甾烷型 B.β-香树脂醇型 C.羊毛脂甾烷型 D.达玛烷型

1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15、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盐酸-镁粉反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6、B;17、B;18、A;19、D;20、D;21、A

16、此结构属于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17、某天然药物的乙醇提取物以水溶解后,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经处理得一固体成分,该成分能产生泡沫反应,并有溶血作用,此成分对______呈阴性反应。

A. Liebermann反应 B. 盐酸-镁粉反应 C.氯醋酸反应 D. Molish反应

18、α-去氧糖常见于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19、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

A. 皂苷 B. 氨基酸 C.蒽醌 D.鞣质

20、.Digitoxin是

A. 洋地黄毒苷 B. 洋地黄毒糖 C. 洋地黄糖 D.地高辛

21、.有关薯蓣皂苷叙述错误的是

A. 双糖链苷 B. 中性皂苷

C. 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 D. 是工业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

三、判断对错

1、甘草次酸是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Ö

2、可采用胆甾醇沉淀法将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分离。(×

3、黄山药中含有的皂苷是三萜皂苷(×

4、某中药乙醇液滴在滤纸上,喷洒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到100度显示颜色,提示可能含有甾体皂苷。(×

5、洋地黄类强心苷及苷元可用leberman-Bardard反应来鉴别。(×

6、强心苷酸水解难易与所连接的糖有关。 (Ö )

7、C21甾苷不含2,6-二去氧糖,因此,K-K反应阴性。(×

8、具有二分子糖的皂苷为双皂苷。(×

9、8C21甾苷和强心苷都会发生K-K反应。(Ö

10、人参皂苷Rb1可用Smith降解法获得苷元。(Ö

11、三萜皂苷一定是酸性皂苷。(×

12、李伯曼反应是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13、三萜皂苷易溶于氯仿中。(×

14、C21甾类与其它甾体化合物有所不同,5,6位大多有双键(Ö

15、或戊醇对皂苷溶解度较好,是提取皂苷时常采用的溶剂。(Ö

16、三萜皂苷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 )

17、C21甾苷不能用醋酐-浓硫酸反应来检识。(×

18、墩果酸结构中具有甾体母核 (×

四、填空题

1、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甾体母核)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类试剂。

2、C21甾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

3、目前发现的C21甾体化合物中,苷元与糖的连接形式较多,但与苷元相连的大多为(2,6-二去氧糖)糖。

4、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27)

5、正丁醇提取法是目前提取皂苷的通法。

6、强心苷根据苷元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分为甲型强心苷乙型

7、异螺甾烷醇类C25位上甲基位于(e)键上

8、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9、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元基本结构的区分点在于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甲型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10、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酸性皂苷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中性皂苷又能沉淀析出。

1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等试剂反应显色。

12、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16)、(17)等。

(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

13、甾体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14、强心苷水溶性规律是原生苷大于相应的次生苷大于苷元

15、按照皂苷被水解后生成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将皂苷分为三萜皂苷甾体皂苷两大类。

16、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总皂苷与其他亲水性杂质分离是用(正丁醇法)方法。

17羊毛脂甾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反)式,C20为(R)构型。

18、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而得名。

19、薯蓣皂苷属于(甾体)皂苷。

20、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溶血指数)表示。

21、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

22、多数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6)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23、甾体皂苷依照螺甾烷中F环的环合状态及25-甲基的取向,可将甾体皂苷分为(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四类。

24、异螺旋甾烷F环为含氧五元环,有27个C原子。

五、简述题

1、如何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怎样在滤纸上区分三萜皂苷和甾体皂。

答: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简述四环三萜皂苷元羊毛脂甾烷和达玛烷型结构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药典》人参鉴别方法:取试样0.5g,加乙醇5ml,振摇5min,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显紫色。试解释,与三氯化锑显色成分是什么,为什么用乙醇提取?

答: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皂苷的提取通法是什么,请用流程表示。

答:正丁醇法。

5、按水解后苷元结构分类,皂苷可分为几类,每类又分为几小类,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答: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药典地高辛含量测定项下:……精密量取对照液与供试液各10ml,分别精密加新制的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6ml,摇匀,在20~25℃处放置30分钟,立即照分光光度法在485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试解释原理。

答: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人参皂苷分几类,每类苷元的名称叫什么?母核的名称叫什么?

答: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碱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的pka

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生物碱沉淀反应

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水溶性生物碱

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通常使用的流动相为

A. 弱酸性 B. 弱碱性 C. 中性 D. 强酸性

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6、D;7、C;8、B;9、B;10、D;

6、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7、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8、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9、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0、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酰胺碱

11、D;12、C;13、D;14、B;15、B;

11、A. B. C.

D.

上述化合物碱性最强者()

12、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4、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5、 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6、A;17、D;18、C;19、A;20、A;

16、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A. 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B.硫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C.醋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D. 磷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17、提取生物碱盐不选用的溶剂是

A. 酸水 B. 甲醇 C. 乙醇 D. 氯仿

18、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19、罂粟碱、可待因和吗啡进行硅胶G薄层色谱,展开剂为氯仿-乙醚-二甲胺(5﹕4﹕1),所得值Rf分别为0.67,0.38,0.10;可判断它们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A.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B. 罂粟碱>可待因>吗啡

C. 可待因>罂粟碱>吗啡 D. 罂粟碱>吗>可待因

20~22

A. 小檗碱 B. 胡椒碱 C. 麻黄碱

D. 东莨菪碱 E. 莨菪碱

20、碱性最强的是

21、B;22、C;23、B;24、B;25、A;

21、碱性最弱的是

22、碱性第三的是

23、三棵针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东莨菪碱

[24~28]

A. 有机胺类生物碱 B. 异喹啉类生物碱 C. 二萜类生物碱 D. 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 E. 莨菪烷类生物碱

24. 小檗碱属

25. 麻黄碱属

26、D;27、E;28、C;29、A;30、B;

26. 苦参碱属

27. 阿托品属

28. 乌头碱属

29、用氧化铝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化合物的Rf 值大小取决于

A. 极性大小 B. 碱性大小 C. 酸性大小 D. 分子大小

30、吸附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A. 聚酰胺 B. 氧化铝 C. 硅胶 D. 活性炭

31、B;32、B;33、A;34、B;35、D;

[31~34]

A. 碱性增强 B. 碱性减弱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31、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羟基时

32、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羰基时

33、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甲基时

34、生物碱N原子α位有双键时

35、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有

A.蛋白质 B.多肽 C.鞣质 D.麻黄碱

36、A;37、E;38、A;39、D;40、D;

36、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下列除了()均可用来湿润药材

A.NaCl B.NH4OH C. NaOH D.Ca(OH)2

[37~41]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莨菪碱 E. 乌头碱

37. 碱水解后可减低毒性的是

38.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是

39. 与碱液接触易发生消旋化的是

40. 与氯化汞试剂加热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

41、B;42、D;43、C;44、E;45、A;

41. 在碱液中可转变为醇式或醛式的是

42、对生物碱进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 )。

A.活性炭 B.硅胶 C.葡聚糖凝胶 D.碱性氧化铝

4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与下列( )情况有关。

A.生物碱中N原子具有各种杂化状态

B.生物碱中N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C.以上两者均有关 D.以上两者均无关

46、B;47、C;48、D;49、D

[44~48]

A. 莨菪碱 B. 槟榔碱 C. 小檗碱

D. 长春碱 E. 麻黄碱

44. 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的是

45. 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的是

46. 属于吡啶类生物碱的是

47. 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

48. 属于吲哚类生物碱的是

49、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b>c>a B. c>b>a C. c>a>b D. a>c>b

三、判断对错

1、生物碱盐都易溶于水中。 (×)

2、小檗碱与黄连碱的结构母核均属于原小檗碱型。 (Ö)

3、混合生物碱酸水液,用PH梯度法萃取分离时,溶液PH应该由高到低逐渐递增。()

4、生物碱成盐后多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pkb (×)

6、饱和苦味酸试剂与生物碱反应呈桔红色 (×)

7、某一中药的粗浸液,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查结果为阳性,可说明该中药中肯定含有生物碱。(×)

8、生物碱都能被生物碱沉淀试剂所沉淀。(×)

9、生物碱一般是以游离碱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四、填空题

25、 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小檗碱)

26、 生物碱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

27、 植物体内,大多数生物碱与有机酸结合成生物碱盐;少数生物碱与无机酸成盐;还有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存在。

28、 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等。

5、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6、、游离生物碱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7、麻黄碱属于(有机胺类)类生物碱。

8、红豆杉中的主要生物碱为(紫杉醇)。

9、阿托品为莨菪碱的(消旋体)。

10、元胡中镇痛的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

11、生物碱的味多为

1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水溶度最小,茚三酮反应是其专属性检识反应。

五、简述题

1、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2、写出小檗碱的结构式,简述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

3、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指出下列化合物结构类型的一级分类。

(1)半萜(2)香豆素

(3)二氢黄酮(4)二萜

(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

(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

(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比较各化合物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答:A、3>2>1 B、1>3>2 C、2>1>3

6、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1)

(2)

答:(1)B>C>A (2)(2)B>C>A

7、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答: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不同?如何分离?

答: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5分)生物碱的TLC用氧化铝为吸附剂,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混合系统,如展开后有如有以下现象a化合物Rf值太小、b Rf值太大、c 拖尾 ,应分别采取哪些方法调整?

答: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季铵碱、酚性叔胺碱、非酚性叔胺碱、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

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答: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答案

第一章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5、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6、C;7、A;8、B;9、C;10、;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四、填空题

(1)醋酸-丙二酸(2)高分辨质谱(3)经验异戊二烯法则(4)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5)石油醚或环己烷(6)甲醇(7)17(8)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9)酸性和中性化合物(10)碱性化合物(11)

五、简述题

1、(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四、填空题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5)甲戊二羟酸(6)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7)氢键吸附(8)分子筛(9)紫外(10)红外、(11)质谱和(12)NMR

五、简述题

1、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

(8)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9)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0)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1)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12)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13)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

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

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6、C;7、D;8、B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四、填空题

(1)β-果糖苷(2)α-葡萄糖苷(3)增加(4)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① 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 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

3、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1)(2)5

五、简述题

1、(1)A(2)C(3)B(4)D

2、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

4、

5、(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
(1)Mg(AC)2反应:橙红色
(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6、A;7、C;8、C;9、D;10、A;11、A;12、B;13、A;14 C;15、D;16、A;17、A;18、D;19、D;20、C;21、A;22、C;23、B;24、D;25、A;26 D;27、C;28、A;29、D;30、A;31、C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6、× 7、× 8、× 9、Ö 10、× 11、Ö 12、Ö 13、× 14、× 15、×

四、填空题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7)酚羟基(8)3-OH/5-OH、(9)5-OH/3-OH(10)1-位氧原子(11)芦丁(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14)5-OH(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

4、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

6、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D;3、A;4、D;5、B。

三、判断对错

1、Ö 2、Ö

四、填空题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3)秦皮甲素(4)秦皮乙素(5)树脂(6)苯丙素类(7)二(8)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

2、

3、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

5、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2、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6、C;7、D;8、D;9、B;10、B;11、B;12、C;13、B;14、C;15、B;16、A

三、判断对错

1、 1、Ö 2、Ö 3、× 4、Ö 5、× 6、×

四、填空题

(1)冰片(2)丁香酚(3)非苯核芳烃(4)薁类(5)穿心莲内酯(6)亚硫酸氢钠法(7)吉拉德试剂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6、A;7、D;8、B;9、A;10、A;11、C;12、A;13、D;14、D;15、C;16B;17、B;18、A;19、D;20、D;21、A

三、判断对错

1、Ö 2、× 3、× 4、× 5、× 6、Ö 7、×;8、× 8、9;Ö10;Ö;11、×;12、×;13×;14、Ö;15、Ö;16、×;17、×;18、×

四、填空题

(1)甾体母核(2)五元不饱和内酯环(3)孕甾烷(4)2,6-二去氧糖(5)27(6)正丁醇提取法(7)甲型强心苷(8)乙型(9)e(10)羧基(11)五元不饱和内酯环(12)六元不饱和内酯环(13)酸性皂苷(14)中性皂苷(15)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18)左旋(19)大于(20)大于(21)三萜皂苷(22)甾体皂苷(23)正丁醇法(24)反(25)R(26)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27)甾体(28)溶血指数(29)五(30)6(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35)27

五、简述题

1、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正丁醇法。

5、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6、D;7、C;8、B;9、B;10、D;11、D;12、C;13、D;14、B;15、B;16、A;17、D;18、C;19、A;20、A;21、B;22、C;23、B;24、B;25、A;26、D;27、E;28、C;29、A;30、B;31、B;32、B;33、A;34、B;35、D;36、A;37、E;38、A;39、D;40、D;41、B;42、D;43、C;44、E;45、A;46、B;47、C;48、D;49、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 4、× 5、× 6、× 7、× 8、× 9、×

四、填空题

(1)小檗碱(2)脂溶性生物碱(3)水溶性生物碱(4)有机酸(5)无机酸(6)游离(7)碘-碘化钾(8)碘化铋钾(9)溶解度(10)碱性(11)有机溶剂(12)水(13)有机胺类(14)紫杉醇(15)消旋体(16)延胡索乙素(17)苦(18)等电点(19)茚三酮

五、简述题

1、

2、

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1)半萜(2)香豆素(3)二氢黄酮(4)二萜(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A、3>2>1

B、1>3>2

C、2>1>3

6、(1)B>C>A (2)(2)B>C>A

7、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 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1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A E B C E

1、β-D-葡萄糖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

A、6 ~8 Hz B、3~ 4Hz C、1~2Hz D、9 ~10 Hz E、11 ~12 Hz

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石油醚 D、乙醚 E、氯仿

3、分离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为: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4、羰基的IR吸收峰位置:

A、3000~2900 cm-1 B、2400~2000 cm-1 C、1900~1650 cm-1 D、1600~1500 cm-1 E、1500~1400 cm-1

5、苷元上巯基与糖分子中羟基脱水缩合成:

A、N-苷 B、酯-苷 C、C-苷 D、O-苷 E、S-苷

6-10: A B C D B

6、可用于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

A、 Molish反应 B、加碱反应 C、醋酸镁反应 D、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E、硼酸显色反应

7、鬼臼毒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8、黄酮化合物结构中( )位引入-OH对颜色的影响最强。

A、3,5- OH B、5,7- OH C、7,4ˊ- OH D、3,7- OH E、5,6- OH

9、⑴黄酮单糖苷、⑵黄酮双糖苷、⑶黄酮苷元在sephedex LH-20色谱柱上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A、⑶>⑵>⑴ B 、⑶>⑴>⑵ C、⑴>⑵>⑶ D、⑵>⑴>⑶ E、⑵>⑶>⑴

10、具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与醋酸镁甲醇液反应显:

A、橙黄—橙色 B、蓝—蓝紫色 C、橙红—红色 D、紫红—紫色 E、黄—橙黄色

11-15: A C D B C

11、能与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有:

A、5,7-二羟基香豆素 B、6,7-二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6,7-二甲氧基香豆素

12、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

A、Feigl反应 B、博恩特雷格反应 C、无色亚甲基蓝显色试验 D、醋酸镁反应 E、金属离子反应

13、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

A、香豆素的盐类 B、游离呋喃香豆素类 C、游离吡喃香豆素

D、游离简单香豆素 E、香豆素的苷类

14、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试剂反应呈紫红色的是:

A、环烯醚萜 B、薁类 C、倍半萜 D、内酯 E、醇类

15、萜类化合物中可同卤素,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基团是:

A、酮基 B、醛基 C、双键 D、羟基 E、羧基

16-20: E C D B A

16、下列不能用于挥发油提取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超临界萃取 D、压榨法 E、升华法

17、分离挥发油中的酮类成分常用:

A、邻苯二甲酸酐 B、亚硫酸氢钠 C、Girard试剂 D、65%硫酸 E、65%磷酸

18、以硝酸银硅胶簿层来分离挥发油中的萜烯成分时,下列成分Rf值最小的是:

A、萜二烯(顺式双键) B、萜三烯(反式双键) C、萜三烯(顺式双键)

D、萜三烯(末端双键) E、萜二烯(反式双键)

19、从水提液中萃取三萜皂苷的溶剂是:

A、氯仿 B、丁醇 C、乙醚 D、乙酸乙酯 E、苯

20、水溶液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的是:

A、皂苷 B、黄酮 C、三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21-25: D A D C B

21、关于生物碱的碱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N原子碱性SP2杂化>SP3杂化 B、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强

C、N原子附近有双键碱性大 D、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弱 E、N形成P~π共轭碱性大

22、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

A、20%三氯醋酸反应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反应

D、泡沫试验 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23、可利用碱性差异分离的一组生物碱是:

A、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B、麻黄碱—伪麻黄碱

C、粉防已碱—防已诺林碱 D、东莨菪碱—莨菪碱 E、喜树碱—羟基喜树碱

24、实验室常用于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试剂是:

A、碘化铋钾 B、碘化汞钾 C、雷氏铵盐 D、苦味酸 E、氯化金

25、常用生物碱薄层层析显色剂是:

A、硅钨酸 B、改良碘化铋钾 C、碘化铋钾 D、碘-碘化钾 E、雷氏铵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1、ABCDE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莽草酸途径 D、氨基酸途径 E、复合途径

2、苷的裂解方法有:2、ABC

A、酶水解 B、酸水解  C、过碘酸裂解 D、碱水解 E、Klyne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平面型分子的有:3、ABC

A、黄酮 B、黄酮醇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下列哪些为游离香豆素的性质: 4、AB

A、香味 B、挥发性 C、碱性 D、水溶性 E、溶血性

5、可利用特殊功能基不同而分离的生物碱有:5、BD

A、羟基生物碱 B、内酯生物碱 C、有机胺生物碱 D、酚性碱 E、醛基生物碱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利用水解前后斐林试剂反应的对照可区别单糖还是多糖。√

2、 黄酮的纸色谱中用醋酸:水系统展开,Rf值是苷元>苷。×

3、 苯醌的醌环上有未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酯试剂反应显蓝绿色或蓝紫色。√

4、F环开环的双糖链皂苷,没有溶血作用,也不能被胆甾醇沉淀。√

5、生物碱的碱性是由氮原子数目决定的,氮原子越多,碱性越强。×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亲水性溶剂除乙醇外,还有 甲醇 和 (或) 丙酮

2、具有筛选性的色谱分离方法有 大孔吸附树脂 和(或) 葡聚糖凝胶

3、黄酮的紫外光谱分析中,加甲醇钠后带I红移40~60nm强度不下降,说明有 4ˊ-OH ,无 3-OH 。

4、木脂素分子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可用 变色酸 试检识,显 紫红色 色。

5、苯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 对苯醌 邻苯醌

6、三萜皂苷的分离常采用____分配___柱色谱,常用___硅胶____为支持剂。

7、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使生物碱碱性 降低 ,如石蒜碱的碱性  弱于 于二氢石蒜碱。

8、生物合成途径中乙酸-丙二酸途径可生成脂肪酸、 酚类 、 蒽酮。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异喹啉型生物碱 2. 角型呋喃香豆素

3. 4.

3. 二氢黄酮醇 4. 螺甾烷醇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1、答: B A

理由:A三元氧环空间位阻碱性减弱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4、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4、答:A、B分别加HC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显红色的是A,不显色的B。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5. 答:分别取A、B、C样品乙醇液,,加入2%NaBH4的甲醇液和浓HCl,如产生红~紫红色物质为A。再分别取B、C的乙醇液,加等量的10%α-萘酚乙醇液,摇匀,沿壁滴加浓硫酸,试管中两液界面有紫色环出现为C、无上述现象的是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简述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各举一分离方法?

1、答: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如结晶法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如液液萃取法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如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如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色谱法

2、设计分离1,8-二羟基蒽醌、大黄素的工艺流程

2、答:

3、简述下列化合物用酶水解、0.05mol/L HCl水解,各获得哪些产物?

3、 答:1. 酶水解得到产物: 次生苷 + D-葡萄糖

2.0.05mol/L水解得到产物:

苷元 + α-去氧糖 + 1个双糖

4、某中药总生物碱中含季胺碱(A)、酚性叔胺碱(B)、非酚性叔胺碱(C)、水溶性杂质(D)和脂溶性杂质(E),试设计分离流程。

4、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2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E C B E D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乙酸乙酯 D、氯仿 E、甲醇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类化学成分是从甲戊二羟酸途径生物合成而来的:

A、香豆素 B、黄酮 C、萜类 D、生物碱 E、醌类

3、下列提取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适合用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A、渗漉法 B、回流提取法 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D、冷浸法 E、超声波提取

4、只水解β-苷键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蜗牛酶

5、利用分配系数不同来分离中药成分的方法是:

A、沉淀法 B、吸附法 C、透析法 D、萃取法 E、分馏法

6-10: C A C D C

6、以氢键吸附为主,对黄酮类、酚类、醌类、有机酸及鞣质的分离效果极佳的吸附剂是: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活性炭 E、以上都不是

7、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显红-红紫色的是:

A、二氢黄酮类 B、异黄酮类 C、黄酮类 D、黄酮醇类 E、花色素类

8、下列哪一类化合物发生Feigl反应呈现阳性?

A、香豆素类 B、木脂素类 C、醌类 D、萜类 E、生物碱

9、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能升华的化合物是

A、黄酮 B、酸性生物碱 C、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10、在糖的核磁共振碳谱图上,糖的端基碳信号在:

A、18ppm左右 B、68-85ppm C、95-105ppm D、140-160 ppm E、180ppm以上

11-15: A E D B A

11、检识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用的试剂是:

A、2,4-二硝基苯肼 B 、溴试剂 C、三氯化铁 D、碱性苦味酸 E、氨性硝酸银

1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C环为平面型 D、有羧基和羟基 E、C环为非平面型

13、醌类化合物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升华性 B、水溶性 C、挥发性 D、有色性 E、发泡性

14、若要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邻二酚羟基,可选用:

A、NaBH4 B、氯化锶 C、锆-枸橼酸 D、AlCl3 E、Mg-HCl

15、紫外光谱中,主要用于诊断黄酮类化合物7-OH的试剂是:

A、NaOAc B、NaOMe C、AlCl3+HCl D、AlCl3 E、NaOAc+H3BO3

16-20: D B A A C

16、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特性:

A、表面活性 B、溶血性 C、与碱式醋酸铅沉淀 D、酸性 E、水溶性

17、检识强心苷中2-去氧糖的试剂是:

A、Kedde试剂 B、K-K试剂 C、三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活性次甲基试剂

18、强心甾烯C3-O-( 2,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单萜的是:

A、樟脑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五味子甲素、乙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21-25: C B A C B

21、生物碱的含义通常不包括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具有碱性 C、分子中多有苯环

D、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E、 N原子多在环内

22、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处理常用的方法是:

A、阴离子交换树脂 B、 阳离子交换树脂 C、硅胶柱色谱吸附

D、 大孔树脂吸附 E、氧化铝柱色谱吸附

23、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条件是: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2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常选用:

A、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E、分馏法

25、大黄蒽醌及其苷类做薄层色谱分离时用乙酸乙酯:甲醇:水(20:3.3:2.7)展开,Rf值最大的是:

A、大黄酸 B、大黄素甲醚 C、大黄素单糖苷

D、大黄酚单糖苷 E、芦荟大黄素单糖苷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1、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有:1、AE

A、游离香豆素 B、香豆素苷 C、蒽醌苷 D、黄酮 E、游离蒽醌

2、可用于三萜皂苷分离的方法有:2、 ABCE

A、吸附法 B、溶剂沉淀法 C、铅盐沉淀法 D、溶剂萃取法 E、色谱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非平面型分子的有:3、DE

A、黄酮 B、花色素 C、查尔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与碱液反应显红色的化合物有:4、AC

A、大黄素 B、异黄酮 C、茜草素 D、香豆素 E、木脂素

5、对生物碱进行分离时,可利用:5、ABCD

A、碱性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 特殊官能团差异 D、 极性差异 E、 分子大小差异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离含有醇羟基的甾体皂苷元可用吉拉德试剂T或吉拉德试剂P。×

2、青蒿素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过氧基是抗疟作用主要有效基团。×

3、硼酸可与5-羟基黄酮或2’-羟基查尔酮类化合物反应显亮黄色。√

4、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利用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5、化合物结构式的测定目前主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某样品的乙醇液发生 NaBH4 反应呈现 紫色或紫红色 ,证明有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存在。

2、从中药五味子果实中国分离得到的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属于木脂素中的 联苯环辛烯 类。

3、从碱水中分离季铵碱除了用正丁醇萃取外,还可以将碱水调到弱酸性,采用 雷氏铵盐 法分离。

4、苷键裂解的方法有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 酶解和(或)氧化裂解 和乙酰解法。

5、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可用 吉拉德试剂 分离,醇类成分可用 邻苯二甲酸酐 分离。

6、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 碘化铋钾 、 碘化汞钾 、 硅钨酸 、 苦味酸

7、黄酮的1H-NMR谱中,苯环上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6-9 Hz ,间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2 -4 Hz。

8、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某含皂苷类化合物的水提液时,皂苷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 正丁醇 萃取部位。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大黄素型蒽醌 2. 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

3. 4.

3. 托品烷类生物碱 4. 甲型强心苷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碱性强弱

答:A大于B

理由:A SP3杂化,BSP2杂化

2.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A B

答:A小于B

理由:B羰基吸电子作用,β-OH易解离出H+,酸性强;A 羰基与α-OH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弱。

3. 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答:先后顺序C A B

理由: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氢键吸附能力顺序:BAC(与氢解离能力有关)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答: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答: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用雷氏铵盐试剂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工艺流程。(7分)

答:

2、简答强心苷各种酸水解反应的条件和反应产物(6分)

答:(1)温和酸水解:条件:稀酸(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溶液)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加热回流

产物:苷元和2-去氧糖

(2)剧烈酸水解:条件:酸浓度(1-1.3mol/L)下延长水解时间或加压

产物:脱水苷元和糖

(3)盐酸丙酮法:条件:样品丙酮溶液中,室温下与氯化氢长时间反应

产物:苷元和糖的衍生物

3、完成下列黄酮化合物的质谱途径I、途径II裂解反应式.(5分)

答:途径I:

途径II:

4、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5分)

A

B

C

D

E

4.答: A, C, B, E, D

中药材

粉碎,水蒸气蒸馏

蒸馏液 残渣

( ) CHCl3提取

CHCl3液 残渣

5%NaHCO3萃取 风干95%EtOH提取

经SephadexLH-20

NaHCO3液 CHCl3液 70%MeOH洗脱

酸化 5%Na2CO3萃取 分段收集

黄色沉淀 先出柱 后出柱

( ) Na2CO3液 CHCl3液 ( ) ( )

( )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3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C D D A E

1、 预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成分进行萃取分部,下列不适用的萃取溶剂及顺序是:

A、石油醚-氯仿-正丁醇 B、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C、乙醚-氯仿-乙醇

D、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E、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

2、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OH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在一个苯环的α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E、在一个苯环的α位和β位

3、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由下列哪条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而来的: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氨基酸途径 D、莽草酸途径 E、复合途径

4、能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均不是

5、下列何种分离法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来分离的?

