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夺命连环问2
目录
- 说一下HTTPS 的工作过程
- ECDHE 握手过程
- RSA 握手过程
- 双向认证
- 总结
说一下HTTPS 的工作过程
ECDHE 握手过程
- 在 TCP 建立连接之后,浏览器会首先发一个“Client Hello”消息,也就是跟服务器“打招呼”。里面有客户端的版本号、支持的密码套件,还有一个随机数(Client Random),用于后续生成会话密钥。
- 服务器收到“Client Hello”后,会返回一个“Server Hello”消息。把版本号对一下,也给出一个随机数(Server Random),然后从客户端的列表里选一个作为本次通信使用的密码套件
- 然后,服务器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就把证书也发给了客户端(Server Certificate)。
- 接下来是一个关键的操作,服务器选择了算法,所以它会在证书后发送“Server Key Exchange”消息,里面是密钥交换算法参数,再加上自己的私钥签名认证。
(注:相当于说:“刚才我选的密码套件有点复杂,所以再给你个算法的参数,和刚才的随机数一样有用,别丢了。为了防止别人冒充,我又盖了个章。”) - 之后是“Server Hello Done”消息,服务器说:“我的信息就是这些,打招呼完毕。”
第一个消息往返就结束了(两个 TCP 包),结果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明文共享了三个信息:Client Random、Server Random 和 Server Params。
客户端这时也拿到了服务器的证书,那这个证书是不是真实有效的呢?
开始走证书链逐级验证,确认证书的真实性,再用证书公钥验证签名,就确认了服务器的身份:“刚才跟我打招呼的不是骗子,可以接着往下走。” - 然后,客户端按照密码套件的要求,也生成一个椭圆曲线的公钥(Client Params),用“Client Key Exchange”消息发给服务器。
-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手里都拿到了密钥交换算法的两个参数(Client Params、Server Params),就用 ECDHE 算法一阵算,算出了一个新的东西,叫“Pre-Master”,其实也是一个随机数。
-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手里有了三个随机数:Client Random、Server Random 和 Pre-Master。用这三个作为原始材料,就可以生成用于加密会话的主密钥,叫“Master Secret”。而黑客因为拿不到“Pre-Master”,所以也就得不到主密钥。
为什么非得这么麻烦,非要三个随机数呢?
这就必须说 TLS 的设计者考虑得非常周到了,他们不信任客户端或服务器伪随机数的可靠性,为了保证真正的“完全随机”“不可预测”,把三个不可靠的随机数混合起来,那么“随机”的程度就非常高了,足够让黑客难以猜测。 - 有了主密钥和派生的会话密钥,握手就快结束了。客户端发一个“Change Cipher Spec”,然后再发一个“Finished”消息,把之前所有发送的数据做个摘要,再加密一下,让服务器做个验证。
意思就是告诉服务器:“后面都改用对称算法加密通信了啊,用的就是打招呼时说的 AES,加密对不对还得你测一下。” - 服务器也是同样的操作,发“Change Cipher Spec”和“Finished”消息,双方都验证加密解密 OK,握手正式结束,后面就收发被加密的 HTTP 请求和响应了。
看下面这个图吧!!!!!!!!!!!!!!!!
