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备相关的人(十 )
[color=indigo]摩沙柯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之中被写成“沙摩柯”,可能是当年抄写的人抄错。刘备本人逃到一座叫做“马鞍山”的高地之上,只剩下极小部分的主力。这残余的主力,也被陆逊督率了若干人马加以包围、击溃。
《江表传》说刘备把皮盔皮甲作为燃料,烧断了夷陵的山路或栈道,狼狈得很,一口气逃回了白帝城(四川奉节)。
刘备的镇北将军黄权,掌握有相当多的兵,不曾来得及援救刘备,被陆逊的部队隔断,便投降了曹丕,驻扎在今日湖北上庸一带的孟达,也投降了曹丕。
有人向孙权建议,索性对刘备跟踪追击,捉住他,吃掉益州。
孙权征询陆逊的意见,陆逊说:“曹丕正在集中兵力,借口帮助我们讨刘,其实是很想袭取我们的后方。我们不可以不对曹丕加以戒备。所以,我已经大胆地自作决定,叫追击刘备的兵停止前进了。”孙权的昭武将军朱然与建忠中郎将骆统,看法与陆逊相同。
曹丕果然在两个月后,这一年的九月,出兵三路:一路由曹休统率,来到(安徽和县西南的)洞口;一路由曹仁统率,来到(无为县东北的)濡须;一路由曹真统率,来到南郡的首县江陵,把江陵包围了起来。
孙权慌忙派遣吕范以五个军抵抗曹休;叫诸葛瑾指挥潘璋与杨粲等人救江陵;严令朱桓以“濡须督”的身份,死守濡须。这二路兵,有两路均被曹军打败,仅仅朱桓总算表现得还不太坏。
孙权向曹丕上书悔过,把话说得十分客气:倘若所犯的罪太大,情愿把土地人民一起“交还”给皇帝曹丕,自己“寄命交州,以终余年”。
曹丕的回答是:“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只因为“三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叫你送儿子孙登来当“人质”,你多方推诿,不曾送来。
孙权在当时已经是大魏帝国的诸侯,受封为“吴王”,照规矩确是应该送一个儿子以上到京城洛阳以“任子”的身份做或大或小的官,在事实上作为忠心于魏国朝廷的担保。
他始终不肯送,由于不愿意把鼻子交给曹丕牵,不愿意丧失他的“独立王国”的国君的地位。
于是,吴、魏之间就继续处于交战状态,吴在一方面和刘备结了深仇;一方面又实在有点儿吃不消曹丕的三路进攻。
孙权挨到这一年的十二月,不得不厚着脸皮,以战胜者的身份,向战败者刘备求和。他特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访刘备。
刘备接见郑泉,同意了和,也派了一个太中大夫(宗玮)到武昌见孙权,算是答聘。孙权这时候已经把江夏郡的鄂县改名武昌,作为新设的武昌郡的郡治。他自己原本住在吴郡的曲阿县——即丹阳。后来在秣陵县境内造了建业城——即今日的南京。袭击关羽以后搬到公安城,为了就近支援陆逊抵抗刘备而又迁居到武昌城(刘备在自称汉中王的时候,都城在理论上应该设在汉中郡的南郑县,而事实上留在南郑县之时极短,便去了成都。其后,自称汉朝的皇帝,都城在理论上又应该设在长安或洛阳,却由于事实上的限制,只能偏安一方,把京都也都设在成都)。
孙、刘二人经过了这一番互相报聘以后,可谓言归于好。
刘备在次年四月二十日去世,刘禅继位,把一切军政事务交给诸葛亮管。诸葛亮坚持了他的联吴伐魏的政策,此后吴、蜀之间不仅不再有战争,而且合作到底。
孙权、刘备二人,毕竟是非凡的人物。孙权能在战胜以后,反而向被他打败的刘备求和;刘备于报仇报不成功以后,慨然面对现实,接受孙权的言归于好的建议。这两位均可以称为“知过能改”,值得我们赞叹。
双方互相派遣的使者,孙权所派的郑泉与刘备所派的宗玮、费袆,也都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外交人才,非清朝以来的若干只会向洋人胁肩陷笑,满口“也是”的“西崽官僚”可比(西崽是上海人用来称呼洋人所雇用的中国仆役的名词)。