A、硅胶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活性炭色谱 D、离子交换色谱 E、凝胶色谱

6-10: A D C A B

6、下列苷中最易被稀酸水解的是:

A、2,6-二去氧糖苷 B、6-去氧糖苷 C、葡萄糖苷 D、葡萄糖醛酸苷 E、2-羟基糖苷

7、下列哪种溶剂对聚酰胺柱上的黄酮成分洗脱能力最强:

A、甲醇 B、氨水 C、氯仿 D、甲酰胺 E、NaOH液

8、遇NaOH试液反应显红色的是:C

A、蒽酚 B、蒽酮 C、羟基蒽醌 D、二蒽酮 E、黄酮

9、能与Emerson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A、5,7,8-三羟基香豆素 B、5,6,8-三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强心苷

10、苯环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是

A、1~3 Hz B、6~10 Hz C、0~1 Hz D、3~6 Hz E、10~13 Hz

11-15: B C A D C

11、下列中药中,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是:

A、大黄 B 、槐花米 C、甘草 D、人参 E、粉防己

12、利用梯度pH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5%NaHCO3可用于分离哪类黄酮?

A、7-OH B、4ˊ-OH C、7,4ˊ-二OH D、一般OH E、5-OH

13、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醇(低-高浓度)洗脱,最先洗脱下来的化合物是:

A、黄酮二糖苷 B、异黄酮苷元 C、二氢黄酮单糖苷 D、黄酮醇 E、查尔酮

14、不能用于检识三萜皂苷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 、三氯醋酸 C、三氯化锑 D、碱性苦味酸 E、醋酐浓硫酸

15、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显示谱带I和谱带II等强,则提示该化合物可能是:

A、查尔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二氢黄酮 E、二氢黄酮醇

16-20: A B C A A

16、可用于检识强心苷甾体母核的试剂是:

A、三氯化锑 B、3,5-二硝基苯甲酸 C、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D、亚硝酰铁氰化钠 E、苦味酸

17、强心甾烯C3-O-(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8、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方法是:

A、L-B反应 B、泡沫试验 C、legal反应 D、K-K反应 E、Bornträger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倍半萜的是:

A、青蒿素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度都很小的苷是

A、碳-苷 B、氮-苷 C、硫-苷 D、氧-苷 E、酚-苷

21-25: C D E B B

21、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可见到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的现象表明有哪类成分的存在:

A、环烯醚萜 B、卓酚酮 C、薁类 D、单萜 E、倍半萜

22、常用于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是:

A、泡沫试验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 D、20%三氯醋酸 E、醋酐-浓硫酸

23、从苦参总碱中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利用二者:

A、在水中溶解度不同 B、 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C、 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

D、在苯中溶解度不同 E、 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

24、可外消旋化成阿托品的是:

A、樟柳碱 B、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 山莨菪碱 E、去甲莨菪碱

25、在生物碱酸水提取液中,加碱调PH由低至高,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首先得到:

A、强碱性生物碱 B、弱碱性生物碱 C、季胺碱 D、酸碱两性生物碱 E、生物碱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 1、ABD

A、酸碱法 B、溶剂法 C、吸附法 D、铅盐法 E、透析法

2、可用于甾体皂苷薄层显色的试剂有:2、BC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五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三氯化铁-冰醋酸

3、通常可用于糖的鉴定的化学方法有:3、BD

A、醋酸镁反应 B、菲林试剂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Molish反应 E、异羟肟酸铁反应

4、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的化合物有:4、BDE

A、木脂素类 B、香豆素类 C、萜类 D、黄酮类 E、羟基蒽醌类

5、能使生物碱碱性增强的因素有:5、AB

A、共轭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效应 B、供电子诱导效应 C、吸电子诱导效应

D、空间位阻效应 E、N形成P~π共轭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4、 初级代谢产物如蛋白质、生物碱等是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5、 用甲醇可以从碱水溶液中把亲水性生物碱萃取出来。×

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用分配色谱分离效果较好。√

4、酯苷是由苷元上巯基与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而成。×

5、游离黄酮醇类化合物甲醇的紫外光谱中带I最大吸收峰在350nm以下。×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香豆素类、木质素类与黄酮类(具有C6-C3-C6骨架)物质,是通过 莽草途径生物合成的, 萜类 甾体 是通过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的。

2、羟基蒽醌衍生物依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分为 大黄素 型和 茜草素 型。

3、混合生物碱溶于氯仿,依次用不同pH的酸液由高到低依次萃取,所得生物碱的碱度由依次被萃取出来。

4、区别黄酮的3位羟基和5位羟基可用 锆-枸橼酸 试剂。

5、香豆素在碱性条件下,其内酯开环与 盐酸羟胺 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Fe3+成盐显 红色(紫红色) 。

6、生物碱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 亲脂性生物碱 亲水性生物碱 。

7、挥发油的成分类型包括 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和其他类化合物。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查尔酮 2. 环烯醚萜苷

3. 4.

3. 异喹啉类生物碱 4.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答: B A

理由:A的N原子为酰胺状态碱性很弱

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答:B﹥C﹥A

理由:羟基位置以及分子氢键影响H解离的程度。

3.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作吸附剂,苯:无水乙醚(5:1)做洗脱剂,分离下列化合物,各成分流出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A B C

理由: 硝酸银络合色谱中,硝酸银与挥发油成分中双键形成π络合物的难易程度有如下规律:末端双键较中间双键易形成络合物,顺式双键较反式双键易形成络合物。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分离方法。(8分)

答:混合生物碱溶于酸水溶液中,用碳酸氢钠溶液碱化至pH=8,用氯仿萃取,可先分出碱性较弱的东莨菪碱,碱液再加碱至pH=9以上,用氯仿萃取,碱性较强的山莨菪碱可被萃取出来。分别回收氯仿可得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2、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光谱数据如下:

UV lmax ,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请写出以上信息给出的化合物结构信息。(6分)

答:HCl-Mg反应(+)提示黄酮;Molish反应(+)提示黄酮苷;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提示5-OH。酸水解检出Glc提示葡萄糖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3、 某中药含有槲皮素(A)、多糖(B)、皂甙(C)、芦丁(D)、挥发油(E)请设计分离纯化的流程。

(9分)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天然药物化学》自学指导书

高广春编写

自学学时:64学时

推荐教材: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6版.

参考资料:

吴剑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开卷)×70%

第一章 总论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课程重点

2、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意义和生物合成途径

3、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近代成就、发展趋势

4、掌握天然药物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在于掌握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难点在于天然药物中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

对于各类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学习部分,可采用联系比较,识同辨异,归纳总结的方法。

第二章 糖和苷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熟悉单糖的立体结构

2、了解苷键的裂解方法和特点

3、掌握糖的化学性质和鉴别方法

4、掌握苷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5、了解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糖链的结构测定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糖的鉴别方法、苷的性质和苷键的裂解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在于理解单糖的立体结构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糖立体结构和苷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A)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A)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第三章 苯丙素

一、本章自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掌握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和检识反应

3、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物活性

4、了解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分类以及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检识方法;难点是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尤其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内酯环结构的性质,检识方法以及其的碱溶酸沉提取法。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

2、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PH梯度萃取方法

3、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氢谱、红外光谱的谱学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难点是酸性大小的判别及影响规律

三、学习方法指导:

结构分类采用归纳总结法;醌类化合物酸性大小的差别要考虑其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结合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

四、典型例题介绍:

1、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鉴别反应、紫外光谱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酸性判别、检识方法和紫外光谱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难点是能够熟练运用紫外光谱和检识反应进行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找出各类化合物的异同,并结合结构来掌握酸性大小的判断、检识反应和紫外光谱规律。

四、典型例题介绍:

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谱图数据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UV lmax,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黄酮或3-O-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萜类的定义、结构类型和重要的代表化合物

2、掌握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环烯醚萜、薁类及倍半萜内酯)

3、熟悉挥发油定义、分类和物理性质

4、了解萜类的分布、生物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萜类结构分类,重要代表性化合物的性质,检识方法;难点是萜类的结构分类及其检识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掌握重点,对于重要的代表性化合物及其药用活性需记忆。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B)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2、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C)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皂苷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

2、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源和生物合成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三萜的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难点在于区分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以及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四环和五环三萜的各类型结构要对比记忆,根据结构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采用的方法。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理化性质;重点掌握强心苷的分类和理化性质

2、熟悉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难点在于掌握强心苷的结构分类、苷键水解反应、显色反应等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甾体及其苷类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第九章 生物碱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分类、主要理化性质(碱性判别、鉴别方法)及提取分离方法

2、熟悉生物碱的溶解性;常见药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判断方法、沉淀反应和生物碱的结构分类;难点也在于生物碱的分类和碱性的判断。

三、学习方法指导:

生物碱各个结构类型的掌握可借助于其母核的不同,对结构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碱性掌握需凭借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影响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总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主要依据分配系数差异、溶解度差异、酸碱度差异、分子量差异、极性差异等,根据上述差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两相溶剂萃取法 沉淀法

pH梯度萃取法 、 凝胶色谱法 、 硅胶色谱法或氧化铝色谱法 等。

2.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混溶的溶剂中 分配系数 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 分配系数 差异越 ,分离效果越

(二)单项选择题

1. 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C )。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2.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C )。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3. 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D )。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4.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B )。

A. 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 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第二章 糖和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B )

3、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二)比较分析,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D

答:

酸催化水解的难→易程度: B > D > A > C

理由:酸催化水解的难→易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B为N-苷,D为O-苷,A为S-苷,C为C-苷

第三章 苯丙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香豆素的母核是( C )

2. 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 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二)填空题

1、香豆素及其苷在 碱性 条件下,能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 异羟肟酸,异羟肟酸铁 。 在酸性条件下,再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生成为 红色 色配合物,此性质可用于鉴别或分离。

2、常见含木脂素的中药有______五味子,连翘,厚朴,鬼臼,牛蒡子______等。

3、五味子中的木质素基本结构属于__联苯环辛烯型,常见的成分是 联苯环辛烯型,五味子素,五味子酚,五味子酯 等。

(三)鉴别题

1、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

2、

A B

3、

A B C

(三)鉴别题

1.分别取6,7-呋喃香豆素和7,8-呋喃香豆素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碱碱化,然后再加入Emerson试剂(或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者为7,8-呋喃香豆素,阴性者为6,7-呋喃香豆素。

2.答:A、B分别用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鉴别,如果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是A,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或用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反应鉴别,A生成红色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

3.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C )。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 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酮类的化合物为D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3. 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B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四种类型。

2.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可溶于5%NaH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基团;可溶于5%Na2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COOH 基团;可溶于5%NaOH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β-OH、α-OH 基团。

3. 根据分子中羟基分布的状况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 大黄素型 茜草素型 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

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D )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C )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C )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次强的化合物是( A)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C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6、.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A)。

A. 3-OH B.4’-OH C. 5-OH D. 7-OH

7、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C

(二)简答题

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三)鉴别题

1.

A B

2.

A B

3.

A B

1.

A NaBH4 A (-)

B B (+)

2.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3. A HCL-Mg反应 A (+)

B B (-)

(四)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1.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C A B

理由: A、C都具有4个酚羟基,但是C是非平面的二氢黄酮,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B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50%乙醇液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B C A

理由:B、C同是单糖苷,但B中羟基少且分子是非平面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下来,A是苷元,且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4.用乙醇为溶剂提取金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浓缩后,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20%、50%、70%、9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指出用上述方法分离四种化合物的洗脱 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槲皮素 山奈酚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洗脱先后顺序: > >

4.洗脱先→后顺序是: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奈酚>槲皮素

原因:槲皮素中羟基数最多,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强,最后洗脱下来;山奈酚与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羟基数相同,后者是单糖苷,因为空间位阻的作用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最先洗脱下来。

5.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

5.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D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C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C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4、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

A、亚硫酸氢钠试剂 B、三氯化铁试剂 C、2%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二)填空题

1、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 异戊二烯 单位数目进行分类。二萜由 20 个碳组成。

2、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Girard T(P) 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邻苯二甲酸酐 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此结构属于A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2、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B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3、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D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5. 此结构属于B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二)填空题

1、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 羧基 的皂苷

2、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 酸性皂苷 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 中性皂苷 又能沉淀析出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α-去氧糖常见于( A)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2、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C )

A. 盐酸-镁粉反应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3、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C )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4、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D )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 D. C17位取代基不同

(二)填空题

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 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 等试剂反应显色。

2、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 甾体母核 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类试剂;K-K反应属于检测 2-去氧糖 类试剂。

(三)鉴别题

1.三萜皂苷(A)与甾体皂苷(B)

2.螺甾烷醇型皂苷(A)与呋甾烷醇型皂苷(B)

3.

A B

4.

A B C

(三)鉴别题

1. A 醋酐-浓硫酸(20∶1) (-)不出现绿色

B (+)黄→红→紫→蓝→绿色

或 A 25%三氯醋酸/乙醇 (+)100℃ 呈红色

B 加热 (+)60℃即呈红色

2.

A 盐酸二甲氨基苯甲醛 (-)

B (+) 红色

3.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4.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第九章 生物碱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D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C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4、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C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5、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6、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C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7、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B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8、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9、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C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D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1、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2、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C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二)填空题

1. 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氮原子中孤对电子)、(pKa)等,使生物碱碱性(pKa),如山莨菪碱的碱性(强)于莨菪碱。

2. 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 (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三)简答题

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答:

(四)比较分析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碱性的强弱碱性的强→弱程度: > >

A B C

答:

1.碱性的强→弱程度: A > C > B

理由:A是叔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C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A的碱性强于C。B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2.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 > >

A B C

2.答:碱性的强→弱程度: C > B > A

理由:C是季铵碱,碱性最强,B中氮原子是SP3杂化,碱性次之,A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碱性弱于B、C。

3.下列化合物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3.答:碱性强→弱顺序: C > B > A

理由:B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的环氧结构形成空间位阻以及诱导效应,使其碱性较C弱。A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4.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4.碱性强弱顺序: B > A > C

理由:B是仲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A是芳杂胺类生物碱,氮原子是SP2杂化,所以B碱性强于A;C是酰胺碱,由于p-π共轭的作用,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碱性弱于A、B。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6、A;7、D;8、B;9、A;10、A;11、C;12、A;13、D;14、D;15、C;16B;17、B;18、A;19、D;20、D;21、A

三、判断对错

1、Ö   2、×  3、×  4、×  5、×  6、Ö  7、×;8、× 8、9;Ö10;Ö;11、×;12、×;13×;14、Ö;15、Ö;16、×;17、×;18、×

四、填空题

(1)甾体母核(2)五元不饱和内酯环(3)孕甾烷(4)2,6-二去氧糖(5)27(6)正丁醇提取法(7)甲型强心苷(8)乙型(9)e(10)羧基(11)五元不饱和内酯环(12)六元不饱和内酯环(13)酸性皂苷(14)中性皂苷(15)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18)左旋(19)大于(20)大于(21)三萜皂苷(22)甾体皂苷(23)正丁醇法(24)反(25)R(26)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27)甾体(28)溶血指数(29)五(30)6(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35)27

五、简述题

1、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正丁醇法。

5、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6、D;7、C;8、B;9、B;10、D;11、D;12、C;13、D;14、B;15、B;16、A;17、D;18、C;19、A;20、A;21、B;22、C;23、B;24、B;25、A;26、D;27、E;28、C;29、A;30、B;31、B;32、B;33、A;34、B;35、D;36、A;37、E;38、A;39、D;40、D;41、B;42、D;43、C;44、E;45、A;46、B;47、C;48、D;49、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  4、×  5、×  6、×  7、×  8、×  9、×

四、填空题

(1)小檗碱(2)脂溶性生物碱(3)水溶性生物碱(4)有机酸(5)无机酸(6)游离(7)碘-碘化钾(8)碘化铋钾(9)溶解度(10)碱性(11)有机溶剂(12)水(13)有机胺类(14)紫杉醇(15)消旋体(16)延胡索乙素(17)苦(18)等电点(19)茚三酮

五、简述题

1、

 

 

 

 

 

 

 

 

 

2、

                                  

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1)半萜(2)香豆素(3)二氢黄酮(4)二萜(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A、3>2>1

B、1>3>2

C、2>1>3

6、(1)B>C>A (2)(2)B>C>A

7、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 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1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A   E   B   C  E

1、β-D-葡萄糖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

A、6 ~8 Hz       B、3~ 4Hz       C、1~2Hz       D、9 ~10 Hz      E、11 ~12 Hz

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石油醚        D、乙醚         E、氯仿

3、分离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为: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4、羰基的IR吸收峰位置:

A、3000~2900 cm-1  B、2400~2000 cm-1  C、1900~1650 cm-1 D、1600~1500 cm-1  E、1500~1400 cm-1

5、苷元上巯基与糖分子中羟基脱水缩合成:

   A、N-苷        B、酯-苷        C、C-苷       D、O-苷      E、S-苷

6-10:  A   B   C   D   B

6、可用于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

A、 Molish反应  B、加碱反应  C、醋酸镁反应  D、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E、硼酸显色反应

7、鬼臼毒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8、黄酮化合物结构中(  )位引入-OH对颜色的影响最强。

A、3,5- OH    B、5,7- OH    C、7,4ˊ- OH     D、3,7- OH     E、5,6- OH

9、⑴黄酮单糖苷、⑵黄酮双糖苷、⑶黄酮苷元在sephedex LH-20色谱柱上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A、⑶>⑵>⑴    B 、⑶>⑴>⑵    C、⑴>⑵>⑶        D、⑵>⑴>⑶     E、⑵>⑶>⑴

10、具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与醋酸镁甲醇液反应显:

   A、橙黄—橙色   B、蓝—蓝紫色     C、橙红—红色    D、紫红—紫色    E、黄—橙黄色

11-15: A  C  D  B  C

11、能与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有:

  A、5,7-二羟基香豆素     B、6,7-二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6,7-二甲氧基香豆素

12、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

A、Feigl反应  B、博恩特雷格反应  C、无色亚甲基蓝显色试验  D、醋酸镁反应 E、金属离子反应

13、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

    A、香豆素的盐类            B、游离呋喃香豆素类           C、游离吡喃香豆素

D、游离简单香豆素          E、香豆素的苷类

14、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试剂反应呈紫红色的是:

   A、环烯醚萜    B、薁类           C、倍半萜        D、内酯     E、醇类

15、萜类化合物中可同卤素,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基团是:

   A、酮基        B、醛基           C、双键          D、羟基    E、羧基

16-20:  E  C  D  B  A

16、下列不能用于挥发油提取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超临界萃取    D、压榨法    E、升华法

17、分离挥发油中的酮类成分常用:

   A、邻苯二甲酸酐  B、亚硫酸氢钠    C、Girard试剂  D、65%硫酸    E、65%磷酸

18、以硝酸银硅胶簿层来分离挥发油中的萜烯成分时,下列成分Rf值最小的是:

   A、萜二烯(顺式双键)        B、萜三烯(反式双键)        C、萜三烯(顺式双键)

   D、萜三烯(末端双键)        E、萜二烯(反式双键)

19、从水提液中萃取三萜皂苷的溶剂是:

   A、氯仿         B、丁醇          C、乙醚      D、乙酸乙酯        E、苯

20、水溶液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的是:

A、皂苷        B、黄酮         C、三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21-25: D  A  D  C  B

21、关于生物碱的碱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N原子碱性SP2杂化>SP3杂化          B、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强

    C、N原子附近有双键碱性大   D、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弱    E、N形成P~π共轭碱性大

22、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

A、20%三氯醋酸反应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反应

D、泡沫试验                  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23、可利用碱性差异分离的一组生物碱是:

    A、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B、麻黄碱—伪麻黄碱

    C、粉防已碱—防已诺林碱     D、东莨菪碱—莨菪碱       E、喜树碱—羟基喜树碱

24、实验室常用于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试剂是:

A、碘化铋钾      B、碘化汞钾      C、雷氏铵盐        D、苦味酸     E、氯化金

25、常用生物碱薄层层析显色剂是:

A、硅钨酸    B、改良碘化铋钾   C、碘化铋钾    D、碘-碘化钾     E、雷氏铵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1、ABCDE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莽草酸途径    D、氨基酸途径   E、复合途径

2、苷的裂解方法有:2、ABC   

A、酶水解      B、酸水解    C、过碘酸裂解     D、碱水解        E、Klyne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平面型分子的有:3、ABC    

   A、黄酮        B、黄酮醇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下列哪些为游离香豆素的性质: 4、AB    

   A、香味        B、挥发性         C、碱性       D、水溶性      E、溶血性

5、可利用特殊功能基不同而分离的生物碱有:5、BD

   A、羟基生物碱    B、内酯生物碱     C、有机胺生物碱  D、酚性碱   E、醛基生物碱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利用水解前后斐林试剂反应的对照可区别单糖还是多糖。√   
  2. 黄酮的纸色谱中用醋酸:水系统展开,Rf值是苷元>苷。×   
  3. 苯醌的醌环上有未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酯试剂反应显蓝绿色或蓝紫色。√  

4、F环开环的双糖链皂苷,没有溶血作用,也不能被胆甾醇沉淀。√   

5、生物碱的碱性是由氮原子数目决定的,氮原子越多,碱性越强。×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亲水性溶剂除乙醇外,还有  甲醇   和 (或)  丙酮  。   

2、具有筛选性的色谱分离方法有    大孔吸附树脂  和(或)     葡聚糖凝胶   

3、黄酮的紫外光谱分析中,加甲醇钠后带I红移40~60nm强度不下降,说明有  4ˊ-OH  ,无 3-OH

4、木脂素分子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可用     变色酸    试检识,显  紫红色   色。

5、苯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   对苯醌   和 邻苯醌     。

6、三萜皂苷的分离常采用____分配___柱色谱,常用___硅胶____为支持剂。

7、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使生物碱碱性 降低 ,如石蒜碱的碱性  弱于 于二氢石蒜碱。

8、生物合成途径中乙酸-丙二酸途径可生成脂肪酸、   酚类   、 蒽酮。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异喹啉型生物碱   2. 角型呋喃香豆素

3.                                                   4.  

                         

3. 二氢黄酮醇   4.  螺甾烷醇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1、答:     B      A   

理由:A三元氧环空间位阻碱性减弱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4、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4、答:A、B分别加HC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显红色的是A,不显色的B。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5. 答:分别取A、B、C样品乙醇液,,加入2%NaBH4的甲醇液和浓HCl,如产生红~紫红色物质为A。再分别取B、C的乙醇液,加等量的10%α-萘酚乙醇液,摇匀,沿壁滴加浓硫酸,试管中两液界面有紫色环出现为C、无上述现象的是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简述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各举一分离方法?

1、答: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如结晶法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如液液萃取法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如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如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色谱法

2、设计分离1,8-二羟基蒽醌、大黄素的工艺流程

2、答: 

3、简述下列化合物用酶水解、0.05mol/L HCl水解,各获得哪些产物? 

3、 答:1. 酶水解得到产物:     次生苷 +  D-葡萄糖

2.0.05mol/L水解得到产物:

                     苷元  +  α-去氧糖  +  1个双糖

4、某中药总生物碱中含季胺碱(A)、酚性叔胺碱(B)、非酚性叔胺碱(C)、水溶性杂质(D)和脂溶性杂质(E),试设计分离流程。

4、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2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E  C  B  E  D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乙酸乙酯      D、氯仿     E、甲醇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类化学成分是从甲戊二羟酸途径生物合成而来的:

   A、香豆素   B、黄酮   C、萜类    D、生物碱     E、醌类

3、下列提取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适合用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A、渗漉法        B、回流提取法    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D、冷浸法    E、超声波提取

4、只水解β-苷键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蜗牛酶

5、利用分配系数不同来分离中药成分的方法是:

A、沉淀法   B、吸附法   C、透析法   D、萃取法   E、分馏法

6-10:  C  A  C  D  C  

6、以氢键吸附为主,对黄酮类、酚类、醌类、有机酸及鞣质的分离效果极佳的吸附剂是: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活性炭   E、以上都不是

7、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显红-红紫色的是:

A、二氢黄酮类    B、异黄酮类   C、黄酮类   D、黄酮醇类   E、花色素类

8、下列哪一类化合物发生Feigl反应呈现阳性?   