RSA 握手过程
如今主流的 TLS 握手过程,这与传统的握手有两点不同。
- 第一个,使用 ECDHE 实现密钥交换,而不是 RSA,所以会在服务器端发出“Server Key Exchange”消息。
- 第二个,因为使用了 ECDHE,客户端可以不用等到服务器发回“Finished”确认握手完毕,立即就发出 HTTP 报文,省去了一个消息往返的时间浪费。这个叫“TLS False Start”,意思就是“抢跑”,和“TCP Fast Open”有点像,都是不等连接完全建立就提前发应用数据,提高传输的效率。
大体的流程没有变,只是“Pre-Master”不再需要用算法生成,而是客户端直接生成随机数,然后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通过“Client Key Exchange”消息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再用私钥解密,这样双方也实现了共享三个随机数,就可以生成主密钥。
双向认证
“单向认证”握手过程,只认证了服务器的身份,而没有认证客户端的身份。
但为了防止账号、密码被盗,有的时候(比如网上银行)还会使用 U 盾给用户颁发客户端证书,实现“双向认证”,这样会更加安全。
双向认证的流程也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在“Server Hello Done”之后,“Client Key Exchange”之前,客户端要发送“Client Certificate”消息,服务器收到后也把证书链走一遍,验证客户端的身份。
总结
- HTTPS 协议会先与服务器执行 TCP 握手,然后执行 TLS 握手,才能建立安全连接;
- 握手的目标是安全地交换对称密钥,需要三个随机数,第三个随机数“Pre-Master”必须加密传输,绝对不能让黑客破解;
- “Hello”消息交换随机数,“Key Exchange”消息交换“Pre-Master”;
- “Change Cipher Spec”之前传输的都是明文,之后都是对称密钥加密的密文。
首先,服务端需要向证书颁发机构申请一个自己的证书,这个证书里面会包含此该站点的基本信息,个人啊,公司啊,组织什么呢,我记得CA证书好像分三类的,然后还有该证书的 签名 以及 hash 值用于在通信中客户端鉴别此证书是否合法。
https 通信分为四个步骤:
- c->s,客户端发起加密通信请求,这个请求通常叫做 ClientHello请求,告知自己支持的协议版本号,加密算法,压缩算法,以及一个用于生成后续通信密钥的随机数;
- s->c,服务端响应,也叫作 ServerHello,确认加密通信协议,加密算法,以及一个用于生成后续通信密钥的随机数,还有网站证书;
- c->s,客户端在收到上一步服务端的响应之后,首先会检查证书的颁发者是否可信任,是否过期,域名是否一致,并且从操作系统的证书链中找出该证书的上一级证书,并拿出服务端证书的公钥,然后验证签名和hash,如果验证失败,就会显示警告,我们经常在Chrome里面看到,“此网站有风险,是否继续什么的”。如果验证通过,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送一个称作 “pre-master-key” 的随机数,该随机数使用证书的公钥加密,以及编码改变通知(以后咋们就用协商的密钥堆成加密通信了),客户端完成握手。
- 服务端在收到上一步客户端请求之后,也会确认我以后发给你的信息可就加密了哦,并且完成握手。
此时,客户端有第一步自己生成的随机数,第二步收到服务端的随机数,第三步的 pre-master-key,服务端也是如此,他们就可以用这三个随机数使用约定的算法生成同一个密钥来加密以后的通信数据了
网络夺命连环问2
目录
- 说一下HTTPS 的工作过程
- ECDHE 握手过程
- RSA 握手过程
- 双向认证
- 总结
说一下HTTPS 的工作过程
ECDHE 握手过程
- 在 TCP 建立连接之后,浏览器会首先发一个“Client Hello”消息,也就是跟服务器“打招呼”。里面有客户端的版本号、支持的密码套件,还有一个随机数(Client Random),用于后续生成会话密钥。
- 服务器收到“Client Hello”后,会返回一个“Server Hello”消息。把版本号对一下,也给出一个随机数(Server Random),然后从客户端的列表里选一个作为本次通信使用的密码套件
- 然后,服务器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就把证书也发给了客户端(Server Certificate)。
- 接下来是一个关键的操作,服务器选择了算法,所以它会在证书后发送“Server Key Exchange”消息,里面是密钥交换算法参数,再加上自己的私钥签名认证。
(注:相当于说:“刚才我选的密码套件有点复杂,所以再给你个算法的参数,和刚才的随机数一样有用,别丢了。为了防止别人冒充,我又盖了个章。”) - 之后是“Server Hello Done”消息,服务器说:“我的信息就是这些,打招呼完毕。”
第一个消息往返就结束了(两个 TCP 包),结果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明文共享了三个信息:Client Random、Server Random 和 Server Params。
客户端这时也拿到了服务器的证书,那这个证书是不是真实有效的呢?
开始走证书链逐级验证,确认证书的真实性,再用证书公钥验证签名,就确认了服务器的身份:“刚才跟我打招呼的不是骗子,可以接着往下走。” - 然后,客户端按照密码套件的要求,也生成一个椭圆曲线的公钥(Client Params),用“Client Key Exchange”消息发给服务器。
-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手里都拿到了密钥交换算法的两个参数(Client Params、Server Params),就用 ECDHE 算法一阵算,算出了一个新的东西,叫“Pre-Master”,其实也是一个随机数。
- 现在客户端和服务器手里有了三个随机数:Client Random、Server Random 和 Pre-Master。用这三个作为原始材料,就可以生成用于加密会话的主密钥,叫“Master Secret”。而黑客因为拿不到“Pre-Master”,所以也就得不到主密钥。
为什么非得这么麻烦,非要三个随机数呢?