后来刘备去世,阿斗刘禅嗣位,诸葛亮主持成都的汉朝朝廷,决心把蜀、吴之间的和平,进一步发展为攻守同盟。同盟的目的,是共同消灭曹叡的魏国。为了确定双方将如何均分魏的领土:彼此同意,以豫、青、徐、幽四个州给吴,兖、冀、并、凉四个州给汉(蜀汉)。中国在东汉之时,原有十二个州与一个司隶校尉部。这时候实际上魏有八个州,吴、蜀各有两个州不到,吴有扬州与荆州的一大部分,蜀有益州与凉州的两个郡。司隶校尉部完全在魏的掌握之中,吴、蜀双方决定:灭魏以后把司隶校尉部平分,以函谷关为界。双方还不曾战胜魏国,就先把魏国的领土如此分得干干净净,似乎把如意算盘打得太早,却也不失为坦白老实。
汉吴同盟的盟书,全文被保存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面。这是一篇极有趣味的“原始资料”。
盟书首先叙述汉朝的“皇纲失叙”,以致“国柄”先后被董卓与曹操劫夺,而曹操死了以后,大权传给了曹丕,曹丕“偷取天位”,篡了汉朝。曹丕死了以后,又有曹叡这个“么魔”继续作恶,“阻兵盗土”。当年高辛氏征讨共工,虞舜征讨三苗,现在,灭掉曹叡与捕捉他的徒党的责任,不由汉、吴双方来担负,有谁能担负呢?
因此,汉、吴双方必须先立一个盟誓,声讨曹叡的罪恶,同时把曹叡的土地“夺”来,由吴、汉双方分掌,让曹叡统治下的各地区人民,知道他们将要属于哪一国。汉、吴双方虽则是已经互相信赖,却也不可没有书面的约定,说明曹叡的土地如何分割,以免将来于胜利之后发生误会:“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盟书最精彩的一段,是关于诸葛亮的一段。它赞美诸葛亮,而没有一句话提到吴国的丞相或汉、吴两国的国君。这是中外古今任何条约所没有的特殊文字:“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盟书的作者,或孙权本人,之所以如此推崇诸葛丞相,原因是:发起这个盟约的不是别人,而是诸葛丞相。
盟书的主要部分,是下列几句:“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双方一致对魏。至于双方彼此之间,当然应该“互不”侵犯:“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倘若有一方违背誓约,做出对不起盟国的事,该怎么办?那就只得信赖“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当时的人们,极大多数信神,不像今天有些国家的朝野上下,嘴上离下开上帝,而一肚子装满了出卖盟友,男盗女娼的坏心眼。
中国在春秋时代,诸侯之间有过若干次的盟约。其后,在唐、宋之时,也有过若干次对番邦的盟约,然而没有一次,同盟者彼此之间真能有始有终,信守盟约到底,像这一次建兴七年(黄龙元年)的汉、吴盟约的。我们再查看西洋各国的历史,也绝对找不到一次有始有终的同盟,足与汉、吴的同盟媲美。
最后谈谈刘备家事。比起曹、孙两家,刘家的事要简单得多了。而且,也干净得多。原因是,刘备比曹操、孙权,较为重视道德。作为刘备的辅佐兼刘禅的师傅之诸葛亮,也比司马懿、张昭等人高明。
刘备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不可能是一个一夫一妻主义者。他有过好几位太太与姨太太,他并且颇有乃祖汉高帝刘邦之风。遇有敌兵追来,便把妻子儿女放弃。
他的原配夫人是谁?无考。
刘备在徐州广陵郡海西县(江苏省东海县之南),娶了糜竺的妹妹糜夫人。糜夫人是“正室”,不是“侧室”。作为“侧室”的,是“沛国”女子甘氏。甘氏,据陈寿说,是刘备“临豫州”之时所娶。
刘备“临豫州”,前后共有三次。“临”字的意思,是“君临”。当时,一般的官吏,喜欢称刺史或州牧为“州君”。
刘备第一次做豫州刺史,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向长安朝廷推荐他的人,是陶谦。
他第二次当豫州刺史,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准许他去的人,是吕布。
他当“豫州牧”,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用许县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他的人,是曹操。甘夫人是在刘备第几次君临豫州之时,成为他的侧室?陈寿不曾交代。