A、香豆素类    B、木脂素类   C、醌类   D、萜类   E、生物碱

9、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能升华的化合物是 

A、黄酮    B、酸性生物碱   C、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10、在糖的核磁共振碳谱图上,糖的端基碳信号在:

A、18ppm左右    B、68-85ppm   C、95-105ppm  D、140-160 ppm   E、180ppm以上

11-15:  A  E  D  B  A

11、检识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用的试剂是:

   A、2,4-二硝基苯肼   B 、溴试剂   C、三氯化铁     D、碱性苦味酸     E、氨性硝酸银

1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C环为平面型    D、有羧基和羟基   E、C环为非平面型

13、醌类化合物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升华性   B、水溶性   C、挥发性   D、有色性  E、发泡性

14、若要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邻二酚羟基,可选用:

A、NaBH4    B、氯化锶    C、锆-枸橼酸    D、AlCl3    E、Mg-HCl

15、紫外光谱中,主要用于诊断黄酮类化合物7-OH的试剂是: 

A、NaOAc     B、NaOMe   C、AlCl3+HCl   D、AlCl3   E、NaOAc+H3BO3

16-20:  D  B  A  A  C

16、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特性:

    A、表面活性   B、溶血性     C、与碱式醋酸铅沉淀   D、酸性    E、水溶性

17、检识强心苷中2-去氧糖的试剂是:

    A、Kedde试剂     B、K-K试剂    C、三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活性次甲基试剂

18、强心甾烯C3-O-( 2,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单萜的是:

A、樟脑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五味子甲素、乙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21-25:  C  B  A  C  B

21、生物碱的含义通常不包括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具有碱性   C、分子中多有苯环 

 D、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E、 N原子多在环内

22、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处理常用的方法是:

A、阴离子交换树脂   B、 阳离子交换树脂  C、硅胶柱色谱吸附

D、 大孔树脂吸附      E、氧化铝柱色谱吸附

23、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条件是: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2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常选用:

A、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E、分馏法

25、大黄蒽醌及其苷类做薄层色谱分离时用乙酸乙酯:甲醇:水(20:3.3:2.7)展开,Rf值最大的是:

A、大黄酸  B、大黄素甲醚    C、大黄素单糖苷

 D、大黄酚单糖苷    E、芦荟大黄素单糖苷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1、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有:1、AE   

A、游离香豆素    B、香豆素苷   C、蒽醌苷     D、黄酮    E、游离蒽醌

2、可用于三萜皂苷分离的方法有:2、 ABCE  

A、吸附法    B、溶剂沉淀法    C、铅盐沉淀法     D、溶剂萃取法   E、色谱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非平面型分子的有:3、DE  

A、黄酮     B、花色素   C、查尔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与碱液反应显红色的化合物有:4、AC  

A、大黄素     B、异黄酮   C、茜草素     D、香豆素    E、木脂素

5、对生物碱进行分离时,可利用:5、ABCD

A、碱性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 特殊官能团差异    D、 极性差异 E、 分子大小差异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离含有醇羟基的甾体皂苷元可用吉拉德试剂T或吉拉德试剂P。×   

2、青蒿素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过氧基是抗疟作用主要有效基团。×  

3、硼酸可与5-羟基黄酮或2’-羟基查尔酮类化合物反应显亮黄色。√   

4、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利用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5、化合物结构式的测定目前主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某样品的乙醇液发生   NaBH4    反应呈现   紫色或紫红色  ,证明有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存在。

2、从中药五味子果实中国分离得到的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属于木脂素中的   联苯环辛烯   类。

3、从碱水中分离季铵碱除了用正丁醇萃取外,还可以将碱水调到弱酸性,采用   雷氏铵盐   法分离。

4、苷键裂解的方法有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  酶解和(或)氧化裂解    和乙酰解法。

5、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可用  吉拉德试剂   分离,醇类成分可用  邻苯二甲酸酐  分离。

6、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    碘化铋钾 、 碘化汞钾  、 硅钨酸 、 苦味酸

7、黄酮的1H-NMR谱中,苯环上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6-9  Hz  ,间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2 -4  Hz。

8、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某含皂苷类化合物的水提液时,皂苷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  正丁醇  萃取部位。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大黄素型蒽醌                                  2.    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

3.                                           4.    

                                

3. 托品烷类生物碱                                4.    甲型强心苷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碱性强弱

答:A大于B

理由:A SP3杂化,BSP2杂化

2.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A                       B

答:A小于B

理由:B羰基吸电子作用,β-OH易解离出H+,酸性强;A 羰基与α-OH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弱。

3. 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答:先后顺序C A B

理由: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氢键吸附能力顺序:BAC(与氢解离能力有关)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与      

                         A                                        B

答: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答: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用雷氏铵盐试剂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工艺流程。(7分)

答: 

2、简答强心苷各种酸水解反应的条件和反应产物(6分)

答:(1)温和酸水解:条件:稀酸(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溶液)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加热回流

产物:苷元和2-去氧糖

(2)剧烈酸水解:条件:酸浓度(1-1.3mol/L)下延长水解时间或加压

                 产物:脱水苷元和糖

(3)盐酸丙酮法:条件:样品丙酮溶液中,室温下与氯化氢长时间反应

                  产物:苷元和糖的衍生物

3、完成下列黄酮化合物的质谱途径I、途径II裂解反应式.(5分)

答:途径I:

途径II:

4、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5分)

A

B

C

D

E

4.答:    A, C, B, E, D

                           中药材

                                    粉碎,水蒸气蒸馏

                                                          

     蒸馏液                                   残渣

   (      )                                 CHCl3提取

CHCl3液                       残渣

                    5%NaHCO3萃取                风干95%EtOH提取

                                                  经SephadexLH-20

     NaHCO3液       CHCl3液                     70%MeOH洗脱

          酸化             5%Na2CO3萃取          分段收集

      黄色沉淀                            先出柱         后出柱

(    )  Na2CO3液    CHCl3液     (   )        (    )

                (    )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3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C  D  D  A  E

1、 预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成分进行萃取分部,下列不适用的萃取溶剂及顺序是:

A、石油醚-氯仿-正丁醇       B、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C、乙醚-氯仿-乙醇   

  D、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E、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

2、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OH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在一个苯环的α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E、在一个苯环的α位和β位

3、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由下列哪条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而来的: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氨基酸途径    D、莽草酸途径     E、复合途径

4、能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均不是

5、下列何种分离法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来分离的?  

A、硅胶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活性炭色谱   D、离子交换色谱   E、凝胶色谱

6-10:   A  D  C  A  B

6、下列苷中最易被稀酸水解的是:

A、2,6-二去氧糖苷    B、6-去氧糖苷   C、葡萄糖苷   D、葡萄糖醛酸苷   E、2-羟基糖苷

7、下列哪种溶剂对聚酰胺柱上的黄酮成分洗脱能力最强:

A、甲醇   B、氨水   C、氯仿  D、甲酰胺  E、NaOH液

8、遇NaOH试液反应显红色的是:C

A、蒽酚    B、蒽酮    C、羟基蒽醌     D、二蒽酮     E、黄酮 

9、能与Emerson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A、5,7,8-三羟基香豆素   B、5,6,8-三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强心苷

10、苯环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是  

A、1~3 Hz    B、6~10 Hz   C、0~1 Hz  D、3~6 Hz  E、10~13 Hz

11-15:  B  C  A  D  C

11、下列中药中,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是:

   A、大黄    B 、槐花米    C、甘草        D、人参     E、粉防己

12、利用梯度pH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5%NaHCO3可用于分离哪类黄酮?   

A、7-OH        B、4ˊ-OH      C、7,4ˊ-二OH    D、一般OH   E、5-OH

13、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醇(低-高浓度)洗脱,最先洗脱下来的化合物是:

A、黄酮二糖苷     B、异黄酮苷元     C、二氢黄酮单糖苷  D、黄酮醇    E、查尔酮

14、不能用于检识三萜皂苷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 、三氯醋酸   C、三氯化锑     D、碱性苦味酸     E、醋酐浓硫酸

15、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显示谱带I和谱带II等强,则提示该化合物可能是: 

A、查尔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二氢黄酮     E、二氢黄酮醇

16-20:  A  B  C  A  A

16、可用于检识强心苷甾体母核的试剂是:

  A、三氯化锑  B、3,5-二硝基苯甲酸 C、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D、亚硝酰铁氰化钠  E、苦味酸

17、强心甾烯C3-O-(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8、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方法是:

A、L-B反应  B、泡沫试验    C、legal反应  D、K-K反应    E、Bornträger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倍半萜的是:

A、青蒿素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度都很小的苷是  

A、碳-苷    B、氮-苷   C、硫-苷   D、氧-苷   E、酚-苷

21-25:  C  D  E  B  B

21、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可见到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的现象表明有哪类成分的存在:

A、环烯醚萜  B、卓酚酮    C、薁类 D、单萜    E、倍半萜

22、常用于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是:

A、泡沫试验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   D、20%三氯醋酸   E、醋酐-浓硫酸

23、从苦参总碱中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利用二者:

A、在水中溶解度不同    B、 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C、 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

D、在苯中溶解度不同    E、 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

24、可外消旋化成阿托品的是:

A、樟柳碱  B、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 山莨菪碱  E、去甲莨菪碱

25、在生物碱酸水提取液中,加碱调PH由低至高,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首先得到:

A、强碱性生物碱   B、弱碱性生物碱   C、季胺碱 D、酸碱两性生物碱   E、生物碱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 1、ABD  

   A、酸碱法        B、溶剂法         C、吸附法       D、铅盐法      E、透析法

2、可用于甾体皂苷薄层显色的试剂有:2、BC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五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三氯化铁-冰醋酸

3、通常可用于糖的鉴定的化学方法有:3、BD  

A、醋酸镁反应    B、菲林试剂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Molish反应  E、异羟肟酸铁反应

4、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的化合物有:4、BDE   

A、木脂素类     B、香豆素类   C、萜类     D、黄酮类    E、羟基蒽醌类

5、能使生物碱碱性增强的因素有:5、AB

 A、共轭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效应        B、供电子诱导效应           C、吸电子诱导效应

D、空间位阻效应                    E、N形成P~π共轭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初级代谢产物如蛋白质、生物碱等是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2. 用甲醇可以从碱水溶液中把亲水性生物碱萃取出来。×  

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用分配色谱分离效果较好。√  

4、酯苷是由苷元上巯基与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而成。×  

5、游离黄酮醇类化合物甲醇的紫外光谱中带I最大吸收峰在350nm以下。×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香豆素类、木质素类与黄酮类(具有C6-C3-C6骨架)物质,是通过  莽草酸   途径生物合成的, 萜类 甾体  是通过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的。

2、羟基蒽醌衍生物依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分为   大黄素   型和    茜草素    型。

3、混合生物碱溶于氯仿,依次用不同pH的酸液由高到低依次萃取,所得生物碱的碱度由  高   低  依次被萃取出来。

4、区别黄酮的3位羟基和5位羟基可用       锆-枸橼酸   试剂。 

5、香豆素在碱性条件下,其内酯开环与  盐酸羟胺   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Fe3+成盐显    红色(紫红色) 。

6、生物碱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    亲脂性生物碱    亲水性生物碱    

7、挥发油的成分类型包括     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和其他类化合物。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查尔酮                                      2.    环烯醚萜苷

3.                                            4.    

                                

3. 异喹啉类生物碱                                4.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答:   B        A     

理由:A的N原子为酰胺状态碱性很弱

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答:B﹥C﹥A

  理由:羟基位置以及分子氢键影响H解离的程度。

3.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作吸附剂,苯:无水乙醚(5:1)做洗脱剂,分离下列化合物,各成分流出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A  B  C  

理由: 硝酸银络合色谱中,硝酸银与挥发油成分中双键形成π络合物的难易程度有如下规律:末端双键较中间双键易形成络合物,顺式双键较反式双键易形成络合物。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分离方法。(8分)

答:混合生物碱溶于酸水溶液中,用碳酸氢钠溶液碱化至pH=8,用氯仿萃取,可先分出碱性较弱的东莨菪碱,碱液再加碱至pH=9以上,用氯仿萃取,碱性较强的山莨菪碱可被萃取出来。分别回收氯仿可得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2、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光谱数据如下:

UV   lmax ,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请写出以上信息给出的化合物结构信息。(6分)

   

答:HCl-Mg反应(+)提示黄酮;Molish反应(+)提示黄酮苷;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提示5-OH。酸水解检出Glc提示葡萄糖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3、 某中药含有槲皮素(A)、多糖(B)、皂甙(C)、芦丁(D)、挥发油(E)请设计分离纯化的流程。

(9分)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天然药物化学》自学指导书

高广春编写

自学学时:64学时

推荐教材: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6版.

参考资料:

    吴剑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开卷)×70%

第一章   总论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课程重点

2、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意义和生物合成途径

3、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近代成就、发展趋势

4、掌握天然药物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在于掌握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难点在于天然药物中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

对于各类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学习部分,可采用联系比较,识同辨异,归纳总结的方法。

第二章  糖和苷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熟悉单糖的立体结构

2、了解苷键的裂解方法和特点

3、掌握糖的化学性质和鉴别方法

4、掌握苷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5、了解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糖链的结构测定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糖的鉴别方法、苷的性质和苷键的裂解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在于理解单糖的立体结构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糖立体结构和苷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A)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A)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第三章 苯丙素

一、本章自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掌握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和检识反应

3、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物活性

4、了解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分类以及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检识方法;难点是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尤其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内酯环结构的性质,检识方法以及其的碱溶酸沉提取法。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

2、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PH梯度萃取方法

3、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氢谱、红外光谱的谱学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难点是酸性大小的判别及影响规律

三、学习方法指导:

结构分类采用归纳总结法;醌类化合物酸性大小的差别要考虑其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结合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

四、典型例题介绍:

1、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鉴别反应、紫外光谱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酸性判别、检识方法和紫外光谱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难点是能够熟练运用紫外光谱和检识反应进行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找出各类化合物的异同,并结合结构来掌握酸性大小的判断、检识反应和紫外光谱规律。

四、典型例题介绍:

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谱图数据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UV lmax,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黄酮或3-O-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萜类的定义、结构类型和重要的代表化合物

2、掌握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环烯醚萜、薁类及倍半萜内酯)

3、熟悉挥发油定义、分类和物理性质

4、了解萜类的分布、生物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萜类结构分类,重要代表性化合物的性质,检识方法;难点是萜类的结构分类及其检识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掌握重点,对于重要的代表性化合物及其药用活性需记忆。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B)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2、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C)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皂苷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

2、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源和生物合成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三萜的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难点在于区分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以及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四环和五环三萜的各类型结构要对比记忆,根据结构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采用的方法。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理化性质;重点掌握强心苷的分类和理化性质

2、熟悉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难点在于掌握强心苷的结构分类、苷键水解反应、显色反应等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甾体及其苷类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第九章  生物碱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分类、主要理化性质(碱性判别、鉴别方法)及提取分离方法

2、熟悉生物碱的溶解性;常见药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判断方法、沉淀反应和生物碱的结构分类;难点也在于生物碱的分类和碱性的判断。

三、学习方法指导:

生物碱各个结构类型的掌握可借助于其母核的不同,对结构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碱性掌握需凭借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影响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总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主要依据分配系数差异、溶解度差异、酸碱度差异、分子量差异、极性差异等,根据上述差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两相溶剂萃取法    沉淀法    、

   pH梯度萃取法        凝胶色谱法      硅胶色谱法或氧化铝色谱法     等。

2.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混溶的溶剂中  分配系数    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    分配系数    差异越       ,分离效果越      。

(二)单项选择题

1. 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C  )。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2.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C )。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3. 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D )。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4.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B  )。

A. 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 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第二章  糖和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B )

3、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二)比较分析,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D

答:

酸催化水解的难→易程度:   B   >   D   >   A   >  C   

理由:酸催化水解的难→易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B为N-苷,D为O-苷,A为S-苷,C为C-苷

第三章  苯丙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香豆素的母核是( C )

2. 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 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二)填空题

1、香豆素及其苷在  碱性 条件下,能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  异羟肟酸,异羟肟酸铁 。 在酸性条件下,再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生成为   红色  色配合物,此性质可用于鉴别或分离。

2、常见含木脂素的中药有______五味子,连翘,厚朴,鬼臼,牛蒡子______等。

3、五味子中的木质素基本结构属于__联苯环辛烯型,常见的成分是  联苯环辛烯型,五味子素,五味子酚,五味子酯   等。

(三)鉴别题

1、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

2、

 与   

            A                    B

3、

   

    

          A                    B                        C

(三)鉴别题

1.分别取6,7-呋喃香豆素和7,8-呋喃香豆素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碱碱化,然后再加入Emerson试剂(或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者为7,8-呋喃香豆素,阴性者为6,7-呋喃香豆素。

2.答:A、B分别用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鉴别,如果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是A,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或用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反应鉴别,A生成红色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

3.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C )。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 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酮类的化合物为D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3. 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B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四种类型。

2.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可溶于5%NaH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基团;可溶于5%Na2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COOH  基团;可溶于5%NaOH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β-OH、α-OH        基团。

3. 根据分子中羟基分布的状况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  大黄素型   茜草素型 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

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D )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C )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C  )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次强的化合物是( A)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C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6、.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A)。

A. 3-OH       B.4’-OH       C. 5-OH     D. 7-OH

7、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C

(二)简答题

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三)鉴别题

1. 

    

             A                         B

2.

   

             A                         B

3.

           

             A                                B

1.

     A   NaBH4             A (-)

        B                 B (+)

2.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3.      A    HCL-Mg反应        A (+)

        B                    B (-)

(四)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1.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C  A  B  

理由: A、C都具有4个酚羟基,但是C是非平面的二氢黄酮,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B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50%乙醇液洗脱先→后顺序:        >       

 

  

    

           A                           B                         C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B  C  A  

理由:B、C同是单糖苷,但B中羟基少且分子是非平面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下来,A是苷元,且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4.用乙醇为溶剂提取金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浓缩后,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20%、50%、70%、9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指出用上述方法分离四种化合物的洗脱 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槲皮素               山奈酚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洗脱先后顺序:       >               

4.洗脱先→后顺序是: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奈酚>槲皮素

原因:槲皮素中羟基数最多,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强,最后洗脱下来;山奈酚与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羟基数相同,后者是单糖苷,因为空间位阻的作用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最先洗脱下来。

5.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5.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D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C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C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4、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    

A、亚硫酸氢钠试剂    B、三氯化铁试剂   C、2%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二)填空题

1、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   异戊二烯   单位数目进行分类。二萜由  20  个碳组成。

2、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Girard T(P)    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邻苯二甲酸酐   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此结构属于A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2、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B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3、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D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5. 此结构属于B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二)填空题

1、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   羧基   的皂苷

2、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    酸性皂苷   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  中性皂苷   又能沉淀析出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α-去氧糖常见于( A)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2、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C )

A. 盐酸-镁粉反应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3、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C  )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4、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D  )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          D. C17位取代基不同

(二)填空题

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  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 等试剂反应显色。

2、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  甾体母核 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类试剂;K-K反应属于检测 2-去氧糖  类试剂。

(三)鉴别题

1.三萜皂苷(A)与甾体皂苷(B)

2.螺甾烷醇型皂苷(A)与呋甾烷醇型皂苷(B)

3.

与      

                A                            B

4.

  

 

     A                             B                       C

(三)鉴别题

1.

  A       醋酐-浓硫酸(20∶1)    (-)不出现绿色

B                               (+)黄→红→紫→蓝→绿色

或   A        25%三氯醋酸/乙醇       (+)100℃ 呈红色

B             加热               (+)60℃即呈红色

2.

A       盐酸二甲氨基苯甲醛        (-)

  

     B                                 (+) 红色

3.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4.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第九章  生物碱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D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C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4、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C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5、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6、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C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7、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B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8、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9、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C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D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1、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2、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C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二)填空题

1. 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氮原子中孤对电子)、(pKa)等,使生物碱碱性(pKa),如山莨菪碱的碱性(强)于莨菪碱。

2. 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 (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三)简答题

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答:

 

 

 

 

 

 

 

 

 

(四)比较分析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碱性的强弱碱性的强→弱程度:      >       >      

A                  B                 C

答:

1.碱性的强→弱程度:   A   >   C    >   B   

理由:A是叔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C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A的碱性强于C。B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2.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      >      >

         A                     B                    C

2.答:碱性的强→弱程度:  C >  B >  A  

理由:C是季铵碱,碱性最强,B中氮原子是SP3杂化,碱性次之,A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碱性弱于B、C。

3.下列化合物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3.答:碱性强→弱顺序: C > B > A  

理由:B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的环氧结构形成空间位阻以及诱导效应,使其碱性较C弱。A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4.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4.碱性强弱顺序:  B  >  A   >  C   

理由:B是仲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A是芳杂胺类生物碱,氮原子是SP2杂化,所以B碱性强于A;C是酰胺碱,由于p-π共轭的作用,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碱性弱于A、B。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期末复习试题集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答案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6、C;7、A;8、B;9、C

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A物理吸附            B氢键吸附       C分子筛效应       D、化学吸附

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Ö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Ö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Ö

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Ö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Ö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Ö

四、填空题

  1. 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
  2. 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高分辨质谱)。
  3.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       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4. 常用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或环己烷极性最小,甲醇极性最大。

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17)

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酸性和中性化合物_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碱性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离

五、简述题

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

(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

答:(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答: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1. 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二)

一、名词解释

1、正相色谱

2、反相色谱

3、超滤技术

4、化学位移

答: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1、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吸附        C. 氢键吸附      D.离子交换吸附

2、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40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

A. 16              B. 17           C. 20            D. 19

3、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4、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5、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1、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

2、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

3、超滤法的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

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5、铅盐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合物溶解度差异()

6、双水相萃取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领域。()

四、填空题

1、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本分离: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

2、萜类是通过(甲戊二羟酸)生成。

3、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4、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氢键吸附)    

5、大孔树脂是吸附性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6、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紫外红外质谱NMR

五、简述题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答: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简述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答: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

答: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苷

2、酚苷

3、β-构型

4、碳苷

5、原生苷

6、次生苷

7、多聚糖

8、低聚糖

答: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提取原生苷类成分,为抑制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适量

A.H2SO4            B.NaOH            C.CaCO3             D.Na2CO3

3、下列最容易水解的是

A.2-氨基糖苷          B.2-去氧糖苷    C.2-羟基糖苷    D.6-去氧糖苷

4、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5、提取次生苷应采用那种方法

A. 先用70%乙醇浸泡,再加热提取          B. 用甲醇回流                   

C. 用水煎煮                 D.用水湿润,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再用70%乙醇回流提取

6、C;7、D;8、B

6、Smith 裂 解 法 所 使 用 的 试 剂 是 ( )

A、NaIO4    B、NaBH4    C、均 是    D、均 不 是

7、在PC上,以3%~5% HAc展开时,()Rf值大:

A.三糖苷    B.双糖苷      C.单糖苷     D.苷元

8、天然产物中,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最难水解的苷是( )

A、糖醛 酸 苷           B、氨 基 糖 苷   

C、羟 基 糖 苷           D、2,6—二 去 氧 糖 苷

9、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1、氰苷是氧苷的一种。(  )

2、用分级沉淀法得到的多糖,常夹杂有较多的蛋白质,为除之,通常选择色素脱除法去除。()

3、糖类具有水溶性,但醇溶性会随着糖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

4、欲提取原生苷,可在中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

5、组成苷的糖的数目增多、苷元比例相应减小,则苷的亲水性增大。()

四、填空题

  1. 转化糖酶能水解β-果糖苷苷键。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苷键。
  2. 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3. 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影响苷键酸催化裂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完成下列反应

3、说明苷键四种催化水解的不同特点。

答: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碱溶酸沉法

答: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1、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下列化合物中,何者遇碱液立即产生红色:

3、下列化合物,其IR νC=O为1674,1620cm-1。该化合物为:

4、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醌类的化合物为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5、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

6、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1. 蒽醌类是指具有              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
  2. 羟基蒽醌在UV吸收光谱中主要有  5 个吸收峰。

五、简述题

1、萱草根中含有下列几种蒽醌类成分,根据下面分离流程,各成分应在哪个部位获得,请填入空格。

2、某中草药含有下列蒽醌类成分和它们的葡萄糖苷,如果成分乙是有效成分,试设计一个适合于生产的提取分离工艺。

  1. 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止血药血当归的根茎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及其苷,另含有糖类、蛋白质等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流程。并写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化学结构。

4、虎杖根中主要含有下列成分,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1.  R1=H R2=COOH           2. R1=CH3 R2=H
  3. R1=CH3 R2=OH           4. R1=OCH3 R2=CH3

5、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丹参醌Ⅱ、大黄酸、茜草素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大黄酸具有哪些显色反应?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1)Mg(AC)2反应:橙红色(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B. 有3-OH,无5-OH

C.  有3-OH或5-OH                     D. 有5-OH,无3-OH

6、A;7、C;8、C;9、D;10、A;

6、下列化合物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时,从EtOAc中,用5%NaHCO3、0.2%NaOH、4%NaOH的水溶液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的顺序应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7、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8、某中药水提取液中,在进行HCl-Mg粉反应时,加入Mg粉无颜色变化,加入浓HCl则有颜色变化,只加浓HCl不加Mg粉也有红色出现,加水稀释后红色也不褪去,则该提取液中可确定含有:

A. 异黄酮          B. 黄酮醇         C. 花色素         D. 黄酮类

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10、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反应的是:

A. 查耳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黄酮醇

11、A;12、B;13、A;14 C;15、D;

11、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不宜使用的吸附剂是:

A. 氧化铝     B. 硅胶        C. 聚酰胺     D.大孔树脂

12、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13、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4’-OH    B.3-OH    C.7-OH     D.5-OH

14、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3’-OH   B.3-OH    C.4’-OH    D.5-OH

15、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黄酮醇     C.黄酮     D.二氢黄酮

16、A;17、A;18、D;19、D;20、C;

16、与醋酸镁显天蓝色荧光的化合物为:

A. 二氢黄酮      B. 苯醌          C. 萘醌    D. 香豆素

17、.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

A. 3-OH       B.4’-OH       C. 5-OH     D. 7-OH

18、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后被洗脱出来的是:

1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20、四氢硼钠是一种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只作用于:

A. 黄酮          B.黄酮醇      C. 二氢黄酮醇       D. 查耳酮

21、A;22、C;23、B;24、D;25、A;

21、盐酸-镁粉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查耳酮    C.儿茶素    D.异黄酮类

2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黄酮类

23、黄酮类化合物按其基本母核分成许多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有一类的三碳链部分结构不成环,这类化合物为: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高异黄酮类

24、下列化合物中,为二氢异黄酮的是:

25、与1%三氯化铝反应阳性的是()

26 D;27、C;28、A;29、D;30、A;31、C

26、不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儿茶素类

2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二氢黄酮醇类    B.二氢黄酮类     C.查耳酮类     D.儿茶素类

28、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 四氢硼钠反应                B.锆一柠檬酸反应
C   盐酸一镁粉反应              D.氯化锶反应
2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30、芦丁的结构是()

31、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1、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2、能与镁盐显色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

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OH、OCH3 等)取代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4、黄酮及黄酮醇类UV光谱谱形相似,但带Ⅰ位置不同。()

6、×  7、×  8、×  9、Ö   10、×  

5、一般情况下,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体系短,故不显色或显微黄色。()

6、3`-OH黄酮能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

7、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元Rf值大于苷的Rf值。()

8、与FeCl3显色的反应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9、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Rf值小于苷的Rf值。()

10、黄酮苷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11、Ö  12、Ö  13、×  14、×  15、×

11、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可被醋酸铅沉淀。()

12、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强的一种还原剂。()

13、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C环上无羰基的是橙酮类。()

14、类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在200~400nm的区域内存在三个主要的吸收带。()

15、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3-OH()

四、填空题

  1. 有一黄色针晶,FeCl3反应为绿褐色,HCl-Mg粉反应红色,Molish反应阳性,氯氧化锆试验呈黄色,加柠檬酸后,黄色(1),此针晶为(2)类化合物。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

  1. 黄酮类化合物在240-400nm区域有两个主要吸收带,带Ⅰ在(3)区间,由(4)所引起;带Ⅱ在(5)之间,起因于(6)引起的吸收。

(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1.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

  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7),故显一定的酸性。
  1. 酚羟基

  1. 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8)和(9)黄酮。

(8)3-OH/5-OH、(9)5-OH/3-OH

  1. 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10)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洋盐。(10)1-位氧原子

6、槐米的主要成分是(11)。(11)芦丁

7、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12)和(13)。

(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

8、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减褪,示有(14)。(14)5-OH

9、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C环为五元环的是(15);C环开环的是(16)。   

(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哪些类?写出较常见的六种类型黄酮的基本骨架。

答: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写出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橙酮类的结构。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答: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中药中含有3、5、7、4′四OH黄酮(A),3、5、7、3′、4′五OH黄酮(B),3、5、7三OH,4′-OCH3黄酮(C),3、5、7三OH4′-(glu)2黄酮苷(D),请设计提取分离以上成分的方法,可用流程表示。

答:

6、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答: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香豆素的母核是:(C)

2、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香豆素在碱性溶液中放置或UV光照时,水解生成(A)

4、香豆素碱水解时若在碱水长时间加热后,加酸后的最终产物是(D)

A、顺邻羟基桂皮酸盐      B、反邻羟基桂皮酸盐

C、顺邻羟基桂皮酸        D、反邻羟基桂皮酸

5、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三、判断对错

  1. 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具有蓝色或蓝绿色。(Ö)
  2. 木脂素类多具光学活性,遇酸或碱易发生异构化。(Ö)

四、填空题

  1.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1)、(2)等四种。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

  1. 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
  2. 木脂素在用溶剂提取分离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3.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5、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5分)完成下列反应:

2、中药秦皮中含有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及树脂、脂溶性色素等杂质,其中甲素、乙素的纸层析结果如下:

Rf值 成分

展开剂

甲素

乙素

0.77

0.50

乙醇

0.79

0.80

氯仿

0.00

0.00

乙酸乙酯

0.12

0.89

根据纸层析结果设计自秦皮中提取分离甲素和乙素及去除杂质的方法(以流程图表示)。

3、香豆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怎样从植物体中提取分离香豆素?