这就必须说 TLS 的设计者考虑得非常周到了,他们不信任客户端或服务器伪随机数的可靠性,为了保证真正的“完全随机”“不可预测”,把三个不可靠的随机数混合起来,那么“随机”的程度就非常高了,足够让黑客难以猜测。 - 有了主密钥和派生的会话密钥,握手就快结束了。客户端发一个“Change Cipher Spec”,然后再发一个“Finished”消息,把之前所有发送的数据做个摘要,再加密一下,让服务器做个验证。
意思就是告诉服务器:“后面都改用对称算法加密通信了啊,用的就是打招呼时说的 AES,加密对不对还得你测一下。” - 服务器也是同样的操作,发“Change Cipher Spec”和“Finished”消息,双方都验证加密解密 OK,握手正式结束,后面就收发被加密的 HTTP 请求和响应了。
看下面这个图吧!!!!!!!!!!!!!!!!
RSA 握手过程
如今主流的 TLS 握手过程,这与传统的握手有两点不同。
- 第一个,使用 ECDHE 实现密钥交换,而不是 RSA,所以会在服务器端发出“Server Key Exchange”消息。
- 第二个,因为使用了 ECDHE,客户端可以不用等到服务器发回“Finished”确认握手完毕,立即就发出 HTTP 报文,省去了一个消息往返的时间浪费。这个叫“TLS False Start”,意思就是“抢跑”,和“TCP Fast Open”有点像,都是不等连接完全建立就提前发应用数据,提高传输的效率。
大体的流程没有变,只是“Pre-Master”不再需要用算法生成,而是客户端直接生成随机数,然后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通过“Client Key Exchange”消息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再用私钥解密,这样双方也实现了共享三个随机数,就可以生成主密钥。
双向认证
“单向认证”握手过程,只认证了服务器的身份,而没有认证客户端的身份。
但为了防止账号、密码被盗,有的时候(比如网上银行)还会使用 U 盾给用户颁发客户端证书,实现“双向认证”,这样会更加安全。
双向认证的流程也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在“Server Hello Done”之后,“Client Key Exchange”之前,客户端要发送“Client Certificate”消息,服务器收到后也把证书链走一遍,验证客户端的身份。
总结
- HTTPS 协议会先与服务器执行 TCP 握手,然后执行 TLS 握手,才能建立安全连接;
- 握手的目标是安全地交换对称密钥,需要三个随机数,第三个随机数“Pre-Master”必须加密传输,绝对不能让黑客破解;
- “Hello”消息交换随机数,“Key Exchange”消息交换“Pre-Master”;
- “Change Cipher Spec”之前传输的都是明文,之后都是对称密钥加密的密文。
首先,服务端需要向证书颁发机构申请一个自己的证书,这个证书里面会包含此该站点的基本信息,个人啊,公司啊,组织什么呢,我记得CA证书好像分三类的,然后还有该证书的 签名 以及 hash 值用于在通信中客户端鉴别此证书是否合法。
https 通信分为四个步骤:
- c->s,客户端发起加密通信请求,这个请求通常叫做 ClientHello请求,告知自己支持的协议版本号,加密算法,压缩算法,以及一个用于生成后续通信密钥的随机数;
- s->c,服务端响应,也叫作 ServerHello,确认加密通信协议,加密算法,以及一个用于生成后续通信密钥的随机数,还有网站证书;
- c->s,客户端在收到上一步服务端的响应之后,首先会检查证书的颁发者是否可信任,是否过期,域名是否一致,并且从操作系统的证书链中找出该证书的上一级证书,并拿出服务端证书的公钥,然后验证签名和hash,如果验证失败,就会显示警告,我们经常在Chrome里面看到,“此网站有风险,是否继续什么的”。如果验证通过,客户端会向服务端发送一个称作 “pre-master-key” 的随机数,该随机数使用证书的公钥加密,以及编码改变通知(以后咋们就用协商的密钥堆成加密通信了),客户端完成握手。
- 服务端在收到上一步客户端请求之后,也会确认我以后发给你的信息可就加密了哦,并且完成握手。
此时,客户端有第一步自己生成的随机数,第二步收到服务端的随机数,第三步的 pre-master-key,服务端也是如此,他们就可以用这三个随机数使用约定的算法生成同一个密钥来加密以后的通信数据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