答: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窝儿七为陕西民间用于清热、消炎、镇痛的一种草药,其中含有下列几种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流程(脱氢鬼臼素在冷醇中溶解度小)。

5、什么叫香豆素?分哪几种类型?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

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木脂素和香豆素有那些生理活性?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挥发油

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2、萜类

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脑

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单萜

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A.             B.            C.             D.             E.

4、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         B. 芳香族化合物         C.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D. 含硫化合物        

5、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A. 95%乙醇         B. 氯仿      C. 石油醚(30~60℃)         D.四氯化碳

6、C;7、D;8、D;9、B;10、B;

6、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7、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

A. 玄参            B. 桅子         C. 地黄        D. 甘草

8、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

A.黄酮类               B. 生物碱          C. 皂苷         D.环烯醚萜

9、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10、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11、B;12、C;13、B;14、C;15、B;16、A

11、、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2、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3、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14、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15、下列化合物是卓酚酮型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

三、判断对错

1、穿心莲内酯是二萜类化合物。(Ö)

2、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乙醇中全溶,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部分。将挥发油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可“析脑”。( Ö)

3、环烯醚萜类成分由于对酸很敏感,苷键容易被酸水解断裂,故水解后很容易得到苷元。(×)

4、环烯醚萜苷的提取,一般采用溶剂法,提取时常在植物材料中拌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钡以抑制酶的活性(Ö)

5、单萜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其衍生物(×)

6、紫杉醇是黄酮类化合物。(×)

四、填空题

  1. 龙脑俗称   (冰片,具有升华性。
  2. 丁香油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丁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丁香酚)     
  3.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4. 将挥发油分馏时,在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紫色,这显示可能有(薁类)成分存在。

5、穿心莲的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

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化合物常采用亚硫酸氢钠法吉拉德试剂法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哪四种?答: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芍药苷、樟脑、梓醇、青蒿素、人参皂苷的母核类型?

答: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某挥发油中含有以下五种成分,试设计其分离流程。(8分)

A.                      B.                      C.

               

             

D.                      E.

            

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哪些?举出你熟悉的含有挥发油的五种药材名称。

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与结构类型:

龙脑(冰片)、梓醇、薄荷醇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一、名词解释

1、甲型强心苷元

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中性皂苷

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双糖链皂苷

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溶血指数

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甾体皂苷

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酯皂苷

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酸性皂苷

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Ⅰ型强心苷

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C21甾

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

1、属于达玛烷衍生物的是

A. 猪苓酸A        B. 菝葜皂苷       C. 熊果酸        D. 人参二醇  

2、.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D. C17位取代基不同

3、该结构属于:

A、孕甾烷   B、甲型强心苷元  C、三萜皂苷元   D、甾体皂苷元

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5、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6、A;7、D;8、B;9、A;10、A;

6、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7、甘草次酸是

A.原皂苷     B. 单皂苷           C. 次皂苷      D. 皂苷元 

8、Ι型强心苷糖与苷元正确的连接方式是

A. 苷元C14-O-(α-羟基糖)X         B. 苷元C3-O-(2,6-二去氧糖)X-(α-羟基糖)Y

C. 苷元C3-O-(α-羟基糖)X      D. 苷元C14-O-(6-去氧糖)X-(α-羟基糖)Y

9、具有螺缩酮基本骨架的皂苷元,其中25S和25R相比:

 A. 25R型比25S型稳定             B. 25S型比25R型稳定

 C. 25S型与25R型都稳定           D. 25S型与25R都不稳定

10、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三氯醋酸反应       B. SbCl5反应      C. K-K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1、C;12、A;13、D;14、D;15、C;

11、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12、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13、A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母核是:

A.异螺旋甾烷型    B.β-香树脂醇型   C.羊毛脂甾烷型    D.达玛烷型

1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15、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盐酸-镁粉反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6、B;17、B;18、A;19、D;20、D;21、A

16、此结构属于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17、某天然药物的乙醇提取物以水溶解后,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经处理得一固体成分,该成分能产生泡沫反应,并有溶血作用,此成分对______呈阴性反应。

 A. Liebermann反应   B. 盐酸-镁粉反应   C.氯醋酸反应  D. Molish反应

18、α-去氧糖常见于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19、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

A. 皂苷           B. 氨基酸            C.蒽醌           D.鞣质

20、.Digitoxin是

A. 洋地黄毒苷    B. 洋地黄毒糖      C. 洋地黄糖        D.地高辛

21、.有关薯蓣皂苷叙述错误的是

A. 双糖链苷                            B. 中性皂苷

C. 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             D. 是工业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

三、判断对错

1、甘草次酸是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Ö

2、可采用胆甾醇沉淀法将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分离。(×

3、黄山药中含有的皂苷是三萜皂苷(×

4、某中药乙醇液滴在滤纸上,喷洒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到100度显示颜色,提示可能含有甾体皂苷。(×

5、洋地黄类强心苷及苷元可用leberman-Bardard反应来鉴别。(×

6、强心苷酸水解难易与所连接的糖有关。    (Ö )

7、C21甾苷不含2,6-二去氧糖,因此,K-K反应阴性。(×

8、具有二分子糖的皂苷为双皂苷。(×

9、8C21甾苷和强心苷都会发生K-K反应。(Ö

10、人参皂苷Rb1可用Smith降解法获得苷元。(Ö

11、三萜皂苷一定是酸性皂苷。(×

12、李伯曼反应是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13、三萜皂苷易溶于氯仿中。(×

14、C21甾类与其它甾体化合物有所不同,5,6位大多有双键(Ö

15、或戊醇对皂苷溶解度较好,是提取皂苷时常采用的溶剂。(Ö

16、三萜皂苷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 )

17、C21甾苷不能用醋酐-浓硫酸反应来检识。(×

18、墩果酸结构中具有甾体母核  (×

四、填空题

1、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甾体母核)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类试剂。

2、C21甾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

3、目前发现的C21甾体化合物中,苷元与糖的连接形式较多,但与苷元相连的大多为(2,6-二去氧糖)糖。

4、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27)

5、正丁醇提取法是目前提取皂苷的通法。

6、强心苷根据苷元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分为甲型强心苷乙型

7、异螺甾烷醇类C25位上甲基位于e键上

8、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9、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元基本结构的区分点在于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甲型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10、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酸性皂苷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中性皂苷又能沉淀析出。

1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等试剂反应显色。

12、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16)、(17)等。

(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

13、甾体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14、强心苷水溶性规律是原生苷大于相应的次生苷大于苷元

15、按照皂苷被水解后生成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将皂苷分为三萜皂苷甾体皂苷两大类。

16、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总皂苷与其他亲水性杂质分离是用(正丁醇法)方法。

17羊毛脂甾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反)式,C20为(R)构型。

18、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而得名。

19、薯蓣皂苷属于(甾体)皂苷。

20、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溶血指数)表示。

21、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

22、多数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6)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23、甾体皂苷依照螺甾烷中F环的环合状态及25-甲基的取向,可将甾体皂苷分为(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四类。

24、异螺旋甾烷F环为含氧五元环,有27个C原子。

五、简述题

1、如何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怎样在滤纸上区分三萜皂苷和甾体皂。

答: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简述四环三萜皂苷元羊毛脂甾烷和达玛烷型结构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药典》人参鉴别方法:取试样0.5g,加乙醇5ml,振摇5min,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显紫色。试解释,与三氯化锑显色成分是什么,为什么用乙醇提取?

答: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皂苷的提取通法是什么,请用流程表示。

答:正丁醇法。

5、按水解后苷元结构分类,皂苷可分为几类,每类又分为几小类,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答: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药典地高辛含量测定项下:……精密量取对照液与供试液各10ml,分别精密加新制的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6ml,摇匀,在20~25℃处放置30分钟,立即照分光光度法在485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试解释原理。

答: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人参皂苷分几类,每类苷元的名称叫什么?母核的名称叫什么?

答: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碱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的pka

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生物碱沉淀反应

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水溶性生物碱

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通常使用的流动相为

A. 弱酸性 B. 弱碱性        C. 中性       D. 强酸性

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6、D;7、C;8、B;9、B;10、D;

6、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7、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8、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9、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0、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酰胺碱

11、D;12、C;13、D;14、B;15、B;

11、

A.                      B.

                      C.

 D.

                   

上述化合物碱性最强者()

12、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4、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5、 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6、A;17、D;18、C;19、A;20、A;

16、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A. 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B.硫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C.醋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D. 磷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17、提取生物碱盐不选用的溶剂是

A. 酸水        B. 甲醇        C. 乙醇             D. 氯仿

18、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19、罂粟碱、可待因和吗啡进行硅胶G薄层色谱,展开剂为氯仿-乙醚-二甲胺(5﹕4﹕1),所得值Rf分别为0.67,0.38,0.10;可判断它们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A.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B. 罂粟碱>可待因>吗啡

C. 可待因>罂粟碱>吗啡          D. 罂粟碱>吗>可待因

20~22

A. 小檗碱                   B. 胡椒碱                  C. 麻黄碱

      

    

D. 东莨菪碱                 E. 莨菪碱

 

  

20、碱性最强的是

21、B;22、C;23、B;24、B;25、A;

21、碱性最弱的是

22、碱性第三的是

23、三棵针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东莨菪碱

[24~28]

A. 有机胺类生物碱             B. 异喹啉类生物碱            C. 二萜类生物碱            D. 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         E. 莨菪烷类生物碱

24. 小檗碱属

25. 麻黄碱属

26、D;27、E;28、C;29、A;30、B;

26. 苦参碱属

27. 阿托品属

28. 乌头碱属

29、用氧化铝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化合物的Rf 值大小取决于

A. 极性大小   B. 碱性大小    C. 酸性大小       D. 分子大小

30、吸附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A. 聚酰胺           B. 氧化铝          C. 硅胶        D. 活性炭

31、B;32、B;33、A;34、B;35、D;

[31~34]

A. 碱性增强             B. 碱性减弱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31、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羟基时

32、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羰基时

33、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甲基时

34、生物碱N原子α位有双键时

35、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有

A.蛋白质          B.多肽         C.鞣质          D.麻黄碱

36、A;37、E;38、A;39、D;40、D;

36、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下列除了()均可用来湿润药材

A.NaCl           B.NH4OH          C. NaOH            D.Ca(OH)2

[37~41]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莨菪碱               E. 乌头碱

37. 碱水解后可减低毒性的是

38.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是

39. 与碱液接触易发生消旋化的是

40. 与氯化汞试剂加热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

41、B;42、D;43、C;44、E;45、A;

41. 在碱液中可转变为醇式或醛式的是

42、对生物碱进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    )。

A.活性炭     B.硅胶     C.葡聚糖凝胶     D.碱性氧化铝

4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与下列(     )情况有关。

A.生物碱中N原子具有各种杂化状态

B.生物碱中N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C.以上两者均有关               D.以上两者均无关

46、B;47、C;48、D;49、D

[44~48]

A. 莨菪碱               B. 槟榔碱               C. 小檗碱

D. 长春碱               E. 麻黄碱

44. 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的是

45. 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的是

46. 属于吡啶类生物碱的是

47. 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

48. 属于吲哚类生物碱的是

49、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b>c>a        B. c>b>a     C. c>a>b      D. a>c>b

三、判断对错

1、生物碱盐都易溶于水中。              (×)

2、小檗碱与黄连碱的结构母核均属于原小檗碱型。     (Ö)

3、混合生物碱酸水液,用PH梯度法萃取分离时,溶液PH应该由高到低逐渐递增。()

4、生物碱成盐后多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pkb          (×)

6、饱和苦味酸试剂与生物碱反应呈桔红色    (×)

7、某一中药的粗浸液,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查结果为阳性,可说明该中药中肯定含有生物碱。(×)

8、生物碱都能被生物碱沉淀试剂所沉淀。(×)

9、生物碱一般是以游离碱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四、填空题

  1. 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小檗碱)
  2. 生物碱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
  3. 植物体内,大多数生物碱与有机酸结合成生物碱盐;少数生物碱与无机酸成盐;还有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存在。
  4. 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等。

5、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 (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6、、游离生物碱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7、麻黄碱属于(有机胺类)类生物碱。

8、红豆杉中的主要生物碱为(紫杉醇)。

9、阿托品为莨菪碱的(消旋体)。

10、元胡中镇痛的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

11、生物碱的味多为

1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水溶度最小,茚三酮反应是其专属性检识反应。

五、简述题

1、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2、写出小檗碱的结构式,简述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

3、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指出下列化合物结构类型的一级分类。

(1)半萜(2)香豆素

(3)二氢黄酮(4)二萜

(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

(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

(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比较各化合物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答:A、3>2>1      B、1>3>2        C、2>1>3

6、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1)

(2)

答:(1)B>C>A (2)(2)B>C>A

7、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答: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不同?如何分离?

答: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5分)生物碱的TLC用氧化铝为吸附剂,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混合系统,如展开后有如有以下现象a化合物Rf值太小、b Rf值太大、c 拖尾 ,应分别采取哪些方法调整?

答: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季铵碱、酚性叔胺碱、非酚性叔胺碱、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

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答: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答案

第一章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5、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6、C;7、A;8、B;9、C;10、;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四、填空题

(1)醋酸-丙二酸(2)高分辨质谱(3)经验异戊二烯法则(4)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5)石油醚或环己烷(6)甲醇(7)17(8)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9)酸性和中性化合物(10)碱性化合物(11)

五、简述题

1、(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四、填空题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5)甲戊二羟酸(6)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7)氢键吸附(8)分子筛(9)紫外(10)红外、(11)质谱和(12)NMR

五、简述题

1、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

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

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6、C;7、D;8、B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四、填空题

(1)β-果糖苷(2)α-葡萄糖苷(3)增加(4)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① 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 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

3、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1)

(2)5

五、简述题

1、(1)A(2)C(3)B(4)D

2、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

4、

5、(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
(1)Mg(AC)2反应:橙红色
(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6、A;7、C;8、C;9、D;10、A;11、A;12、B;13、A;14 C;15、D;16、A;17、A;18、D;19、D;20、C;21、A;22、C;23、B;24、D;25、A;26 D;27、C;28、A;29、D;30、A;31、C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6、×  7、×  8、×  9、Ö   10、×  11、Ö  12、Ö  13、×  14、×  15、×

四、填空题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7)酚羟基(8)3-OH/5-OH、(9)5-OH/3-OH(10)1-位氧原子(11)芦丁(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14)5-OH(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

4、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

6、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D;3、A;4、D;5、B。

三、判断对错

1、Ö  2、Ö

四、填空题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3)秦皮甲素(4)秦皮乙素(5)树脂(6)苯丙素类(7)二(8)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

2、

3、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

5、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2、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6、C;7、D;8、D;9、B;10、B;11、B;12、C;13、B;14、C;15、B;16、A

三、判断对错

  1. 1、Ö  2、Ö  3、×  4、Ö   5、×  6、×

四、填空题

(1)冰片(2)丁香酚(3)非苯核芳烃(4)薁类(5)穿心莲内酯(6)亚硫酸氢钠法(7)吉拉德试剂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

天然药物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一)

一、名词解释

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3、超声波提取技术

4、二次代谢过程

答案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

1、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展开剂中极性较小的溶液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2、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3、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4、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渗漉法 D、浸渍法

5、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6、C;7、A;8、B;9、C

6、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7、与水不分层的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丙酮 C. Et2 O D. 正丁醇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

A物理吸附 B氢键吸附 C分子筛效应 D、化学吸附

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1、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2、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Ö

3、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具有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Ö

4、色谱法是分离中药成分单体最有效的方法(Ö

5、铅盐沉淀法常用于中药生产中除去杂质。(×

6、植物成分的生物转化,可为一些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思路,提供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Ö

7、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Ö

8、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9、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

10、中草药中某些化学成分毒性很大。(Ö

四、填空题

1、 脂肪酸、酚类、蒽酮等类化合物由(醋酸-丙二酸)途径生成。

2、 中药化学成分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高分辨质谱)。

3、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历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即经验异戊二烯法则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4、 常用有机溶剂中石油醚或环己烷极性最小,甲醇极性最大。

5、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17)

6、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7、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酸性和中性化合物)__成分,碱性氧化铝用于碱性化合物化合物的分离

五、简述题

1、乙醇,环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 比水重的有机溶剂: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

(4) 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

答:(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氢 氧 化 钠 水 溶 液

答: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和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5、 如果某植物含脂溶性的酸性、酚性、碱性、中性等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请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答: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二)

一、名词解释

1、正相色谱

2、反相色谱

3、超滤技术

4、化学位移

答: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1、硅胶分离混合物的基本原理()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吸附 C. 氢键吸附 D.离子交换吸附

2、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40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

A. 16 B. 17 C. 20 D. 19

3、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4、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5、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1、有效成分是指含量高的成分。()

2、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

3、超滤法的分离原理是依据物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而分离。()

4、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5、铅盐沉淀法的原理是利用化合物溶解度差异()

6、双水相萃取法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工领域。()

四、填空题

1、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本分离: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

2、萜类是通过(甲戊二羟酸)生成。

3、高速逆流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4、聚酰胺层析原理是氢键吸附

5、大孔树脂是吸附性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6、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紫外红外质谱NMR

五、简述题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答: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

(1)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3)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5)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6)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简述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程序及采用的方法。

答: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哪些?

答: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苷

2、酚苷

3、β-构型

4、碳苷

5、原生苷

6、次生苷

7、多聚糖

8、低聚糖

答: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提取原生苷类成分,为抑制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适量

A.H2SO4 B.NaOH C.CaCO3 D.Na2CO3

3、下列最容易水解的是

A.2-氨基糖苷 B.2-去氧糖苷 C.2-羟基糖苷 D.6-去氧糖苷

4、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5、提取次生苷应采用那种方法

A. 先用70%乙醇浸泡,再加热提取 B. 用甲醇回流

C. 用水煎煮 D.用水湿润,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再用70%乙醇回流提取

6、C;7、D;8、B

6、Smith 裂 解 法 所 使 用 的 试 剂 是 ( )

A、NaIO4 B、NaBH4 C、均 是 D、均 不 是

7、在PC上,以3%~5% HAc展开时,()Rf值大:

A.三糖苷 B.双糖苷 C.单糖苷 D.苷元

8、天然产物中,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最难水解的苷是( )

A、糖醛 酸 苷 B、氨 基 糖 苷

C、羟 基 糖 苷 D、2,6—二 去 氧 糖 苷

9、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1、氰苷是氧苷的一种。( )

2、用分级沉淀法得到的多糖,常夹杂有较多的蛋白质,为除之,通常选择色素脱除法去除。()

3、糖类具有水溶性,但醇溶性会随着糖聚合度的增加而降低()

4、欲提取原生苷,可在中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

5、组成苷的糖的数目增多、苷元比例相应减小,则苷的亲水性增大。()

四、填空题

6、 转化糖酶能水解β-果糖苷苷键。麦芽糖酶水解α-葡萄糖苷苷键。

7、 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8、 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影响苷键酸催化裂解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完成下列反应

3、说明苷键四种催化水解的不同特点。

答: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碱溶酸沉法

答: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1、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下列化合物中,何者遇碱液立即产生红色:

3、下列化合物,其IR νC=O为1674,1620cm-1。该化合物为:

4、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醌类的化合物为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5、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

6、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9、 蒽醌类是指具有 基本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称。

10、 羟基蒽醌在UV吸收光谱中主要有 5 个吸收峰。

五、简述题

1、萱草根中含有下列几种蒽醌类成分,根据下面分离流程,各成分应在哪个部位获得,请填入空格。

2、某中草药含有下列蒽醌类成分和它们的葡萄糖苷,如果成分乙是有效成分,试设计一个适合于生产的提取分离工艺。

2、

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止血药血当归的根茎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及其苷,另含有糖类、蛋白质等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流程。并写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化学结构。

4、虎杖根中主要含有下列成分,设计提取分离流程。

1. R1=H R2=COOH 2. R1=CH3 R2=H
3. R1=CH3 R2=OH 4. R1=OCH3 R2=CH3

5、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丹参醌Ⅱ、大黄酸、茜草素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大黄酸具有哪些显色反应?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1)Mg(AC)2反应:橙红色(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A.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B. 有3-OH,无5-OH

C. 有3-OH或5-OH D. 有5-OH,无3-OH

6、A;7、C;8、C;9、D;10、A;

6、下列化合物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时,从EtOAc中,用5%NaHCO3、0.2%NaOH、4%NaOH的水溶液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的顺序应为: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7、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8、某中药水提取液中,在进行HCl-Mg粉反应时,加入Mg粉无颜色变化,加入浓HCl则有颜色变化,只加浓HCl不加Mg粉也有红色出现,加水稀释后红色也不褪去,则该提取液中可确定含有:

A. 异黄酮 B. 黄酮醇 C. 花色素 D. 黄酮类

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10、盐酸-镁粉反应呈阴性反应的是:

A. 查耳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黄酮醇

11、A;12、B;13、A;14 C;15、D;

11、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不宜使用的吸附剂是:

A. 氧化铝 B. 硅胶 C. 聚酰胺 D.大孔树脂

12、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13、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4’-OH B.3-OH C.7-OH D.5-OH

14、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

A.3’-OH B.3-OH C.4’-OH D.5-OH

15、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Ⅱ很强,而带I很弱的化合物是
A.查耳酮 B.黄酮醇 C.黄酮 D.二氢黄酮

16、A;17、A;18、D;19、D;20、C;

16、与醋酸镁显天蓝色荧光的化合物为:

A. 二氢黄酮 B. 苯醌 C. 萘醌 D. 香豆素

17、.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

A. 3-OH B.4’-OH C. 5-OH D. 7-OH

18、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后被洗脱出来的是:

19、母核上取代基相同的以下各类化合物的亲水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二氢黄酮类 ②黄酮类 ③花色苷元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20、四氢硼钠是一种专属性较高的还原剂,只作用于:

A. 黄酮 B.黄酮醇 C. 二氢黄酮醇 D. 查耳酮

21、A;22、C;23、B;24、D;25、A;

21、盐酸-镁粉反应阳性的是()

A.黄酮醇类 B.查耳酮 C.儿茶素 D.异黄酮类

22、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黄酮类

23、黄酮类化合物按其基本母核分成许多类型,在这些类型中,有一类的三碳链部分结构不成环,这类化合物为:

A. 黄烷醇类 B. 查耳酮类 C. 花青素类 D. 高异黄酮类

24、下列化合物中,为二氢异黄酮的是:

25、与1%三氯化铝反应阳性的是()

26 D;27、C;28、A;29、D;30、A;31、C

26、不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儿茶素类

27、下列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二氢黄酮醇类 B.二氢黄酮类 C.查耳酮类 D.儿茶素类

28、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A. 四氢硼钠反应 B.锆一柠檬酸反应
C 盐酸一镁粉反应 D.氯化锶反应
2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30、芦丁的结构是()

31、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1、能与盐酸-镁粉产生橙红色反应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2、能与镁盐显色的化合物一定是黄酮类化合物。 ()

3、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助色团(OH、OCH3 等)取代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位置有关。()

4、黄酮及黄酮醇类UV光谱谱形相似,但带Ⅰ位置不同。()

6、× 7、× 8、× 9、Ö 10、×

5、一般情况下,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体系短,故不显色或显微黄色。()

6、3`-OH黄酮能与硼酸反应生成亮黄色。()

7、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元Rf值大于苷的Rf值。()

8、与FeCl3显色的反应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9、纸层析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以8%HAC水溶液展开时,苷Rf值小于苷的Rf值。()

10、黄酮苷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11、Ö 12、Ö 13、× 14、× 15、×

11、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可被醋酸铅沉淀。()

12、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强的一种还原剂。()

13、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C环上无羰基的是橙酮类。()

14、类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在200~400nm的区域内存在三个主要的吸收带。()

15、在某一化合物的UV光谱中,加入NaOMe时带I出现40~60nm红移,则该化合物有3-OH()

四、填空题

11、 有一黄色针晶,FeCl3反应为绿褐色,HCl-Mg粉反应红色,Molish反应阳性,氯氧化锆试验呈黄色,加柠檬酸后,黄色(1),此针晶为(2)类化合物。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

12、 黄酮类化合物在240-400nm区域有两个主要吸收带,带Ⅰ在(3)区间,由(4)所引起;带Ⅱ在(5)之间,起因于(6)引起的吸收。

(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13、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

14、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大多具有(7),故显一定的酸性。

(7) 酚羟基

15、 锆盐-枸橼酸反应常用于区别(8)和(9)黄酮。

(8)3-OH/5-OH、(9)5-OH/3-OH

16、 黄酮类化合物γ-吡喃酮环上的(10)因有未共享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可与强无机酸生成洋盐。(10)1-位氧原子

6、槐米的主要成分是(11)。(11)芦丁

7、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12)和(13)。

(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

8、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减褪,示有(14)。(14)5-OH

9、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C环为五元环的是(15);C环开环的是(16)。

(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 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哪些类?写出较常见的六种类型黄酮的基本骨架。

答: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写出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橙酮类的结构。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答: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中药中含有3、5、7、4′四OH黄酮(A),3、5、7、3′、4′五OH黄酮(B),3、5、7三OH,4′-OCH3黄酮(C),3、5、7三OH4′-(glu)2黄酮苷(D),请设计提取分离以上成分的方法,可用流程表示。

答:

6、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答: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香豆素的母核是:(C)

2、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香豆素在碱性溶液中放置或UV光照时,水解生成(A)

4、香豆素碱水解时若在碱水长时间加热后,加酸后的最终产物是(D)

A、顺邻羟基桂皮酸盐 B、反邻羟基桂皮酸盐

C、顺邻羟基桂皮酸 D、反邻羟基桂皮酸

5、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三、判断对错

1、 香豆素类化合物,多具有蓝色或蓝绿色。(Ö)

2、 木脂素类多具光学活性,遇酸或碱易发生异构化。(Ö)

四、填空题

17、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有(1)、(2)等四种。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

18、 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

19、 木脂素在用溶剂提取分离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20、 木脂素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5、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途径是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5分)完成下列反应:

2、中药秦皮中含有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及树脂、脂溶性色素等杂质,其中甲素、乙素的纸层析结果如下:

Rf值 成分

展开剂

甲素

乙素

0.77

0.50

乙醇

0.79

0.80

氯仿

0.00

0.00

乙酸乙酯

0.12

0.89

根据纸层析结果设计自秦皮中提取分离甲素和乙素及去除杂质的方法(以流程图表示)。

3、香豆素具有哪些化学性质?怎样从植物体中提取分离香豆素?

答: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窝儿七为陕西民间用于清热、消炎、镇痛的一种草药,其中含有下列几种成分,试设计一个提取分离流程(脱氢鬼臼素在冷醇中溶解度小)。

5、什么叫香豆素?分哪几种类型?主要结构区别是什么?

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木脂素和香豆素有那些生理活性?

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挥发油

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2、萜类

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脑

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单萜

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薄荷脑是指下列哪种结构的化合物

A. B. C. D. E.

4、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

A. 脂肪族化合物 B. 芳香族化合物 C.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D. 含硫化合物

5、以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

A. 95%乙醇 B. 氯仿 C. 石油醚(30~60℃) D.四氯化碳

6、C;7、D;8、D;9、B;10、B;

6、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7、下列中草药均含环烯醚萜成分,除哪种外

A. 玄参 B. 桅子 C. 地黄 D. 甘草

8、中草药中地黄、玄参、栀子中的主要成分是

A.黄酮类 B. 生物碱 C. 皂苷 D.环烯醚萜

9、由甲戊二羟酸演变而成的化合物类型是

A. 糖类 B. 萜类 C. 黄酮类 D. 木脂素类

10、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11、B;12、C;13、B;14、C;15、B;16、A

11、、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2、

属于

A. 单萜 B. 倍半萜 C. 二萜 D. 二倍半萜

13、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溶剂提取法

14、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15、下列化合物是卓酚酮型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

A、亚硫酸氢钠试剂B、三氯化铁试剂C、2%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

三、判断对错

1、穿心莲内酯是二萜类化合物。(Ö)

2、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在高浓度乙醇中全溶,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溶解部分。将挥发油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可“析脑”。( Ö)

3、环烯醚萜类成分由于对酸很敏感,苷键容易被酸水解断裂,故水解后很容易得到苷元。(×)

4、环烯醚萜苷的提取,一般采用溶剂法,提取时常在植物材料中拌入碳酸钙或氢氧化钡以抑制酶的活性(Ö)

5、单萜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其衍生物(×)

6、紫杉醇是黄酮类化合物。(×)

四、填空题

21、 龙脑俗称冰片,具有升华性。

22、 丁香油具有止痛、抗菌消炎的作用。丁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丁香酚

23、 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24、 将挥发油分馏时,在高沸点馏分中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紫色,这显示可能有(薁类)成分存在。

5、穿心莲的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穿心莲内酯)。

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化合物常采用亚硫酸氢钠法吉拉德试剂法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哪四种?答: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芍药苷、樟脑、梓醇、青蒿素、人参皂苷的母核类型?

答: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某挥发油中含有以下五种成分,试设计其分离流程。(8分)

A. B. C.

D. E.

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哪些?举出你熟悉的含有挥发油的五种药材名称。

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与结构类型:

龙脑(冰片)、梓醇、薄荷醇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一、名词解释

1、甲型强心苷元

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中性皂苷

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双糖链皂苷

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溶血指数

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甾体皂苷

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酯皂苷

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酸性皂苷

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Ⅰ型强心苷

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C21甾

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

1、属于达玛烷衍生物的是

A. 猪苓酸A B. 菝葜皂苷 C. 熊果酸 D. 人参二醇

2、.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D. C17位取代基不同

3、该结构属于:

A、孕甾烷 B、甲型强心苷元 C、三萜皂苷元 D、甾体皂苷元

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5、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6、A;7、D;8、B;9、A;10、A;

6、此结构属于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7、甘草次酸是

A.原皂苷 B. 单皂苷 C. 次皂苷 D. 皂苷元

8、Ι型强心苷糖与苷元正确的连接方式是

A. 苷元C14-O-(α-羟基糖)X B. 苷元C3-O-(2,6-二去氧糖)X-(α-羟基糖)Y

C. 苷元C3-O-(α-羟基糖)X D. 苷元C14-O-(6-去氧糖)X-(α-羟基糖)Y

9、具有螺缩酮基本骨架的皂苷元,其中25S和25R相比:

A. 25R型比25S型稳定 B. 25S型比25R型稳定

C. 25S型与25R型都稳定 D. 25S型与25R都不稳定

10、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三氯醋酸反应 B. SbCl5反应 C. K-K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1、C;12、A;13、D;14、D;15、C;

11、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12、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13、A型人参皂苷的苷元母核是:

A.异螺旋甾烷型 B.β-香树脂醇型 C.羊毛脂甾烷型 D.达玛烷型

1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15、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A. 盐酸-镁粉反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16、B;17、B;18、A;19、D;20、D;21、A

16、此结构属于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17、某天然药物的乙醇提取物以水溶解后,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经处理得一固体成分,该成分能产生泡沫反应,并有溶血作用,此成分对______呈阴性反应。

A. Liebermann反应 B. 盐酸-镁粉反应 C.氯醋酸反应 D. Molish反应

18、α-去氧糖常见于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19、下列成分在多数情况下均为有效成分,除了

A. 皂苷 B. 氨基酸 C.蒽醌 D.鞣质

20、.Digitoxin是

A. 洋地黄毒苷 B. 洋地黄毒糖 C. 洋地黄糖 D.地高辛

21、.有关薯蓣皂苷叙述错误的是

A. 双糖链苷 B. 中性皂苷

C. 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 D. 是工业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

三、判断对错

1、甘草次酸是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Ö

2、可采用胆甾醇沉淀法将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分离。(×

3、黄山药中含有的皂苷是三萜皂苷(×

4、某中药乙醇液滴在滤纸上,喷洒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到100度显示颜色,提示可能含有甾体皂苷。(×

5、洋地黄类强心苷及苷元可用leberman-Bardard反应来鉴别。(×

6、强心苷酸水解难易与所连接的糖有关。 (Ö )

7、C21甾苷不含2,6-二去氧糖,因此,K-K反应阴性。(×

8、具有二分子糖的皂苷为双皂苷。(×

9、8C21甾苷和强心苷都会发生K-K反应。(Ö

10、人参皂苷Rb1可用Smith降解法获得苷元。(Ö

11、三萜皂苷一定是酸性皂苷。(×

12、李伯曼反应是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13、三萜皂苷易溶于氯仿中。(×

14、C21甾类与其它甾体化合物有所不同,5,6位大多有双键(Ö

15、或戊醇对皂苷溶解度较好,是提取皂苷时常采用的溶剂。(Ö

16、三萜皂苷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 )

17、C21甾苷不能用醋酐-浓硫酸反应来检识。(×

18、墩果酸结构中具有甾体母核 (×

四、填空题

1、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甾体母核)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类试剂。

2、C21甾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

3、目前发现的C21甾体化合物中,苷元与糖的连接形式较多,但与苷元相连的大多为(2,6-二去氧糖)糖。

4、甾体皂苷元结构母核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27)

5、正丁醇提取法是目前提取皂苷的通法。

6、强心苷根据苷元的不同,可将强心苷分为甲型强心苷乙型

7、异螺甾烷醇类C25位上甲基位于(e)键上

8、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9、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元基本结构的区分点在于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甲型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10、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酸性皂苷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中性皂苷又能沉淀析出。

1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等试剂反应显色。

12、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16)、(17)等。

(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

13、甾体皂苷和苷元均具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14、强心苷水溶性规律是原生苷大于相应的次生苷大于苷元

15、按照皂苷被水解后生成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将皂苷分为三萜皂苷甾体皂苷两大类。

16、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总皂苷与其他亲水性杂质分离是用(正丁醇法)方法。

17羊毛脂甾烷型四环三萜的结构特点是A/B环、B/C环和C/D环都是(反)式,C20为(R)构型。

18、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而得名。

19、薯蓣皂苷属于(甾体)皂苷。

20、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溶血指数)表示。

21、甘草次酸属于(五)环三萜。

22、多数三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6)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23、甾体皂苷依照螺甾烷中F环的环合状态及25-甲基的取向,可将甾体皂苷分为(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四类。

24、异螺旋甾烷F环为含氧五元环,有27个C原子。

五、简述题

1、如何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怎样在滤纸上区分三萜皂苷和甾体皂。

答: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简述四环三萜皂苷元羊毛脂甾烷和达玛烷型结构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药典》人参鉴别方法:取试样0.5g,加乙醇5ml,振摇5min,滤过。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显紫色。试解释,与三氯化锑显色成分是什么,为什么用乙醇提取?

答: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皂苷的提取通法是什么,请用流程表示。

答:正丁醇法。

5、按水解后苷元结构分类,皂苷可分为几类,每类又分为几小类,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答: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药典地高辛含量测定项下:……精密量取对照液与供试液各10ml,分别精密加新制的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6ml,摇匀,在20~25℃处放置30分钟,立即照分光光度法在485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试解释原理。

答: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人参皂苷分几类,每类苷元的名称叫什么?母核的名称叫什么?

答: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生物碱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的pka

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生物碱沉淀反应

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水溶性生物碱

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通常使用的流动相为

A. 弱酸性 B. 弱碱性 C. 中性 D. 强酸性

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6、D;7、C;8、B;9、B;10、D;

6、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7、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8、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9、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0、碱性最弱的生物碱是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酰胺碱

11、D;12、C;13、D;14、B;15、B;

11、A. B. C.

D.

上述化合物碱性最强者()

12、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3、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4、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5、 此生物碱结构属于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16、A;17、D;18、C;19、A;20、A;

16、溶剂法分离l—麻黄碱和d—伪麻黄碱的依据是

A. 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B.硫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C.醋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D. 磷酸盐溶解度的差异

17、提取生物碱盐不选用的溶剂是

A. 酸水 B. 甲醇 C. 乙醇 D. 氯仿

18、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19、罂粟碱、可待因和吗啡进行硅胶G薄层色谱,展开剂为氯仿-乙醚-二甲胺(5﹕4﹕1),所得值Rf分别为0.67,0.38,0.10;可判断它们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A. 吗啡>可待因>罂粟碱 B. 罂粟碱>可待因>吗啡

C. 可待因>罂粟碱>吗啡 D. 罂粟碱>吗>可待因

20~22

A. 小檗碱 B. 胡椒碱 C. 麻黄碱

D. 东莨菪碱 E. 莨菪碱

20、碱性最强的是

21、B;22、C;23、B;24、B;25、A;

21、碱性最弱的是

22、碱性第三的是

23、三棵针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东莨菪碱

[24~28]

A. 有机胺类生物碱 B. 异喹啉类生物碱 C. 二萜类生物碱 D. 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 E. 莨菪烷类生物碱

24. 小檗碱属

25. 麻黄碱属

26、D;27、E;28、C;29、A;30、B;

26. 苦参碱属

27. 阿托品属

28. 乌头碱属

29、用氧化铝薄层色谱法分离生物碱时,化合物的Rf 值大小取决于

A. 极性大小 B. 碱性大小 C. 酸性大小 D. 分子大小

30、吸附色谱法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A. 聚酰胺 B. 氧化铝 C. 硅胶 D. 活性炭

31、B;32、B;33、A;34、B;35、D;

[31~34]

A. 碱性增强 B. 碱性减弱

C. 二者均可 D. 二者均不可

31、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羟基时

32、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羰基时

33、生物碱N原子α位有甲基时

34、生物碱N原子α位有双键时

35、与生物碱沉淀试剂生成沉淀的有

A.蛋白质 B.多肽 C.鞣质 D.麻黄碱

36、A;37、E;38、A;39、D;40、D;

36、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生物碱时,下列除了()均可用来湿润药材

A.NaCl B.NH4OH C. NaOH D.Ca(OH)2

[37~41]

A. 麻黄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莨菪碱 E. 乌头碱

37. 碱水解后可减低毒性的是

38. 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是

39. 与碱液接触易发生消旋化的是

40. 与氯化汞试剂加热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的是

41、B;42、D;43、C;44、E;45、A;

41. 在碱液中可转变为醇式或醛式的是

42、对生物碱进行分离常用的吸附剂为( )。

A.活性炭 B.硅胶 C.葡聚糖凝胶 D.碱性氧化铝

4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可与下列( )情况有关。

A.生物碱中N原子具有各种杂化状态

B.生物碱中N原子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

C.以上两者均有关 D.以上两者均无关

46、B;47、C;48、D;49、D

[44~48]

A. 莨菪碱 B. 槟榔碱 C. 小檗碱

D. 长春碱 E. 麻黄碱

44. 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的是

45. 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的是

46. 属于吡啶类生物碱的是

47. 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是

48. 属于吲哚类生物碱的是

49、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

(a) (b) (c)

A. b>c>a B. c>b>a C. c>a>b D. a>c>b

三、判断对错

1、生物碱盐都易溶于水中。 (×)

2、小檗碱与黄连碱的结构母核均属于原小檗碱型。 (Ö)

3、混合生物碱酸水液,用PH梯度法萃取分离时,溶液PH应该由高到低逐渐递增。()

4、生物碱成盐后多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表示生物碱碱性的方法常用pkb (×)

6、饱和苦味酸试剂与生物碱反应呈桔红色 (×)

7、某一中药的粗浸液,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检查结果为阳性,可说明该中药中肯定含有生物碱。(×)

8、生物碱都能被生物碱沉淀试剂所沉淀。(×)

9、生物碱一般是以游离碱的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

四、填空题

25、 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小檗碱)

26、 生物碱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

27、 植物体内,大多数生物碱与有机酸结合成生物碱盐;少数生物碱与无机酸成盐;还有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存在。

28、 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等。

5、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6、、游离生物碱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7、麻黄碱属于(有机胺类)类生物碱。

8、红豆杉中的主要生物碱为(紫杉醇)。

9、阿托品为莨菪碱的(消旋体)。

10、元胡中镇痛的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

11、生物碱的味多为

12、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水溶度最小,茚三酮反应是其专属性检识反应。

五、简述题

1、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2、写出小檗碱的结构式,简述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

3、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指出下列化合物结构类型的一级分类。

(1)半萜(2)香豆素

(3)二氢黄酮(4)二萜

(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

(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

(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比较各化合物中N原子的碱性大小

答:A、3>2>1 B、1>3>2 C、2>1>3

6、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

(1)

(2)

答:(1)B>C>A (2)(2)B>C>A

7、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答: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的化学结构有什么不同?如何分离?

答: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5分)生物碱的TLC用氧化铝为吸附剂,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混合系统,如展开后有如有以下现象a化合物Rf值太小、b Rf值太大、c 拖尾 ,应分别采取哪些方法调整?

答: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某中药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且已知在其总碱中含有如下成分:

季铵碱、酚性叔胺碱、非酚性叔胺碱、水溶性杂质、脂溶性杂质

现有下列分离流程,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

答: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答案

第一章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它是依靠高速行星式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无载体支持的固定相稳定地保留在蛇形管中,并使流动相单向、低速地通过固定相,由于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不一样,从而实现样品的一种分离方法。

2、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以接近临界点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利用其在超临界状态下兼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选择性地溶解其他物质,先将某一组分溶解,然后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溶物会析出,从而从混合物中得以分离地技术。

3、是指以超声波辐射压强产生的骚动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引起机械搅拌、加速扩散溶解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外场介入的溶剂强化提取方法。

4、植物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以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如乙酰辅酶A 、 丙二酸单酰辅酶A、莽草酸及一些 氨基酸等为原料和前体,经历不同的代谢途径,生成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的过程称为二次代谢过程。

5、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A;4、A;5、B;6、C;7、A;8、B;9、C;10、;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Ö 5、× 6、Ö 7、Ö;8、×;9×;10Ö;

四、填空题

(1)醋酸-丙二酸(2)高分辨质谱(3)经验异戊二烯法则(4)生源异戊二烯法则 (5)石油醚或环己烷(6)甲醇(7)17(8)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9)酸性和中性化合物(10)碱性化合物(11)

五、简述题

1、(1)上述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3)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5)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2、水、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3、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苷、部分黄酮等都能与其生成沉淀。碱性醋酸铅沉淀范围更广,除上述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物质外,还可沉淀具有醇羟基、酮基、醛基结构的物质。

4、植物用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pH3水稀释溶解,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相中含脂溶性酸性成分,其中水相加碱调pH12,用氯仿等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有机溶机中含有脂溶性的碱性物质,碱水液中为水溶性成分,有机相分别用pH9、pH13的缓冲液萃取,有机相中含有脂溶性的中性物质。各缓冲液分别用酸调pH3、pH6后再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萃取,分别在有机相中得到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第一章 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流动相的极性是非极性的,而固定相的极性是极性的。

2、固定相的极性小,而流动相的极性大。

3、是指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分离介质,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高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膜阻流,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一种分离技术。

4、1H核因为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的屏蔽效应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磁场作用下其回旋频率也不同,因而需要相应频率的射频磁场才能发生共振而得到吸收信号。这些信号将会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以四甲基硅烷TMS为内标物,将其化学位移定为0,测定各质子共振频率与它的相对距离,这个相对值就是质子的化学位移值。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B;5、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Ö 4、× 5、Ö 6、Ö 。

四、填空题

(1)酸性(2)中性(3)碱性化合物(4)两性化合物(5)甲戊二羟酸(6)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7)氢键吸附(8)分子筛(9)紫外(10)红外、(11)质谱和(12)NMR

五、简述题

1、

(1)结晶及重结晶

(2)沉淀法,如铅盐沉淀法,酸溶碱沉法,碱溶酸沉法,溶剂沉淀法等。

(3)通过改变溶剂强度改变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盐析法。

2、

(8) 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9)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10) 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11) 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12) 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

(13) )根据物质的沸点进行分离——分馏法

3、

程序:

(1).初步推断化合物类型

(2).测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3.)确定分子式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结构片段,或基本骨架。

(4.)推断并确定分子的平面结构

(5.)推断并确定分子的主体结构(构型、构象)

采用的方法:

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质谱法、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4、醋酸-丙二酸途径:这一途径主要生成脂肪酸类、酚类、醌类、聚酮类等化合物。

甲戊二羟酸途径:如萜类及甾体化合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生成的。

桂皮酸途径:生成具有C6-C3骨架的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类。

氨基酸途径: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复合途径:


第二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2、非糖物质的酚羟基与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3、非糖物质与β-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苷。

4、非糖物质与糖的端基碳原子以碳碳键连接而成的苷。

5、原存于植物体中的苷。

6、原始苷被部分切去糖后生成的苷。

7、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连接而成的糖称为多聚糖。

8、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C;3、B;4、A;5、D;6、C;7、D;8、B

三、判断对错

1、Ö 2、× 3、Ö 4、Ö 5、Ö

四、填空题

(1)β-果糖苷(2)α-葡萄糖苷(3)增加(4)酶对苷类提取的影响

五、简述题

1、① 苷键原子对酸水解的影响:酸水解易难顺序为: 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对酸水解的影响:
a 具有五元呋喃环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羟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对酸水解的影响:

a芳香族苷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为小基团——苷键横键比竖键易水解,即e > a

苷元为大基团——苷键竖键比横键易水解,即a > e

2、

3、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催化水解是苷键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糖阳离子中间体,然后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因此,苷类的酸催化水解发生的难易必然受到苷键原子本身的电子状态、空间环境及整个苷分子中多种因素的影响

碱催化水解:一般苷键对稀碱是稳定的,但某些特殊的苷易为碱水解,如:酯苷、酚苷、烯醇苷、β-吸电子基取代的苷

酶催化水解:酶是活性高,专属性强的生物催化剂,其割裂苷键的条件比较温和,苷元不发生结构变化,且又能获得有关苷键构型情况

氧化开裂法:用过碘酸氧化邻二醇,使苷类或多糖的糖环开裂,可以容易的进行酸水解,得到完整的苷元,避免了因用剧烈方法而使苷元结构被破坏。Smith降解法适用于难水解的C-苷及某些用酸水解苷元结构易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


第三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C;3、D;4、D;5、B;6、C

三、判断对错

四、填空题

(1)(2)5

五、简述题

1、(1)A(2)C(3)B(4)D

2、该中药的乙醇浸膏用乙醚溶解,过滤,滤液用5%碳酸氢钠萃取,取乙醚层,将该乙醚层用5%碳酸钠萃取,取水层,酸化,得黄色结晶就是乙。


3、

4、

5、(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6、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7、

丹参酮ⅡA 大黄酸

茜草素

大黄酸的显色反应
(1)Mg(AC)2反应:橙红色
(2)Borntrager反应:红色

8、蒽醌母核可划分成具有苯甲酰基结构的部分和具有醌样结构的部分。苯甲酰基结构部分给出第II和IV峰,醌样结构部分给出第III和V峰。5个吸收谱带范围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C;4、A;5、C;6、A;7、C;8、C;9、D;10、A;11、A;12、B;13、A;14 C;15、D;16、A;17、A;18、D;19、D;20、C;21、A;22、C;23、B;24、D;25、A;26 D;27、C;28、A;29、D;30、A;31、C

三、判断对错

1、× 2、× 3、Ö 4、Ö 5、Ö 6、× 7、× 8、× 9、Ö 10、× 11、Ö 12、Ö 13、× 14、× 15、×

四、填空题

(1)不褪/褪色(2)3-OH/5-OH黄酮苷(3)300~380nm(4)桂皮酰系统

(5)220~280nm(6)苯甲酰系统(7)酚羟基(8)3-OH/5-OH、(9)5-OH/3-OH(10)1-位氧原子(11)芦丁(12)黄酮苷(13)银杏内酯(14)5-OH(15)橙酮(16)查耳酮

五、简述题

1、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耳酮类、二氢异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查耳酮类、黄烷类、花色素类、双黄酮类等。前六种类型为常见。

2、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

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3、

4、黄酮醇、二氢黄酮、黄烷-3,4-二醇类、二氢查耳酮类和橙酮


5、

6、黄酮类的酸性强弱与酚OH取代位置及数目有关,酸性强弱顺序是7,4′二OH黄酮>7-OH黄酮或4′-OH黄酮>一般酚OH黄酮>-OH黄酮。

7、对心血管的作用,如芦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肝保护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样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痉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镇痛作用,抗肿瘤等作用。


第五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由苯丙素类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通常指其二聚物。多数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而得名。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C;2、D;3、A;4、D;5、B。

三、判断对错

1、Ö 2、Ö

四、填空题

(1)-(2):桂皮酸、桂皮醇、丙烯苯、烯丙苯四种中任选2种(3)秦皮甲素(4)秦皮乙素(5)树脂(6)苯丙素类(7)二(8)桂皮酸途径

五、简述题

1、

2、

3、具内酯通性,遇碱开环、遇酸闭合,具有异羟肟酸铁反应。;可发生环合、加成、氧化等反应。

提取分离:(1)系统溶剂法;(2)碱溶酸沉法;(3)水蒸气蒸馏法;(4)色谱分离法。

4、

5、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内酯。分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6、香豆素的生物活性: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光敏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平滑肌松弛作用、抗凝血作用、肝毒性。

木脂素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力、保肝、降低应激反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等等。


第六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2、萜类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的总称。

3、环烯醚萜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4、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6、萜类化合物的形成起源于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酸,三分子乙酸经合成产生MVA,它经ATP作用、再经脱羧、脱水形成焦磷酸异戊烯酯,可互变异构化为焦磷酸γ,γ-二甲基丙烯酯。

7、一般根据其构成分子碳架的异戊二烯数目和碳环数目对萜类进行分类,含有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称为单萜。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C;3、D;4、C;5、C;6、C;7、D;8、D;9、B;10、B;11、B;12、C;13、B;14、C;15、B;16、A

三、判断对错

1、 1、Ö 2、Ö 3、× 4、Ö 5、× 6、×

四、填空题

(1)冰片(2)丁香酚(3)非苯核芳烃(4)薁类(5)穿心莲内酯(6)亚硫酸氢钠法(7)吉拉德试剂法

五、简述题

1、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

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在常温下能挥发,可随水蒸气蒸馏。

挥发油的成分类型一般可分为四种,即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2、薄荷醇:单环单萜 芍药苷:双环单萜
樟脑:双环单萜 梓醇:环烯醚

青蒿素:倍半萜内酯 人参皂苷: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3、此五种挥发油成分分离流程如下:

4、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冷压法。丁香、茴香、柠檬、细辛、穿心莲、青蒿等。

5、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6、A;7、D;8、B;9、A;10、A;11、C;12、A;13、D;14、D;15、C;16B;17、B;18、A;19、D;20、D;21、A

三、判断对错

1、Ö 2、× 3、× 4、× 5、× 6、Ö 7、×;8、× 8、9;Ö10;Ö;11、×;12、×;13×;14、Ö;15、Ö;16、×;17、×;18、×

四、填空题

(1)甾体母核(2)五元不饱和内酯环(3)孕甾烷(4)2,6-二去氧糖(5)27(6)正丁醇提取法(7)甲型强心苷(8)乙型(9)e(10)羧基(11)五元不饱和内酯环(12)六元不饱和内酯环(13)酸性皂苷(14)中性皂苷(15)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18)左旋(19)大于(20)大于(21)三萜皂苷(22)甾体皂苷(23)正丁醇法(24)反(25)R(26)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27)甾体(28)溶血指数(29)五(30)6(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35)27

五、简述题

1、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正丁醇法。

5、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6、D;7、C;8、B;9、B;10、D;11、D;12、C;13、D;14、B;15、B;16、A;17、D;18、C;19、A;20、A;21、B;22、C;23、B;24、B;25、A;26、D;27、E;28、C;29、A;30、B;31、B;32、B;33、A;34、B;35、D;36、A;37、E;38、A;39、D;40、D;41、B;42、D;43、C;44、E;45、A;46、B;47、C;48、D;49、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 4、× 5、× 6、× 7、× 8、× 9、×

四、填空题

(1)小檗碱(2)脂溶性生物碱(3)水溶性生物碱(4)有机酸(5)无机酸(6)游离(7)碘-碘化钾(8)碘化铋钾(9)溶解度(10)碱性(11)有机溶剂(12)水(13)有机胺类(14)紫杉醇(15)消旋体(16)延胡索乙素(17)苦(18)等电点(19)茚三酮

五、简述题

1、

2、

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1)半萜(2)香豆素(3)二氢黄酮(4)二萜(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A、3>2>1

B、1>3>2

C、2>1>3

6、(1)B>C>A (2)(2)B>C>A

7、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 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1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A E B C E

1、β-D-葡萄糖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

A、6 ~8 Hz B、3~ 4Hz C、1~2Hz D、9 ~10 Hz E、11 ~12 Hz

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石油醚 D、乙醚 E、氯仿

3、分离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为: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4、羰基的IR吸收峰位置:

A、3000~2900 cm-1 B、2400~2000 cm-1 C、1900~1650 cm-1 D、1600~1500 cm-1 E、1500~1400 cm-1

5、苷元上巯基与糖分子中羟基脱水缩合成:

A、N-苷 B、酯-苷 C、C-苷 D、O-苷 E、S-苷

6-10: A B C D B

6、可用于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

A、 Molish反应 B、加碱反应 C、醋酸镁反应 D、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E、硼酸显色反应

7、鬼臼毒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8、黄酮化合物结构中( )位引入-OH对颜色的影响最强。

A、3,5- OH B、5,7- OH C、7,4ˊ- OH D、3,7- OH E、5,6- OH

9、⑴黄酮单糖苷、⑵黄酮双糖苷、⑶黄酮苷元在sephedex LH-20色谱柱上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A、⑶>⑵>⑴ B 、⑶>⑴>⑵ C、⑴>⑵>⑶ D、⑵>⑴>⑶ E、⑵>⑶>⑴

10、具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与醋酸镁甲醇液反应显:

A、橙黄—橙色 B、蓝—蓝紫色 C、橙红—红色 D、紫红—紫色 E、黄—橙黄色

11-15: A C D B C

11、能与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有:

A、5,7-二羟基香豆素 B、6,7-二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6,7-二甲氧基香豆素

12、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

A、Feigl反应 B、博恩特雷格反应 C、无色亚甲基蓝显色试验 D、醋酸镁反应 E、金属离子反应

13、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

A、香豆素的盐类 B、游离呋喃香豆素类 C、游离吡喃香豆素

D、游离简单香豆素 E、香豆素的苷类

14、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试剂反应呈紫红色的是:

A、环烯醚萜 B、薁类 C、倍半萜 D、内酯 E、醇类

15、萜类化合物中可同卤素,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基团是:

A、酮基 B、醛基 C、双键 D、羟基 E、羧基

16-20: E C D B A

16、下列不能用于挥发油提取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超临界萃取 D、压榨法 E、升华法

17、分离挥发油中的酮类成分常用:

A、邻苯二甲酸酐 B、亚硫酸氢钠 C、Girard试剂 D、65%硫酸 E、65%磷酸

18、以硝酸银硅胶簿层来分离挥发油中的萜烯成分时,下列成分Rf值最小的是:

A、萜二烯(顺式双键) B、萜三烯(反式双键) C、萜三烯(顺式双键)

D、萜三烯(末端双键) E、萜二烯(反式双键)

19、从水提液中萃取三萜皂苷的溶剂是:

A、氯仿 B、丁醇 C、乙醚 D、乙酸乙酯 E、苯

20、水溶液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的是:

A、皂苷 B、黄酮 C、三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21-25: D A D C B

21、关于生物碱的碱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N原子碱性SP2杂化>SP3杂化 B、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强

C、N原子附近有双键碱性大 D、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弱 E、N形成P~π共轭碱性大

22、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

A、20%三氯醋酸反应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反应

D、泡沫试验 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23、可利用碱性差异分离的一组生物碱是:

A、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B、麻黄碱—伪麻黄碱

C、粉防已碱—防已诺林碱 D、东莨菪碱—莨菪碱 E、喜树碱—羟基喜树碱

24、实验室常用于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试剂是:

A、碘化铋钾 B、碘化汞钾 C、雷氏铵盐 D、苦味酸 E、氯化金

25、常用生物碱薄层层析显色剂是:

A、硅钨酸 B、改良碘化铋钾 C、碘化铋钾 D、碘-碘化钾 E、雷氏铵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1、ABCDE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莽草酸途径 D、氨基酸途径 E、复合途径

2、苷的裂解方法有:2、ABC

A、酶水解 B、酸水解  C、过碘酸裂解 D、碱水解 E、Klyne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平面型分子的有:3、ABC

A、黄酮 B、黄酮醇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下列哪些为游离香豆素的性质: 4、AB

A、香味 B、挥发性 C、碱性 D、水溶性 E、溶血性

5、可利用特殊功能基不同而分离的生物碱有:5、BD

A、羟基生物碱 B、内酯生物碱 C、有机胺生物碱 D、酚性碱 E、醛基生物碱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利用水解前后斐林试剂反应的对照可区别单糖还是多糖。√

2、 黄酮的纸色谱中用醋酸:水系统展开,Rf值是苷元>苷。×

3、 苯醌的醌环上有未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酯试剂反应显蓝绿色或蓝紫色。√

4、F环开环的双糖链皂苷,没有溶血作用,也不能被胆甾醇沉淀。√

5、生物碱的碱性是由氮原子数目决定的,氮原子越多,碱性越强。×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亲水性溶剂除乙醇外,还有 甲醇 和 (或) 丙酮

2、具有筛选性的色谱分离方法有 大孔吸附树脂 和(或) 葡聚糖凝胶

3、黄酮的紫外光谱分析中,加甲醇钠后带I红移40~60nm强度不下降,说明有 4ˊ-OH ,无 3-OH 。

4、木脂素分子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可用 变色酸 试检识,显 紫红色 色。

5、苯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 对苯醌 邻苯醌

6、三萜皂苷的分离常采用____分配___柱色谱,常用___硅胶____为支持剂。

7、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使生物碱碱性 降低 ,如石蒜碱的碱性  弱于 于二氢石蒜碱。

8、生物合成途径中乙酸-丙二酸途径可生成脂肪酸、 酚类 、 蒽酮。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异喹啉型生物碱 2. 角型呋喃香豆素

3. 4.

3. 二氢黄酮醇 4. 螺甾烷醇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1、答: B A

理由:A三元氧环空间位阻碱性减弱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4、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4、答:A、B分别加HC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显红色的是A,不显色的B。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5. 答:分别取A、B、C样品乙醇液,,加入2%NaBH4的甲醇液和浓HCl,如产生红~紫红色物质为A。再分别取B、C的乙醇液,加等量的10%α-萘酚乙醇液,摇匀,沿壁滴加浓硫酸,试管中两液界面有紫色环出现为C、无上述现象的是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简述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各举一分离方法?

1、答: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如结晶法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如液液萃取法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如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如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色谱法

2、设计分离1,8-二羟基蒽醌、大黄素的工艺流程

2、答:

3、简述下列化合物用酶水解、0.05mol/L HCl水解,各获得哪些产物?

3、 答:1. 酶水解得到产物: 次生苷 + D-葡萄糖

2.0.05mol/L水解得到产物:

苷元 + α-去氧糖 + 1个双糖

4、某中药总生物碱中含季胺碱(A)、酚性叔胺碱(B)、非酚性叔胺碱(C)、水溶性杂质(D)和脂溶性杂质(E),试设计分离流程。

4、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2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E C B E D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乙酸乙酯 D、氯仿 E、甲醇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类化学成分是从甲戊二羟酸途径生物合成而来的:

A、香豆素 B、黄酮 C、萜类 D、生物碱 E、醌类

3、下列提取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适合用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A、渗漉法 B、回流提取法 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D、冷浸法 E、超声波提取

4、只水解β-苷键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蜗牛酶

5、利用分配系数不同来分离中药成分的方法是:

A、沉淀法 B、吸附法 C、透析法 D、萃取法 E、分馏法

6-10: C A C D C

6、以氢键吸附为主,对黄酮类、酚类、醌类、有机酸及鞣质的分离效果极佳的吸附剂是: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活性炭 E、以上都不是

7、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显红-红紫色的是:

A、二氢黄酮类 B、异黄酮类 C、黄酮类 D、黄酮醇类 E、花色素类

8、下列哪一类化合物发生Feigl反应呈现阳性?

A、香豆素类 B、木脂素类 C、醌类 D、萜类 E、生物碱

9、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能升华的化合物是

A、黄酮 B、酸性生物碱 C、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10、在糖的核磁共振碳谱图上,糖的端基碳信号在:

A、18ppm左右 B、68-85ppm C、95-105ppm D、140-160 ppm E、180ppm以上

11-15: A E D B A

11、检识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用的试剂是:

A、2,4-二硝基苯肼 B 、溴试剂 C、三氯化铁 D、碱性苦味酸 E、氨性硝酸银

1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C环为平面型 D、有羧基和羟基 E、C环为非平面型

13、醌类化合物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升华性 B、水溶性 C、挥发性 D、有色性 E、发泡性

14、若要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邻二酚羟基,可选用:

A、NaBH4 B、氯化锶 C、锆-枸橼酸 D、AlCl3 E、Mg-HCl

15、紫外光谱中,主要用于诊断黄酮类化合物7-OH的试剂是:

A、NaOAc B、NaOMe C、AlCl3+HCl D、AlCl3 E、NaOAc+H3BO3

16-20: D B A A C

16、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特性:

A、表面活性 B、溶血性 C、与碱式醋酸铅沉淀 D、酸性 E、水溶性

17、检识强心苷中2-去氧糖的试剂是:

A、Kedde试剂 B、K-K试剂 C、三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活性次甲基试剂

18、强心甾烯C3-O-( 2,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单萜的是:

A、樟脑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五味子甲素、乙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21-25: C B A C B

21、生物碱的含义通常不包括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具有碱性 C、分子中多有苯环

D、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E、 N原子多在环内

22、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处理常用的方法是:

A、阴离子交换树脂 B、 阳离子交换树脂 C、硅胶柱色谱吸附

D、 大孔树脂吸附 E、氧化铝柱色谱吸附

23、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条件是: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2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常选用:

A、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E、分馏法

25、大黄蒽醌及其苷类做薄层色谱分离时用乙酸乙酯:甲醇:水(20:3.3:2.7)展开,Rf值最大的是:

A、大黄酸 B、大黄素甲醚 C、大黄素单糖苷

D、大黄酚单糖苷 E、芦荟大黄素单糖苷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1、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有:1、AE

A、游离香豆素 B、香豆素苷 C、蒽醌苷 D、黄酮 E、游离蒽醌

2、可用于三萜皂苷分离的方法有:2、 ABCE

A、吸附法 B、溶剂沉淀法 C、铅盐沉淀法 D、溶剂萃取法 E、色谱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非平面型分子的有:3、DE

A、黄酮 B、花色素 C、查尔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与碱液反应显红色的化合物有:4、AC

A、大黄素 B、异黄酮 C、茜草素 D、香豆素 E、木脂素

5、对生物碱进行分离时,可利用:5、ABCD

A、碱性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 特殊官能团差异 D、 极性差异 E、 分子大小差异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离含有醇羟基的甾体皂苷元可用吉拉德试剂T或吉拉德试剂P。×

2、青蒿素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过氧基是抗疟作用主要有效基团。×

3、硼酸可与5-羟基黄酮或2’-羟基查尔酮类化合物反应显亮黄色。√

4、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利用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5、化合物结构式的测定目前主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某样品的乙醇液发生 NaBH4 反应呈现 紫色或紫红色 ,证明有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存在。

2、从中药五味子果实中国分离得到的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属于木脂素中的 联苯环辛烯 类。

3、从碱水中分离季铵碱除了用正丁醇萃取外,还可以将碱水调到弱酸性,采用 雷氏铵盐 法分离。

4、苷键裂解的方法有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 酶解和(或)氧化裂解 和乙酰解法。

5、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可用 吉拉德试剂 分离,醇类成分可用 邻苯二甲酸酐 分离。

6、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 碘化铋钾 、 碘化汞钾 、 硅钨酸 、 苦味酸

7、黄酮的1H-NMR谱中,苯环上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6-9 Hz ,间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2 -4 Hz。

8、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某含皂苷类化合物的水提液时,皂苷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 正丁醇 萃取部位。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大黄素型蒽醌 2. 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

3. 4.

3. 托品烷类生物碱 4. 甲型强心苷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碱性强弱

答:A大于B

理由:A SP3杂化,BSP2杂化

2.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A B

答:A小于B

理由:B羰基吸电子作用,β-OH易解离出H+,酸性强;A 羰基与α-OH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弱。

3. 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答:先后顺序C A B

理由: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氢键吸附能力顺序:BAC(与氢解离能力有关)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答: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答: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用雷氏铵盐试剂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工艺流程。(7分)

答:

2、简答强心苷各种酸水解反应的条件和反应产物(6分)

答:(1)温和酸水解:条件:稀酸(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溶液)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加热回流

产物:苷元和2-去氧糖

(2)剧烈酸水解:条件:酸浓度(1-1.3mol/L)下延长水解时间或加压

产物:脱水苷元和糖

(3)盐酸丙酮法:条件:样品丙酮溶液中,室温下与氯化氢长时间反应

产物:苷元和糖的衍生物

3、完成下列黄酮化合物的质谱途径I、途径II裂解反应式.(5分)

答:途径I:

途径II:

4、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5分)

A

B

C

D

E

4.答: A, C, B, E, D

中药材

粉碎,水蒸气蒸馏

蒸馏液 残渣

( ) CHCl3提取

CHCl3液 残渣

5%NaHCO3萃取 风干95%EtOH提取

经SephadexLH-20

NaHCO3液 CHCl3液 70%MeOH洗脱

酸化 5%Na2CO3萃取 分段收集

黄色沉淀 先出柱 后出柱

( ) Na2CO3液 CHCl3液 ( ) ( )

( )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3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C D D A E

1、 预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成分进行萃取分部,下列不适用的萃取溶剂及顺序是:

A、石油醚-氯仿-正丁醇 B、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C、乙醚-氯仿-乙醇

D、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E、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

2、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OH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在一个苯环的α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E、在一个苯环的α位和β位

3、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由下列哪条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而来的: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氨基酸途径 D、莽草酸途径 E、复合途径

4、能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均不是

5、下列何种分离法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来分离的?

A、硅胶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活性炭色谱 D、离子交换色谱 E、凝胶色谱

6-10: A D C A B

6、下列苷中最易被稀酸水解的是:

A、2,6-二去氧糖苷 B、6-去氧糖苷 C、葡萄糖苷 D、葡萄糖醛酸苷 E、2-羟基糖苷

7、下列哪种溶剂对聚酰胺柱上的黄酮成分洗脱能力最强:

A、甲醇 B、氨水 C、氯仿 D、甲酰胺 E、NaOH液

8、遇NaOH试液反应显红色的是:C

A、蒽酚 B、蒽酮 C、羟基蒽醌 D、二蒽酮 E、黄酮

9、能与Emerson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A、5,7,8-三羟基香豆素 B、5,6,8-三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强心苷

10、苯环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是

A、1~3 Hz B、6~10 Hz C、0~1 Hz D、3~6 Hz E、10~13 Hz

11-15: B C A D C

11、下列中药中,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是:

A、大黄 B 、槐花米 C、甘草 D、人参 E、粉防己

12、利用梯度pH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5%NaHCO3可用于分离哪类黄酮?

A、7-OH B、4ˊ-OH C、7,4ˊ-二OH D、一般OH E、5-OH

13、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醇(低-高浓度)洗脱,最先洗脱下来的化合物是:

A、黄酮二糖苷 B、异黄酮苷元 C、二氢黄酮单糖苷 D、黄酮醇 E、查尔酮

14、不能用于检识三萜皂苷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 、三氯醋酸 C、三氯化锑 D、碱性苦味酸 E、醋酐浓硫酸

15、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显示谱带I和谱带II等强,则提示该化合物可能是:

A、查尔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二氢黄酮 E、二氢黄酮醇

16-20: A B C A A

16、可用于检识强心苷甾体母核的试剂是:

A、三氯化锑 B、3,5-二硝基苯甲酸 C、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D、亚硝酰铁氰化钠 E、苦味酸

17、强心甾烯C3-O-(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8、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方法是:

A、L-B反应 B、泡沫试验 C、legal反应 D、K-K反应 E、Bornträger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倍半萜的是:

A、青蒿素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度都很小的苷是

A、碳-苷 B、氮-苷 C、硫-苷 D、氧-苷 E、酚-苷

21-25: C D E B B

21、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可见到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的现象表明有哪类成分的存在:

A、环烯醚萜 B、卓酚酮 C、薁类 D、单萜 E、倍半萜

22、常用于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是:

A、泡沫试验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 D、20%三氯醋酸 E、醋酐-浓硫酸

23、从苦参总碱中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利用二者:

A、在水中溶解度不同 B、 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C、 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

D、在苯中溶解度不同 E、 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

24、可外消旋化成阿托品的是:

A、樟柳碱 B、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 山莨菪碱 E、去甲莨菪碱

25、在生物碱酸水提取液中,加碱调PH由低至高,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首先得到:

A、强碱性生物碱 B、弱碱性生物碱 C、季胺碱 D、酸碱两性生物碱 E、生物碱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 1、ABD

A、酸碱法 B、溶剂法 C、吸附法 D、铅盐法 E、透析法

2、可用于甾体皂苷薄层显色的试剂有:2、BC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五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三氯化铁-冰醋酸

3、通常可用于糖的鉴定的化学方法有:3、BD

A、醋酸镁反应 B、菲林试剂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Molish反应 E、异羟肟酸铁反应

4、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的化合物有:4、BDE

A、木脂素类 B、香豆素类 C、萜类 D、黄酮类 E、羟基蒽醌类

5、能使生物碱碱性增强的因素有:5、AB

A、共轭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效应 B、供电子诱导效应 C、吸电子诱导效应

D、空间位阻效应 E、N形成P~π共轭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4、 初级代谢产物如蛋白质、生物碱等是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5、 用甲醇可以从碱水溶液中把亲水性生物碱萃取出来。×

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用分配色谱分离效果较好。√

4、酯苷是由苷元上巯基与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而成。×

5、游离黄酮醇类化合物甲醇的紫外光谱中带I最大吸收峰在350nm以下。×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香豆素类、木质素类与黄酮类(具有C6-C3-C6骨架)物质,是通过 莽草途径生物合成的, 萜类 甾体 是通过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的。

2、羟基蒽醌衍生物依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分为 大黄素 型和 茜草素 型。

3、混合生物碱溶于氯仿,依次用不同pH的酸液由高到低依次萃取,所得生物碱的碱度由依次被萃取出来。

4、区别黄酮的3位羟基和5位羟基可用 锆-枸橼酸 试剂。

5、香豆素在碱性条件下,其内酯开环与 盐酸羟胺 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Fe3+成盐显 红色(紫红色) 。

6、生物碱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 亲脂性生物碱 亲水性生物碱 。

7、挥发油的成分类型包括 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和其他类化合物。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查尔酮 2. 环烯醚萜苷

3. 4.

3. 异喹啉类生物碱 4.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答: B A

理由:A的N原子为酰胺状态碱性很弱

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答:B﹥C﹥A

理由:羟基位置以及分子氢键影响H解离的程度。

3.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作吸附剂,苯:无水乙醚(5:1)做洗脱剂,分离下列化合物,各成分流出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A B C

理由: 硝酸银络合色谱中,硝酸银与挥发油成分中双键形成π络合物的难易程度有如下规律:末端双键较中间双键易形成络合物,顺式双键较反式双键易形成络合物。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分离方法。(8分)

答:混合生物碱溶于酸水溶液中,用碳酸氢钠溶液碱化至pH=8,用氯仿萃取,可先分出碱性较弱的东莨菪碱,碱液再加碱至pH=9以上,用氯仿萃取,碱性较强的山莨菪碱可被萃取出来。分别回收氯仿可得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2、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光谱数据如下:

UV lmax ,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请写出以上信息给出的化合物结构信息。(6分)

答:HCl-Mg反应(+)提示黄酮;Molish反应(+)提示黄酮苷;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提示5-OH。酸水解检出Glc提示葡萄糖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3、 某中药含有槲皮素(A)、多糖(B)、皂甙(C)、芦丁(D)、挥发油(E)请设计分离纯化的流程。

(9分)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天然药物化学》自学指导书

高广春编写

自学学时:64学时

推荐教材: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6版.

参考资料:

吴剑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开卷)×70%

第一章 总论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课程重点

2、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意义和生物合成途径

3、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近代成就、发展趋势

4、掌握天然药物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在于掌握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难点在于天然药物中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

对于各类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学习部分,可采用联系比较,识同辨异,归纳总结的方法。

第二章 糖和苷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熟悉单糖的立体结构

2、了解苷键的裂解方法和特点

3、掌握糖的化学性质和鉴别方法

4、掌握苷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5、了解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糖链的结构测定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糖的鉴别方法、苷的性质和苷键的裂解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在于理解单糖的立体结构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糖立体结构和苷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A)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A)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第三章 苯丙素

一、本章自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掌握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和检识反应

3、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物活性

4、了解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分类以及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检识方法;难点是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尤其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内酯环结构的性质,检识方法以及其的碱溶酸沉提取法。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

2、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PH梯度萃取方法

3、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氢谱、红外光谱的谱学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难点是酸性大小的判别及影响规律

三、学习方法指导:

结构分类采用归纳总结法;醌类化合物酸性大小的差别要考虑其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结合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

四、典型例题介绍:

1、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鉴别反应、紫外光谱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酸性判别、检识方法和紫外光谱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难点是能够熟练运用紫外光谱和检识反应进行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找出各类化合物的异同,并结合结构来掌握酸性大小的判断、检识反应和紫外光谱规律。

四、典型例题介绍:

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谱图数据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UV lmax,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黄酮或3-O-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萜类的定义、结构类型和重要的代表化合物

2、掌握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环烯醚萜、薁类及倍半萜内酯)

3、熟悉挥发油定义、分类和物理性质

4、了解萜类的分布、生物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萜类结构分类,重要代表性化合物的性质,检识方法;难点是萜类的结构分类及其检识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掌握重点,对于重要的代表性化合物及其药用活性需记忆。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B)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2、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C)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皂苷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

2、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源和生物合成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三萜的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难点在于区分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以及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四环和五环三萜的各类型结构要对比记忆,根据结构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采用的方法。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理化性质;重点掌握强心苷的分类和理化性质

2、熟悉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难点在于掌握强心苷的结构分类、苷键水解反应、显色反应等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甾体及其苷类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第九章 生物碱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分类、主要理化性质(碱性判别、鉴别方法)及提取分离方法

2、熟悉生物碱的溶解性;常见药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判断方法、沉淀反应和生物碱的结构分类;难点也在于生物碱的分类和碱性的判断。

三、学习方法指导:

生物碱各个结构类型的掌握可借助于其母核的不同,对结构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碱性掌握需凭借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影响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总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主要依据分配系数差异、溶解度差异、酸碱度差异、分子量差异、极性差异等,根据上述差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两相溶剂萃取法 沉淀法

pH梯度萃取法 、 凝胶色谱法 、 硅胶色谱法或氧化铝色谱法 等。

2.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混溶的溶剂中 分配系数 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 分配系数 差异越 ,分离效果越

(二)单项选择题

1. 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C )。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2.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C )。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3. 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D )。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4.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B )。

A. 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 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第二章 糖和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B )

3、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二)比较分析,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D

答:

酸催化水解的难→易程度: B > D > A > C

理由:酸催化水解的难→易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B为N-苷,D为O-苷,A为S-苷,C为C-苷

第三章 苯丙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香豆素的母核是( C )

2. 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 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二)填空题

1、香豆素及其苷在 碱性 条件下,能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 异羟肟酸,异羟肟酸铁 。 在酸性条件下,再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生成为 红色 色配合物,此性质可用于鉴别或分离。

2、常见含木脂素的中药有______五味子,连翘,厚朴,鬼臼,牛蒡子______等。

3、五味子中的木质素基本结构属于__联苯环辛烯型,常见的成分是 联苯环辛烯型,五味子素,五味子酚,五味子酯 等。

(三)鉴别题

1、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

2、

A B

3、

A B C

(三)鉴别题

1.分别取6,7-呋喃香豆素和7,8-呋喃香豆素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碱碱化,然后再加入Emerson试剂(或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者为7,8-呋喃香豆素,阴性者为6,7-呋喃香豆素。

2.答:A、B分别用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鉴别,如果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是A,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或用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反应鉴别,A生成红色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

3.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C )。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 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酮类的化合物为D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3. 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B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四种类型。

2.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可溶于5%NaH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基团;可溶于5%Na2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COOH 基团;可溶于5%NaOH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β-OH、α-OH 基团。

3. 根据分子中羟基分布的状况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 大黄素型 茜草素型 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

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D )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C )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C )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次强的化合物是( A)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C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6、.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A)。

A. 3-OH B.4’-OH C. 5-OH D. 7-OH

7、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C

(二)简答题

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三)鉴别题

1.

A B

2.

A B

3.

A B

1.

A NaBH4 A (-)

B B (+)

2.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3. A HCL-Mg反应 A (+)

B B (-)

(四)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1.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C A B

理由: A、C都具有4个酚羟基,但是C是非平面的二氢黄酮,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B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50%乙醇液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B C A

理由:B、C同是单糖苷,但B中羟基少且分子是非平面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下来,A是苷元,且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4.用乙醇为溶剂提取金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浓缩后,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20%、50%、70%、9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指出用上述方法分离四种化合物的洗脱 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槲皮素 山奈酚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洗脱先后顺序: > >

4.洗脱先→后顺序是: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奈酚>槲皮素

原因:槲皮素中羟基数最多,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强,最后洗脱下来;山奈酚与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羟基数相同,后者是单糖苷,因为空间位阻的作用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最先洗脱下来。

5.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

5.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D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C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C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4、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

A、亚硫酸氢钠试剂 B、三氯化铁试剂 C、2%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二)填空题

1、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 异戊二烯 单位数目进行分类。二萜由 20 个碳组成。

2、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Girard T(P) 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邻苯二甲酸酐 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此结构属于A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2、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B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3、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D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5. 此结构属于B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二)填空题

1、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 羧基 的皂苷

2、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 酸性皂苷 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 中性皂苷 又能沉淀析出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α-去氧糖常见于( A)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2、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C )

A. 盐酸-镁粉反应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3、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C )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4、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D )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 D. C17位取代基不同

(二)填空题

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 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 等试剂反应显色。

2、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 甾体母核 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类试剂;K-K反应属于检测 2-去氧糖 类试剂。

(三)鉴别题

1.三萜皂苷(A)与甾体皂苷(B)

2.螺甾烷醇型皂苷(A)与呋甾烷醇型皂苷(B)

3.

A B

4.

A B C

(三)鉴别题

1. A 醋酐-浓硫酸(20∶1) (-)不出现绿色

B (+)黄→红→紫→蓝→绿色

或 A 25%三氯醋酸/乙醇 (+)100℃ 呈红色

B 加热 (+)60℃即呈红色

2.

A 盐酸二甲氨基苯甲醛 (-)

B (+) 红色

3.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4.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第九章 生物碱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D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C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4、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C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5、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6、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C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7、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B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8、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9、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C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D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1、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2、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C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二)填空题

1. 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氮原子中孤对电子)、(pKa)等,使生物碱碱性(pKa),如山莨菪碱的碱性(强)于莨菪碱。

2. 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 (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三)简答题

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答:

(四)比较分析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碱性的强弱碱性的强→弱程度: > >

A B C

答:

1.碱性的强→弱程度: A > C > B

理由:A是叔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C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A的碱性强于C。B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2.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 > >

A B C

2.答:碱性的强→弱程度: C > B > A

理由:C是季铵碱,碱性最强,B中氮原子是SP3杂化,碱性次之,A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碱性弱于B、C。

3.下列化合物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3.答:碱性强→弱顺序: C > B > A

理由:B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的环氧结构形成空间位阻以及诱导效应,使其碱性较C弱。A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4.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4.碱性强弱顺序: B > A > C

理由:B是仲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A是芳杂胺类生物碱,氮原子是SP2杂化,所以B碱性强于A;C是酰胺碱,由于p-π共轭的作用,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碱性弱于A、B。

分别属于双环单萜、环烯醚萜类、单环单萜类


第七、八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其C17位连接Δαβγ-内酯的强心苷。

2、分子中无羧基的皂苷,常指甾体皂苷。

3、皂苷元上连接两条糖链的皂苷。

4、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5、是一类有螺甾烷类化合物衍生德寡糖苷。

6、结构中有酯键的皂苷。

7、结构中含有羧基的皂苷。

8、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9、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21甾类都是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A;2、D;3、A;4、B;5、C;6、A;7、D;8、B;9、A;10、A;11、C;12、A;13、D;14、D;15、C;16B;17、B;18、A;19、D;20、D;21、A

三、判断对错

1、Ö   2、×  3、×  4、×  5、×  6、Ö  7、×;8、× 8、9;Ö10;Ö;11、×;12、×;13×;14、Ö;15、Ö;16、×;17、×;18、×

四、填空题

(1)甾体母核(2)五元不饱和内酯环(3)孕甾烷(4)2,6-二去氧糖(5)27(6)正丁醇提取法(7)甲型强心苷(8)乙型(9)e(10)羧基(11)五元不饱和内酯环(12)六元不饱和内酯环(13)酸性皂苷(14)中性皂苷(15)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16)(17)在C21甾体、甾体皂苷、强心苷、蟾蜍配基、植物甾醇、胆汁酸等中任选2个(18)左旋(19)大于(20)大于(21)三萜皂苷(22)甾体皂苷(23)正丁醇法(24)反(25)R(26)大量持久性的似肥皂样泡沫(27)甾体(28)溶血指数(29)五(30)6(31)螺甾烷醇类(32)异螺甾烷醇类(33)呋螺甾烷醇类(34)变形螺甾烷醇类(35)27

五、简述题

1、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最后显蓝色,甾体皂苷最后显污绿色。滤纸上区分可采用三氯乙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加热,滴有甾体皂苷滤纸加热至60℃,显红色后渐变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滤纸片则需加热至100℃才显此变化。

2、共同点:甾体母核,C17连8个碳的侧链,甾核上连5个甲基;不同点:C18甲基连在C13位是羊毛脂甾烷,连在C8位是达玛烷。

3、与三氯化锑产生颜色的是人参中皂苷。人参皂苷易溶于乙醇,所以用乙醇振摇提取。

4、正丁醇法。

5、甾体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异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
                    乌苏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环三萜:达玛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6、含量测定原理:地高辛是甲型强心苷元,在乙醇溶液中碱性条件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三硝基苯酚(苦味酸)试剂缩合显色,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7、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8、AB型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A型20(S)-原人参二醇
B型20(S)-原人参三醇;
C型为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


第九章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2、生物碱共轭酸解离常数的负log值。

3、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4、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如季胺碱、分子量较小的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等。

二、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D;2、A;3、B;4、C;5、C;6、D;7、C;8、B;9、B;10、D;11、D;12、C;13、D;14、B;15、B;16、A;17、D;18、C;19、A;20、A;21、B;22、C;23、B;24、B;25、A;26、D;27、E;28、C;29、A;30、B;31、B;32、B;33、A;34、B;35、D;36、A;37、E;38、A;39、D;40、D;41、B;42、D;43、C;44、E;45、A;46、B;47、C;48、D;49、D

三、判断对错

1、×  2、Ö  3、×  4、×  5、×  6、×  7、×  8、×  9、×

四、填空题

(1)小檗碱(2)脂溶性生物碱(3)水溶性生物碱(4)有机酸(5)无机酸(6)游离(7)碘-碘化钾(8)碘化铋钾(9)溶解度(10)碱性(11)有机溶剂(12)水(13)有机胺类(14)紫杉醇(15)消旋体(16)延胡索乙素(17)苦(18)等电点(19)茚三酮

五、简述题

1、

 

 

 

 

 

 

 

 

 

2、

                                  

3、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4、(1)半萜(2)香豆素(3)二氢黄酮(4)二萜(5)乙型强心苷元(6)二蒽酮(7)木脂素(8)莨菪生物碱(9)异喹啉生物碱(10)吡咯生物碱

5、A、3>2>1

B、1>3>2

C、2>1>3

6、(1)B>C>A (2)(2)B>C>A

7、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咪唑、嘌呤

8、苦参中主要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它们的化学结构是:

氧化苦参碱有N→O配位键。苦参碱溶于氯仿、乙醚,氧化苦参碱可溶氯仿,难溶于乙醚,可利用两者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9、 a调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调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碱性条件下展开。

10、A、季铵碱         B、水溶性杂质     C、酚性叔胺碱  

 D、非酚性叔胺碱   E、脂溶性杂质

11、(1)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A呈正反应,B呈负反应。(2)茚三酮反应:A呈正反应,B、C呈负反应;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B呈正反应,C呈负反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1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A   E   B   C  E

1、β-D-葡萄糖端基碳上质子的偶合常数为:

A、6 ~8 Hz       B、3~ 4Hz       C、1~2Hz       D、9 ~10 Hz      E、11 ~12 Hz

2、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石油醚        D、乙醚         E、氯仿

3、分离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为:

   A、离子交换色谱   B、凝胶过滤色谱   C、聚酰胺色谱    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

4、羰基的IR吸收峰位置:

A、3000~2900 cm-1  B、2400~2000 cm-1  C、1900~1650 cm-1 D、1600~1500 cm-1  E、1500~1400 cm-1

5、苷元上巯基与糖分子中羟基脱水缩合成:

   A、N-苷        B、酯-苷        C、C-苷       D、O-苷      E、S-苷

6-10:  A   B   C   D   B

6、可用于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

A、 Molish反应  B、加碱反应  C、醋酸镁反应  D、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E、硼酸显色反应

7、鬼臼毒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8、黄酮化合物结构中(  )位引入-OH对颜色的影响最强。

A、3,5- OH    B、5,7- OH    C、7,4ˊ- OH     D、3,7- OH     E、5,6- OH

9、⑴黄酮单糖苷、⑵黄酮双糖苷、⑶黄酮苷元在sephedex LH-20色谱柱上的先后流出顺序为:

   A、⑶>⑵>⑴    B 、⑶>⑴>⑵    C、⑴>⑵>⑶        D、⑵>⑴>⑶     E、⑵>⑶>⑴

10、具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与醋酸镁甲醇液反应显:

   A、橙黄—橙色   B、蓝—蓝紫色     C、橙红—红色    D、紫红—紫色    E、黄—橙黄色

11-15: A  C  D  B  C

11、能与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有:

  A、5,7-二羟基香豆素     B、6,7-二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6,7-二甲氧基香豆素

12、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的反应是:

A、Feigl反应  B、博恩特雷格反应  C、无色亚甲基蓝显色试验  D、醋酸镁反应 E、金属离子反应

13、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

    A、香豆素的盐类            B、游离呋喃香豆素类           C、游离吡喃香豆素

D、游离简单香豆素          E、香豆素的苷类

14、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试剂反应呈紫红色的是:

   A、环烯醚萜    B、薁类           C、倍半萜        D、内酯     E、醇类

15、萜类化合物中可同卤素,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基团是:

   A、酮基        B、醛基           C、双键          D、羟基    E、羧基

16-20:  E  C  D  B  A

16、下列不能用于挥发油提取的方法是:

A、蒸馏法       B、溶剂提取法     C、超临界萃取    D、压榨法    E、升华法

17、分离挥发油中的酮类成分常用:

   A、邻苯二甲酸酐  B、亚硫酸氢钠    C、Girard试剂  D、65%硫酸    E、65%磷酸

18、以硝酸银硅胶簿层来分离挥发油中的萜烯成分时,下列成分Rf值最小的是:

   A、萜二烯(顺式双键)        B、萜三烯(反式双键)        C、萜三烯(顺式双键)

   D、萜三烯(末端双键)        E、萜二烯(反式双键)

19、从水提液中萃取三萜皂苷的溶剂是:

   A、氯仿         B、丁醇          C、乙醚      D、乙酸乙酯        E、苯

20、水溶液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的是:

A、皂苷        B、黄酮         C、三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21-25: D  A  D  C  B

21、关于生物碱的碱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N原子碱性SP2杂化>SP3杂化          B、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强

    C、N原子附近有双键碱性大   D、N原子附近有—OH碱性弱    E、N形成P~π共轭碱性大

22、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

A、20%三氯醋酸反应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反应

D、泡沫试验                  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23、可利用碱性差异分离的一组生物碱是:

    A、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B、麻黄碱—伪麻黄碱

    C、粉防已碱—防已诺林碱     D、东莨菪碱—莨菪碱       E、喜树碱—羟基喜树碱

24、实验室常用于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试剂是:

A、碘化铋钾      B、碘化汞钾      C、雷氏铵盐        D、苦味酸     E、氯化金

25、常用生物碱薄层层析显色剂是:

A、硅钨酸    B、改良碘化铋钾   C、碘化铋钾    D、碘-碘化钾     E、雷氏铵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1、ABCDE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莽草酸途径    D、氨基酸途径   E、复合途径

2、苷的裂解方法有:2、ABC   

A、酶水解      B、酸水解    C、过碘酸裂解     D、碱水解        E、Klyne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平面型分子的有:3、ABC    

   A、黄酮        B、黄酮醇       C、查耳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下列哪些为游离香豆素的性质: 4、AB    

   A、香味        B、挥发性         C、碱性       D、水溶性      E、溶血性

5、可利用特殊功能基不同而分离的生物碱有:5、BD

   A、羟基生物碱    B、内酯生物碱     C、有机胺生物碱  D、酚性碱   E、醛基生物碱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利用水解前后斐林试剂反应的对照可区别单糖还是多糖。√   
  2. 黄酮的纸色谱中用醋酸:水系统展开,Rf值是苷元>苷。×   
  3. 苯醌的醌环上有未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酯试剂反应显蓝绿色或蓝紫色。√  

4、F环开环的双糖链皂苷,没有溶血作用,也不能被胆甾醇沉淀。√   

5、生物碱的碱性是由氮原子数目决定的,氮原子越多,碱性越强。×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亲水性溶剂除乙醇外,还有  甲醇   和 (或)  丙酮  。   

2、具有筛选性的色谱分离方法有    大孔吸附树脂  和(或)     葡聚糖凝胶   

3、黄酮的紫外光谱分析中,加甲醇钠后带I红移40~60nm强度不下降,说明有  4ˊ-OH  ,无 3-OH

4、木脂素分子结构中的亚甲二氧基可用     变色酸    试检识,显  紫红色   色。

5、苯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   对苯醌   和 邻苯醌     。

6、三萜皂苷的分离常采用____分配___柱色谱,常用___硅胶____为支持剂。

7、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使生物碱碱性 降低 ,如石蒜碱的碱性  弱于 于二氢石蒜碱。

8、生物合成途径中乙酸-丙二酸途径可生成脂肪酸、   酚类   、 蒽酮。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异喹啉型生物碱   2. 角型呋喃香豆素

3.                                                   4.  

                         

3. 二氢黄酮醇   4.  螺甾烷醇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1、答:     B      A   

理由:A三元氧环空间位阻碱性减弱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4、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4、答:A、B分别加HC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显红色的是A,不显色的B。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5. 答:分别取A、B、C样品乙醇液,,加入2%NaBH4的甲醇液和浓HCl,如产生红~紫红色物质为A。再分别取B、C的乙醇液,加等量的10%α-萘酚乙醇液,摇匀,沿壁滴加浓硫酸,试管中两液界面有紫色环出现为C、无上述现象的是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简述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各举一分离方法?

1、答: (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如结晶法

(2)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如液液萃取法

(3)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如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如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5)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进行分离,如离子交换色谱法

2、设计分离1,8-二羟基蒽醌、大黄素的工艺流程

2、答: 

3、简述下列化合物用酶水解、0.05mol/L HCl水解,各获得哪些产物? 

3、 答:1. 酶水解得到产物:     次生苷 +  D-葡萄糖

2.0.05mol/L水解得到产物:

                     苷元  +  α-去氧糖  +  1个双糖

4、某中药总生物碱中含季胺碱(A)、酚性叔胺碱(B)、非酚性叔胺碱(C)、水溶性杂质(D)和脂溶性杂质(E),试设计分离流程。

4、答: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2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E  C  B  E  D

1、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苯      B、环己烷      C、乙酸乙酯      D、氯仿     E、甲醇

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类化学成分是从甲戊二羟酸途径生物合成而来的:

   A、香豆素   B、黄酮   C、萜类    D、生物碱     E、醌类

3、下列提取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适合用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A、渗漉法        B、回流提取法    C、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D、冷浸法    E、超声波提取

4、只水解β-苷键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蜗牛酶

5、利用分配系数不同来分离中药成分的方法是:

A、沉淀法   B、吸附法   C、透析法   D、萃取法   E、分馏法

6-10:  C  A  C  D  C  

6、以氢键吸附为主,对黄酮类、酚类、醌类、有机酸及鞣质的分离效果极佳的吸附剂是: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活性炭   E、以上都不是

7、与四氢硼钠试剂反应显红-红紫色的是:

A、二氢黄酮类    B、异黄酮类   C、黄酮类   D、黄酮醇类   E、花色素类

8、下列哪一类化合物发生Feigl反应呈现阳性?   

A、香豆素类    B、木脂素类   C、醌类   D、萜类   E、生物碱

9、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能升华的化合物是 

A、黄酮    B、酸性生物碱   C、萜类   D、香豆素   E、强心苷

10、在糖的核磁共振碳谱图上,糖的端基碳信号在:

A、18ppm左右    B、68-85ppm   C、95-105ppm  D、140-160 ppm   E、180ppm以上

11-15:  A  E  D  B  A

11、检识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用的试剂是:

   A、2,4-二硝基苯肼   B 、溴试剂   C、三氯化铁     D、碱性苦味酸     E、氨性硝酸银

12、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稍大是因为:  

A、羟基多   B、有羧基    C、C环为平面型    D、有羧基和羟基   E、C环为非平面型

13、醌类化合物都具有的性质是:

A、 升华性   B、水溶性   C、挥发性   D、有色性  E、发泡性

14、若要鉴别黄酮类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邻二酚羟基,可选用:

A、NaBH4    B、氯化锶    C、锆-枸橼酸    D、AlCl3    E、Mg-HCl

15、紫外光谱中,主要用于诊断黄酮类化合物7-OH的试剂是: 

A、NaOAc     B、NaOMe   C、AlCl3+HCl   D、AlCl3   E、NaOAc+H3BO3

16-20:  D  B  A  A  C

16、下列哪项不是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特性:

    A、表面活性   B、溶血性     C、与碱式醋酸铅沉淀   D、酸性    E、水溶性

17、检识强心苷中2-去氧糖的试剂是:

    A、Kedde试剂     B、K-K试剂    C、三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活性次甲基试剂

18、强心甾烯C3-O-( 2,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单萜的是:

A、樟脑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五味子甲素、乙素属于下列哪类木脂素:

A、二苄基丁烷类  B、芳基萘类    C、联苯环辛烯类 D、四氢呋喃类 E、双四氢呋喃类

21-25:  C  B  A  C  B

21、生物碱的含义通常不包括的特点是:

A、分子中含N原子  B、具有碱性   C、分子中多有苯环 

 D、显著而特殊的生物活性   E、 N原子多在环内

22、生物碱酸水提取液处理常用的方法是:

A、阴离子交换树脂   B、 阳离子交换树脂  C、硅胶柱色谱吸附

D、 大孔树脂吸附      E、氧化铝柱色谱吸附

23、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条件是:

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  C、中性水溶液   D、 盐水溶液  E、 醇水溶液

24、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常选用:

A、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E、分馏法

25、大黄蒽醌及其苷类做薄层色谱分离时用乙酸乙酯:甲醇:水(20:3.3:2.7)展开,Rf值最大的是:

A、大黄酸  B、大黄素甲醚    C、大黄素单糖苷

 D、大黄酚单糖苷    E、芦荟大黄素单糖苷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1、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合物有:1、AE   

A、游离香豆素    B、香豆素苷   C、蒽醌苷     D、黄酮    E、游离蒽醌

2、可用于三萜皂苷分离的方法有:2、 ABCE  

A、吸附法    B、溶剂沉淀法    C、铅盐沉淀法     D、溶剂萃取法   E、色谱法

3、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分子结构属非平面型分子的有:3、DE  

A、黄酮     B、花色素   C、查尔酮     D、二氢黄酮    E、异黄酮

4、与碱液反应显红色的化合物有:4、AC  

A、大黄素     B、异黄酮   C、茜草素     D、香豆素    E、木脂素

5、对生物碱进行分离时,可利用:5、ABCD

A、碱性差异   B、溶解性差异   C. 特殊官能团差异    D、 极性差异 E、 分子大小差异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分离含有醇羟基的甾体皂苷元可用吉拉德试剂T或吉拉德试剂P。×   

2、青蒿素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过氧基是抗疟作用主要有效基团。×  

3、硼酸可与5-羟基黄酮或2’-羟基查尔酮类化合物反应显亮黄色。√   

4、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可利用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5、化合物结构式的测定目前主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某样品的乙醇液发生   NaBH4    反应呈现   紫色或紫红色  ,证明有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存在。

2、从中药五味子果实中国分离得到的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属于木脂素中的   联苯环辛烯   类。

3、从碱水中分离季铵碱除了用正丁醇萃取外,还可以将碱水调到弱酸性,采用   雷氏铵盐   法分离。

4、苷键裂解的方法有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  酶解和(或)氧化裂解    和乙酰解法。

5、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可用  吉拉德试剂   分离,醇类成分可用  邻苯二甲酸酐  分离。

6、常用的生物碱沉淀试剂有    碘化铋钾 、 碘化汞钾  、 硅钨酸 、 苦味酸

7、黄酮的1H-NMR谱中,苯环上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6-9  Hz  ,间位质子的偶合常数在  2 -4  Hz。

8、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某含皂苷类化合物的水提液时,皂苷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  正丁醇  萃取部位。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大黄素型蒽醌                                  2.    芳基四氢萘类木脂素

3.                                           4.    

                                

3. 托品烷类生物碱                                4.    甲型强心苷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碱性强弱

答:A大于B

理由:A SP3杂化,BSP2杂化

2. 比较A与B 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A                       B

答:A小于B

理由:B羰基吸电子作用,β-OH易解离出H+,酸性强;A 羰基与α-OH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弱。

3. 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答:先后顺序C A B

理由: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氢键吸附能力顺序:BAC(与氢解离能力有关)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与      

                         A                                        B

答: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答: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用雷氏铵盐试剂分离水溶性生物碱的工艺流程。(7分)

答: 

2、简答强心苷各种酸水解反应的条件和反应产物(6分)

答:(1)温和酸水解:条件:稀酸(0.02-0.05mol/L的盐酸或硫酸溶液)在含水醇中经短时间加热回流

产物:苷元和2-去氧糖

(2)剧烈酸水解:条件:酸浓度(1-1.3mol/L)下延长水解时间或加压

                 产物:脱水苷元和糖

(3)盐酸丙酮法:条件:样品丙酮溶液中,室温下与氯化氢长时间反应

                  产物:苷元和糖的衍生物

3、完成下列黄酮化合物的质谱途径I、途径II裂解反应式.(5分)

答:途径I:

途径II:

4、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填入括号中。(5分)

A

B

C

D

E

4.答:    A, C, B, E, D

                           中药材

                                    粉碎,水蒸气蒸馏

                                                          

     蒸馏液                                   残渣

   (      )                                 CHCl3提取

CHCl3液                       残渣

                    5%NaHCO3萃取                风干95%EtOH提取

                                                  经SephadexLH-20

     NaHCO3液       CHCl3液                     70%MeOH洗脱

          酸化             5%Na2CO3萃取          分段收集

      黄色沉淀                            先出柱         后出柱

(    )  Na2CO3液    CHCl3液     (   )        (    )

                (    )

嘉兴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天然药物化学》模拟试题(3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5:    C  D  D  A  E

1、 预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成分进行萃取分部,下列不适用的萃取溶剂及顺序是:

A、石油醚-氯仿-正丁醇       B、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C、乙醚-氯仿-乙醇   

  D、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E、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

2、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OH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在一个苯环的α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E、在一个苯环的α位和β位

3、香豆素类化合物是由下列哪条生物合成途径合成而来的:

A、乙酸-丙二酸途径   B、甲戊二羟酸途径   C、氨基酸途径    D、莽草酸途径     E、复合途径

4、能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麦芽糖酶   B、苦杏仁苷酶    C、芥子酶    D、纤维素酶     E、均不是

5、下列何种分离法是根据被分离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来分离的?  

A、硅胶色谱    B、聚酰胺色谱   C、活性炭色谱   D、离子交换色谱   E、凝胶色谱

6-10:   A  D  C  A  B

6、下列苷中最易被稀酸水解的是:

A、2,6-二去氧糖苷    B、6-去氧糖苷   C、葡萄糖苷   D、葡萄糖醛酸苷   E、2-羟基糖苷

7、下列哪种溶剂对聚酰胺柱上的黄酮成分洗脱能力最强:

A、甲醇   B、氨水   C、氯仿  D、甲酰胺  E、NaOH液

8、遇NaOH试液反应显红色的是:C

A、蒽酚    B、蒽酮    C、羟基蒽醌     D、二蒽酮     E、黄酮 

9、能与Emerson试剂反应呈阳性的化合物是:   

A、5,7,8-三羟基香豆素   B、5,6,8-三羟基香豆素  C、线型呋喃香豆素  

 D、线型吡喃香豆素      E、强心苷

10、苯环邻位质子的偶合常数是  

A、1~3 Hz    B、6~10 Hz   C、0~1 Hz  D、3~6 Hz  E、10~13 Hz

11-15:  B  C  A  D  C

11、下列中药中,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是:

   A、大黄    B 、槐花米    C、甘草        D、人参     E、粉防己

12、利用梯度pH萃取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时5%NaHCO3可用于分离哪类黄酮?   

A、7-OH        B、4ˊ-OH      C、7,4ˊ-二OH    D、一般OH   E、5-OH

13、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醇(低-高浓度)洗脱,最先洗脱下来的化合物是:

A、黄酮二糖苷     B、异黄酮苷元     C、二氢黄酮单糖苷  D、黄酮醇    E、查尔酮

14、不能用于检识三萜皂苷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 、三氯醋酸   C、三氯化锑     D、碱性苦味酸     E、醋酐浓硫酸

15、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光谱显示谱带I和谱带II等强,则提示该化合物可能是: 

A、查尔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二氢黄酮     E、二氢黄酮醇

16-20:  A  B  C  A  A

16、可用于检识强心苷甾体母核的试剂是:

  A、三氯化锑  B、3,5-二硝基苯甲酸 C、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D、亚硝酰铁氰化钠  E、苦味酸

17、强心甾烯C3-O-(6-去氧糖)3-(D-葡萄糖)2属于:

    A、I型强心苷   B、II型强心苷   C、III型强心苷   D、乙型强心苷   E、皂苷

18、区别甲型强心苷和乙型强心苷的方法是:

A、L-B反应  B、泡沫试验    C、legal反应  D、K-K反应    E、Bornträger

19、下列化合物属于倍半萜的是:

A、青蒿素  B、栀子苷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E、紫杉醇

20、在水和其他溶剂中溶解度都很小的苷是  

A、碳-苷    B、氮-苷   C、硫-苷   D、氧-苷   E、酚-苷

21-25:  C  D  E  B  B

21、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可见到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的现象表明有哪类成分的存在:

A、环烯醚萜  B、卓酚酮    C、薁类 D、单萜    E、倍半萜

22、常用于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方法是:

A、泡沫试验   B、三氯化铁-冰醋酸   C、氯仿-浓硫酸   D、20%三氯醋酸   E、醋酐-浓硫酸

23、从苦参总碱中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利用二者:

A、在水中溶解度不同    B、 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   C、 在氯仿中溶解度不同

D、在苯中溶解度不同    E、 在乙醚中溶解度不同

24、可外消旋化成阿托品的是:

A、樟柳碱  B、莨菪碱 C、东莨菪碱   D、 山莨菪碱  E、去甲莨菪碱

25、在生物碱酸水提取液中,加碱调PH由低至高,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首先得到:

A、强碱性生物碱   B、弱碱性生物碱   C、季胺碱 D、酸碱两性生物碱   E、生物碱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 1、ABD  

   A、酸碱法        B、溶剂法         C、吸附法       D、铅盐法      E、透析法

2、可用于甾体皂苷薄层显色的试剂有:2、BC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五氯化锑     D、醋酐-浓硫酸    E、三氯化铁-冰醋酸

3、通常可用于糖的鉴定的化学方法有:3、BD  

A、醋酸镁反应    B、菲林试剂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Molish反应  E、异羟肟酸铁反应

4、可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的化合物有:4、BDE   

A、木脂素类     B、香豆素类   C、萜类     D、黄酮类    E、羟基蒽醌类

5、能使生物碱碱性增强的因素有:5、AB

 A、共轭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效应        B、供电子诱导效应           C、吸电子诱导效应

D、空间位阻效应                    E、N形成P~π共轭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初级代谢产物如蛋白质、生物碱等是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2. 用甲醇可以从碱水溶液中把亲水性生物碱萃取出来。×  

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用分配色谱分离效果较好。√  

4、酯苷是由苷元上巯基与糖的半缩醛羟基脱水缩合而成。×  

5、游离黄酮醇类化合物甲醇的紫外光谱中带I最大吸收峰在350nm以下。×

四 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香豆素类、木质素类与黄酮类(具有C6-C3-C6骨架)物质,是通过  莽草酸   途径生物合成的, 萜类 甾体  是通过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的。

2、羟基蒽醌衍生物依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分为   大黄素   型和    茜草素    型。

3、混合生物碱溶于氯仿,依次用不同pH的酸液由高到低依次萃取,所得生物碱的碱度由  高   低  依次被萃取出来。

4、区别黄酮的3位羟基和5位羟基可用       锆-枸橼酸   试剂。 

5、香豆素在碱性条件下,其内酯开环与  盐酸羟胺   缩合成异羟肟酸,再在酸性条件下与Fe3+成盐显    红色(紫红色) 。

6、生物碱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    亲脂性生物碱    亲水性生物碱    

7、挥发油的成分类型包括     萜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和其他类化合物。

五 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类别(每题3分,共12分)

1.                                            2.   

  

                             

1. 查尔酮                                      2.    环烯醚萜苷

3.                                            4.    

                                

3. 异喹啉类生物碱                                4.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

六 分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A                              B                   

  

答:   B        A     

理由:A的N原子为酰胺状态碱性很弱

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答:B﹥C﹥A

  理由:羟基位置以及分子氢键影响H解离的程度。

3.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作吸附剂,苯:无水乙醚(5:1)做洗脱剂,分离下列化合物,各成分流出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A  B  C  

理由: 硝酸银络合色谱中,硝酸银与挥发油成分中双键形成π络合物的难易程度有如下规律:末端双键较中间双键易形成络合物,顺式双键较反式双键易形成络合物。

4.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5.  颜色反应鉴别化合物

  

 

     A                             B                       C

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七 简答题(共23分)

  1. 简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分离方法。(8分)

答:混合生物碱溶于酸水溶液中,用碳酸氢钠溶液碱化至pH=8,用氯仿萃取,可先分出碱性较弱的东莨菪碱,碱液再加碱至pH=9以上,用氯仿萃取,碱性较强的山莨菪碱可被萃取出来。分别回收氯仿可得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

2、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光谱数据如下:

UV   lmax ,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请写出以上信息给出的化合物结构信息。(6分)

   

答:HCl-Mg反应(+)提示黄酮;Molish反应(+)提示黄酮苷;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提示5-OH。酸水解检出Glc提示葡萄糖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3、 某中药含有槲皮素(A)、多糖(B)、皂甙(C)、芦丁(D)、挥发油(E)请设计分离纯化的流程。

(9分)

(每给出一个结构信息给0.5分)

《天然药物化学》自学指导书

高广春编写

自学学时:64学时

推荐教材: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6版.

参考资料:

    吴剑峰主编:天然药物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开卷)×70%

第一章   总论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课程重点

2、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意义和生物合成途径

3、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近代成就、发展趋势

4、掌握天然药物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在于掌握常用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方法,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及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难点在于天然药物中常用的结构研究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

对于各类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学习部分,可采用联系比较,识同辨异,归纳总结的方法。

第二章  糖和苷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熟悉单糖的立体结构

2、了解苷键的裂解方法和特点

3、掌握糖的化学性质和鉴别方法

4、掌握苷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5、了解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糖链的结构测定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糖的鉴别方法、苷的性质和苷键的裂解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在于理解单糖的立体结构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糖立体结构和苷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A)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A)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第三章 苯丙素

一、本章自学内容与要求:

1、掌握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掌握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和检识反应

3、熟悉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生物活性

4、了解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分类以及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检识方法;难点是香豆素的波谱特征。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尤其是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内酯环结构的性质,检识方法以及其的碱溶酸沉提取法。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

2、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PH梯度萃取方法

3、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氢谱、红外光谱的谱学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影响酸性大小的规律及鉴别方法;难点是酸性大小的判别及影响规律

三、学习方法指导:

结构分类采用归纳总结法;醌类化合物酸性大小的差别要考虑其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结合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

四、典型例题介绍:

1、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大小与结构有何关系?

答: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呈酸性,易溶于碱性溶剂。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一样。一般规律如下:

(1)带有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于不带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与芳香酸相同,能溶于NaHCO3水溶液。

(2)如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羧基类似。

(3)由于α-羟基蒽醌中的OH与C=O 形成分子内氢键,β-羟基蒽醌的酸性强于α-羟基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的酸性较弱,不溶于碳酸氢钠及碳酸钠溶液。

(4)羟基数目越多,酸性越强。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无论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据此可采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用碱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5%碳酸钠溶液、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其结果为酸性较强的化合物(带COOH或二个β-OH)被碳酸氢钠提出;酸性较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β-OH)被碳酸钠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带二个或多个α-OH)只能被1%氢氧化钠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带一个α-OH)则只能溶于5%氢氧化钠。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鉴别反应、紫外光谱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酸性判别、检识方法和紫外光谱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难点是能够熟练运用紫外光谱和检识反应进行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找出各类化合物的异同,并结合结构来掌握酸性大小的判断、检识反应和紫外光谱规律。

四、典型例题介绍:

某化合物HCl-Mg反应(+),Molish反应(+),ZrOCl2反应黄色,加入枸橼酸褪色,酸水解检出Glc。

紫外谱图数据如下,试推断其结构

UV lmax, nm:

MeOH  259, 266sh, 299sh, 359

NaOMe 272, 327, 410

NaOAc 271, 325, 393

NaOAc/ H3BO3 262,298,387

AlCl3 275, 303sh, 433

AlCl3/ HCl 271, 300, 364sh, 402

黄酮或3-O-苷

DI=410-359=51nm,4 '-OH

DII=271-259=12nm, 7-OH

DI=387-359=28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AlCl3相比,

DI=402-433= -31nm, B环有邻二OH

AlCl3/HCl与MeOH相比,

DI=402-359=43nm, 有5-OH,无3-OH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萜类的定义、结构类型和重要的代表化合物

2、掌握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环烯醚萜、薁类及倍半萜内酯)

3、熟悉挥发油定义、分类和物理性质

4、了解萜类的分布、生物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萜类结构分类,重要代表性化合物的性质,检识方法;难点是萜类的结构分类及其检识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

归纳总结,掌握重点,对于重要的代表性化合物及其药用活性需记忆。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具有抗恶性疟疾活性的萜类化合物是(B)

A.雷公藤甲素     B.青蒿素     C、穿心莲内酯    D.银杏内酯

2、环烯醚萜类多以哪种形式存在(C)

A. 酯            B. 游离           C. 苷      D. 萜源功能基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皂苷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

2、熟悉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生源和生物合成途径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三萜的分类和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检识反应;难点在于区分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的结构类型以及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四环和五环三萜的各类型结构要对比记忆,根据结构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采用的方法。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特征与分类,理化性质;重点掌握强心苷的分类和理化性质

2、熟悉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甾体皂苷和强心苷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难点在于掌握强心苷的结构分类、苷键水解反应、显色反应等理化性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

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为主线,深刻理解甾体及其苷类的结构,从而掌握其理化性质和提取分离的方法。

四、典型例题介绍:

1、哪几类试剂可以用于检测甲型强心苷?

答: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

第九章  生物碱

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分类、主要理化性质(碱性判别、鉴别方法)及提取分离方法

2、熟悉生物碱的溶解性;常见药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判断方法、沉淀反应和生物碱的结构分类;难点也在于生物碱的分类和碱性的判断。

三、学习方法指导:

生物碱各个结构类型的掌握可借助于其母核的不同,对结构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碱性掌握需凭借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影响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正确的判断。

四、典型例题介绍:

1、详细叙述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弱的因素。

答: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氮原子的杂化度、诱导效应、诱导-场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以及分子内氢键形成等有关。

1)氮原子的杂化度: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处于杂化轨道中,其碱性强度随杂化度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2)诱导效应: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电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电基(如烷基等)和吸电基(如芳环、酰基、醚键、双键、羟基等)诱导效应的影响。供电基使电荷密度增多,碱性变强;吸电基则降低电荷密度,如:碱性强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诱导-场效应:生物碱分子中同时含有两个氮原子时,即使其处境完全相同,碱度总是有差异的。一旦第一个氮原子质子化后,就产生一个强的吸电基团
—+NHR2 。此时,它对第二个氮原子产生两种碱性降低效应:诱导效应和静电效应。前者通过碳链传递,且随碳链增长而渐降低。后者则通过空间直接作用,故又称为直接效应。二者可统称为诱导-场效应。若此时强的吸电基和第二个氮原子在空间上接近时,则直接效应对其碱度的影响就更显著。若空间上相距较远,彼此受诱导-场效应的影响较小。

4)共轭效应:若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孤电子对成p-p共轭体系时,通常情况下,其碱性较弱。生物碱中常见的p-p共轭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酰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电子对与苯环p-电子成 p-p共轭体系,碱性(pKa4.58)比相应的环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酰胺型:若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由于氮原子孤电子对与酰胺羰基的p-p共轭效应,其碱性很弱。

注意:氮孤电子对和共轭体系中p电子产生p-p共轭的立体条件必须是二者的p-电子轴共平面。否则,这种共轭效应减弱或消失,都将使碱性增强。

5)空间效应:尽管质子的体积较小,但生物氮原子质子化时,仍受到空间效应的影响,使其碱性增强或减弱。

6)分子内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形成对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影响颇为显著。

对具体化合物,上述几种影响生物碱碱性强度的因素,必须综合考察。一般来说,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共存时,前者居于主导地位。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共存时,往往后者的影响为大。此外,除分子结构本身影响生物碱的碱性强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剂、温度等也可影响其碱性强度。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总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主要依据分配系数差异、溶解度差异、酸碱度差异、分子量差异、极性差异等,根据上述差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两相溶剂萃取法    沉淀法    、

   pH梯度萃取法        凝胶色谱法      硅胶色谱法或氧化铝色谱法     等。

2.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互不混溶的溶剂中  分配系数    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化合物的    分配系数    差异越       ,分离效果越      。

(二)单项选择题

1. 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  C  )。

A.醇提水沉法     B.铅盐沉淀法     C.碱提酸沉法     D.醇提丙酮沉法

2.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C )。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3. 与水分层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D )。

A.乙醇         B.甲醇     C.丙酮     D.正丁醇

4.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B  )。

A. 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 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D水→.石油醚→Et2O→EtOAc

    

第二章  糖和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Molish试剂的组成是(  A )

A. α-萘酚-浓硫酸             B. β-萘酚-浓流酸

 C. 氧化铜-氢氧化钠           D. 硝酸银-氨水

2、属 于 碳 苷 的 是 ( B )

3、某植物的提取物含有相同苷元的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及它们的苷元,欲用聚酰胺进行分离,以含水甲醇(含醇量递增)洗脱,最后出来的化合物是(  A  )

A. 苷元        B. 三糖苷         C. 双糖苷         D. 单糖苷

(二)比较分析,并简要说明理由

   

     

  

A                       B          C                     D

答:

酸催化水解的难→易程度:   B   >   D   >   A   >  C   

理由:酸催化水解的难→易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

         B为N-苷,D为O-苷,A为S-苷,C为C-苷

第三章  苯丙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香豆素的母核是( C )

2. 紫 外 灯 下 常 呈 蓝 色 荧 光 , 能 升 华 的 化 合 物 是 ( D )

A、黄 酮 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3. 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依据是香豆素 B

A.具有挥发性                B.具有内酯环

C.具有强亲水性              D.具有强亲脂性

(二)填空题

1、香豆素及其苷在  碱性 条件下,能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  异羟肟酸,异羟肟酸铁 。 在酸性条件下,再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生成为   红色  色配合物,此性质可用于鉴别或分离。

2、常见含木脂素的中药有______五味子,连翘,厚朴,鬼臼,牛蒡子______等。

3、五味子中的木质素基本结构属于__联苯环辛烯型,常见的成分是  联苯环辛烯型,五味子素,五味子酚,五味子酯   等。

(三)鉴别题

1、用化学方法鉴别6,7-二羟基香豆素和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

2、

 与   

            A                    B

3、

   

    

          A                    B                        C

(三)鉴别题

1.分别取6,7-呋喃香豆素和7,8-呋喃香豆素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碱碱化,然后再加入Emerson试剂(或Gibb's试剂),反应呈阳性者为7,8-呋喃香豆素,阴性者为6,7-呋喃香豆素。

2.答:A、B分别用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鉴别,如果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是A,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或用Emerson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反应鉴别,A生成红色化合物,B不产生颜色。

3.将上述四成分分别溶于乙醇溶液中,加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产生紫色环的是七叶苷。

将其余二成分,将七叶内酯和伞形花内酯分别进行碱水解后,用Gibb′s试剂,产生蓝色的是伞形花内酯,另一个为七叶内酯。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试剂( C )。

A、无色亚甲蓝                B、5%盐酸水溶液  

C、5%NaOH水溶液        D、甲醛

2. 结构母核属于二蒽酮类的化合物为D  
A.大黄素甲醚    B.羟基茜草素     C.芦荟苷        D.番泻苷

3. 以下化合物,何者酸性最弱B

(二)填空题

1.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四种类型。

2.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可溶于5%NaH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基团;可溶于5%Na2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COOH  基团;可溶于5%NaOH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      β-OH、α-OH        基团。

3. 根据分子中羟基分布的状况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  大黄素型   茜草素型 两种类型。

(三)简答题

醌类化合物有哪些重要显色反应?

答:(1)Feigl的反应;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与醛类、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乙醇溶液专用于鉴别苯醌及萘醌。样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现出蓝色斑点,可与蒽醌类区别。

(3)Borntrager反应;在碱性溶液中,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显红色至紫红色。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后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应;当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的醌环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时,在碱性条件下与含活性次甲基试剂,呈蓝绿色或蓝紫色,可用以与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中与Mg2+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可用于鉴别。如果核上只有一个α-OH或一个β-OH或二个OH不在同环上,显橙黄色至橙色;如已有一个α-OH,并另有一个OH在邻位显蓝色至蓝紫色,若在间位则显橙红色至红色,在对位则显紫红色至紫色。

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NaBH4反应阳性的是( D )

A.黄酮醇类    B.黄酮类     C.异黄酮类     D.二氢黄酮类

2、在黄酮、黄酮醇的UV光谱中,若“样品+AlCl3/HCl”的光谱等于“样品+MeOH”的光谱,则表明结构中( C )

A. 有3-OH或5-OH                  B. 有3-OH,无5-OH

C. 无3-OH或5-OH(或均被取代)    D. 有5-OH,无3-OH

3、可区别黄酮与二氢黄酮的反应是( C  )

A.盐酸——镁粉反应 B.锆盐——柠檬酸反应
C.四氢硼钠反应 D.氯化锶反应

4、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中,峰带I很强,而带Ⅱ次强的化合物是( A)

A.查耳酮     B.异黄酮       C.黄酮醇        D.黄酮

5、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丁所用的碱的是C
A.碳酸氢钠    B.碳酸钠    C.石灰乳   D.氢氧化钠

6、.某中药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加入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可生成黄色锆络合物,再加入2%枸橼酸甲醇溶液后,如果黄色不减褪,显示有(A)。

A. 3-OH       B.4’-OH       C. 5-OH     D. 7-OH

7、下列化合物在聚酰胺柱上,用醇作溶剂洗脱时,最先洗脱下来的应为:C

(二)简答题

聚酰胺层析法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常用洗脱剂、洗脱规律是什么?

答:分离原理:

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常用洗脱剂:水-乙醇

洗脱规律
①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羟基数目越多,洗脱越慢;酚羟基数目相同,易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弱。
③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轭程度高,难洗脱。

(三)鉴别题

1. 

    

             A                         B

2.

   

             A                         B

3.

           

             A                                B

1.

     A   NaBH4             A (-)

        B                 B (+)

2.      A  ZrOCL2/枸橼酸反应       A (+)颜色不褪

        B                          B (-)颜色减褪

3.      A    HCL-Mg反应        A (+)

        B                    B (-)

(四)分析比较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

 

         A                             B                        C

1.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C  A  B  

理由: A、C都具有4个酚羟基,但是C是非平面的二氢黄酮,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B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2.下列化合物水溶性强→弱顺序:             >       

 

 

A                          B                        C

2.答:水溶性强→弱顺序: C  B  A  

理由:C是离子型化合物,水溶性最大;B是二氢黄酮,分子是非平面结构,且分子中羟基较多,所以水溶性较平面型结构的A大。

3.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50%乙醇液洗脱先→后顺序:        >       

 

  

    

           A                           B                         C

3.答:洗脱先→后顺序是: B  C  A  

理由:B、C同是单糖苷,但B中羟基少且分子是非平面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洗脱下来,A是苷元,且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4.用乙醇为溶剂提取金钱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浓缩后,经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20%、50%、70%、9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指出用上述方法分离四种化合物的洗脱 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槲皮素               山奈酚              槲皮素-3-O-葡萄糖苷

洗脱先后顺序:       >               

4.洗脱先→后顺序是: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奈酚>槲皮素

原因:槲皮素中羟基数最多,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强,最后洗脱下来;山奈酚与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羟基数相同,后者是单糖苷,因为空间位阻的作用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最先洗脱下来。

5.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A                      B                      C

洗脱先后顺序:       >               

5.洗脱先→后顺序是:B AC

原因:以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苷比苷元先洗脱下来,因此B最先洗脱。而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吸附力越强。黄酮>二氢黄酮,即C>A,因此A比C先洗脱下来。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应属于D      

A. 双环单萜         B. 单环单萜       C. 薁类         D. 环烯醚萜    

2、具有抗疟作用的成分是C     

A. 皂苷            B. 黄酮           C. 青蒿素      D. 强心苷  

3、下列哪项性质可用于挥发油与脂肪油的区别C
A.折光性      B.芳香气味     C、挥发性     D.与水不相混溶

4、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常采用的试剂为:A    

A、亚硫酸氢钠试剂    B、三氯化铁试剂   C、2%高锰酸钾溶液    D、异羟肟酸铁试剂

(二)填空题

1、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   异戊二烯   单位数目进行分类。二萜由  20  个碳组成。

2、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Girard T(P)    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邻苯二甲酸酐   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此结构属于A   

A. 达玛烷        B. β-香树脂烷       C. 螺旋甾烷       D. 羊毛脂甾烷

2、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B

A. 氯仿-浓硫酸    B. 醋酐-浓硫酸   C. 五氯化锑     D.冰醋酸-乙酰氯

3、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后,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含有 A

A.皂苷         B.蛋白质        C.丹宁            D.多糖

4、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D

A. 片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注射剂

5. 此结构属于B

A、达玛烷      B.齐墩果烷     C. 螺旋甾烷       D.羊毛脂甾烷

(二)填空题

1、酸型皂苷是指结构中含有   羧基   的皂苷

2、在粗皂苷乙醇溶液中,加过量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可使    酸性皂苷   沉淀,滤液中加入饱和碱式醋酸铅,  中性皂苷   又能沉淀析出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α-去氧糖常见于( A)

A. 强心苷       B. 皂苷       C. 黄酮苷       D. 蒽醌苷

2、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C )

A. 盐酸-镁粉反应   B. SbCl5反应    

 C.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D. 与胆甾醇反应  

3、不符合甲型强心苷元特征的是( C  )

A. 甾体母核                     B. C/D环顺式稠合      

C. C17连接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D. C18、C19均为β-构型

4、甲型强心苷元与乙型强心苷元主要区别是( D  )

A. 甾体母核稠合方式        B. C10位取代基不同

 C. C13位取代基不同          D. C17位取代基不同

(二)填空题

1、甲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故与  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或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反应)或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或Baljet反应(碱性苦味酸反应) 等试剂反应显色。

2、检测强心苷的试剂可以分成三大类;例如:醋酐-浓硫酸试剂属于检测  甾体母核 类试剂;间二硝基苯试剂属于检测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类试剂;K-K反应属于检测 2-去氧糖  类试剂。

(三)鉴别题

1.三萜皂苷(A)与甾体皂苷(B)

2.螺甾烷醇型皂苷(A)与呋甾烷醇型皂苷(B)

3.

与      

                A                            B

4.

  

 

     A                             B                       C

(三)鉴别题

1.

  A       醋酐-浓硫酸(20∶1)    (-)不出现绿色

B                               (+)黄→红→紫→蓝→绿色

或   A        25%三氯醋酸/乙醇       (+)100℃ 呈红色

B             加热               (+)60℃即呈红色

2.

A       盐酸二甲氨基苯甲醛        (-)

  

     B                                 (+) 红色

3.取A、B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B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4.答:取A、B、C的乙醇溶液,分别加入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为A与B,化合物C不显色。(或用碱性苦味酸、间二硝基苯、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鉴别)。

分别取A、B供试液,水浴蒸干,残渣以冰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铁水溶液,混匀,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如冰醋酸层逐渐为蓝色,界面处呈红棕色的是含有2-去氧糖的B。

第九章  生物碱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三个化合物碱性大小顺序为D

(a)             (b)              (c)

A. a>b>c B. c>b>a    C. c>a>b         D. a>c>b

2、碱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  

A. 季胺碱 B. 叔胺碱        C. 仲胺碱     D. 伯胺碱

3、.碱性不同生物碱混合物的分离可选用C

A. 简单萃取法 B. 酸提取碱沉淀法 C. pH梯度萃取法   D. 有机溶剂回流法

4、生物碱的沉淀反应在以下何种溶液中进行:C  

A.碱性           B.中性                C.酸性       D.有机溶剂中

5、生物碱不具有的特点是D  

A. 分子中含N原子 B. N原子多在环内  C. 具有碱性   D. 分子中多有苯环

6、具有莨菪烷母核的生物碱是C

A. 甲基麻黄碱 B. 小檗碱            C. 阿托品 D. 氧化苦参碱

7、生物碱沉淀反应呈桔红色的是B   

A. 碘化汞钾试剂 B. 碘化铋钾试剂 C.饱和苦味酸试剂    D. 硅钨酸试剂

8、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 异喹啉类      C. 吡啶类      D. 甾体类

9、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不正确的是C

A. 一般在稀酸水溶液中进行              B. 可应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C. 选用一种沉淀试剂反应呈阳性,即可判断有生物碱

D. 有些沉淀试剂可用作纸层析和薄层色谱的显色剂

10、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D  

A. 吗啡碱        B. 小檗碱 C. 苦参碱 D. 麻黄碱

11、此生物碱结构属于B  

    

A. 吲哚类          B.莨菪烷类       C. 喹啉类                D. 萜类

12、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杂化方式与其碱性强弱的关系是C

A. SP>SP2>SP3     B. SP>SP3>SP2    C. SP3>SP2>SP    D. SP3>SP>SP2

(二)填空题

1. 生物碱的氮原子周围引入吸电子基团如(氮原子中孤对电子)、(pKa)等,使生物碱碱性(pKa),如山莨菪碱的碱性(强)于莨菪碱。

2. 生物碱分离方法有: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利用 (碱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的性质进行分离。

(三)简答题

写出吡咯、吡啶、吲哚、喹诺里西啶、莨菪烷、喹啉、异喹啉、吲哚、咪唑、嘌呤类生物碱的母核。

答:

 

 

 

 

 

 

 

 

 

(四)比较分析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碱性的强弱碱性的强→弱程度:      >       >      

A                  B                 C

答:

1.碱性的强→弱程度:   A   >   C    >   B   

理由:A是叔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C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A的碱性强于C。B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2.下列生物碱碱性强弱顺序:      >      >      >

         A                     B                    C

2.答:碱性的强→弱程度:  C >  B >  A  

理由:C是季铵碱,碱性最强,B中氮原子是SP3杂化,碱性次之,A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碱性弱于B、C。

3.下列化合物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3.答:碱性强→弱顺序: C > B > A  

理由:B分子结构中,氮原子附近的环氧结构形成空间位阻以及诱导效应,使其碱性较C弱。A中氮原子处于酰胺结构中,其孤电子对与羰基的π-电子形成p-π共轭,碱性最弱。

4.比较下列生物碱的碱性强弱顺序:      >       >       

         

      

      

A                  B                      C

4.碱性强弱顺序:  B  >  A   >  C   

理由:B是仲胺碱,氮原子是SP3杂化,A是芳杂胺类生物碱,氮原子是SP2杂化,所以B碱性强于A;C是酰胺碱,由于p-π共轭的作用,氮原子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碱性弱于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