陈寿在《先主传》与“二主妃子传”里面说,刘备的“妻子”被吕布掳去了两次,也被曹操掳去了两次。被吕布掳去,其后都收回了;被曹操掳去的两浓,都不曾能够收回。
这些“妻子”是谁?是“妻与子”,还是仅仅是“妻”?有没有包括像甘夫人那样的“妾”在内?这些问题,大概也只有刘备自己的在天之灵可以答复我们了。
甘夫人跟随刘备,一直跟随到荆州;在荆州,于建安十二年给刘备生下阿斗。
次年,曹操追刘备,追到当阳之北的长坂坡,把刘备的几千兵与十几万难民杀得落花流水。曹操的堂弟弟、统率所谓“虎豹骑”的曹纯,替曹操掳去刘备的“妻子”,包括两个女儿。
这一次,甘夫人几乎也被掳去。幸亏有浑身是胆的赵云,把她连同阿斗,一起救了出来。
甘夫人极美,她的皮肤白嫩而滋润,像羊脂玉一样。刘备喜欢在夜晚把她与一座羊脂玉的人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惜,她红颜薄命,于“赤壁之战”以后不久死在荆州。
刘备在荆州,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这位孙夫人,于孙权争夺荆州的南三郡之时,被孙权派水军从荆州的公安县迎回建业(南京)。有人说,孙夫人是气愤而去的,因为刘备一到了成都,便娶进来刘璋的媳妇吴氏。事实是,孙夫人先回建业,刘备才娶进吴氏。
这位吴氏,也是一位美人。她原籍(河南)陈留,跟随父亲到了益州,被嫁给刘璋的小儿子刘瑁。刘瑁死得早,她守了寡,没想到会变成刘备的最后一位太太,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之时当了皇后。
吴皇后不曾生下孩子。刘备除了阿斗以外,另有两个皇子,是“庶出”,为妃嫔所生。妃嫔的姓氏无考。
这两个皇子,一个是刘永,封为鲁王;一个是刘理,封为粱王。其后,因为蜀、吴立约,预先平分灭掉魏国以后的中原,鲁、梁二国的地方被划入吴的未来领域,后主阿斗把这两位弟弟分别改封在甘陵与安平(甘陵在山东省清平县南;安平在今天的河北省安平县)。
后主阿斗前后有过两个皇后:第一个皇后是张飞的大女儿。她在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去世,被谥为“敬哀皇后”。
后主的第二个皇后,也姓张,是敬哀皇后的妹妹。她在建兴十五年入宫,先作贵人,不久便立为皇后。她在炎兴元年后主投降以后,跟随后主去洛阳,做了“安乐公夫人”。
后主的妃嫔是哪些人,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我们只知道,在他的妃嫔之中有一位李昭仪,到了洛阳以后,不愿意改嫁魏政府所指定的军官,自杀(昭仪是宫中妃嫔的某种等级的称号)。
另有一位妃嫔,姓王,等级是“贵人”。她给后主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刘璿。这位刘璿,在延熙元年被立为太子,当时他的年纪是虚岁十五岁。钟会占领成都之时,他死于乱兵之中。
后主除了太子刘璿以外,还有六个其他的儿子。其中,以刘谌为最好。刘谌曾经受封为“北地王”(北地是汉朝的一个郡,在甘肃省灵武县西南一带)。后主投降的时候,别的儿子都没有意见,这位北地王刘谌极为感伤、愤慨。他自杀,以一死报祖父于地下。
后主也有几个女儿。其中有三个,是我们知道下落的:一个嫁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一个嫁了费袆的儿子费恭;另一个嫁给了关羽的孙儿关统。
刘备不曾像孙权那样,有亲兄弟当部下;也不曾像曹操那样,有几个堂弟与表兄弟当部下。他只有“亲如兄弟”的关、张二人。关、张二人的子孙,我想也附带地在此说一说。
关羽的儿子关平,在临沮(湖北南漳)与关羽同时被害。关羽的另一个儿子,叫做关兴,在益州长大,很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提拔他,先后升他的官升到侍中与中监军。可惜,他寿命不长。
关兴的大儿子关统,做官做到了虎贲中郎将,寿命也不长。死的时候,没有儿子。
关兴的另一个儿子(关羽的小孙子),叫做关彝。关彝在关统死后,继位为“汉寿亭侯”。
王隐在《蜀记》里说,魏军入蜀的时候,庞德的儿子庞会,也跟了来,来到以后,专找关羽家里的男女老少,加以屠杀,把他们杀尽。
倘若《蜀记》的记载是确实的,这个庞会未免太没有道理了。关羽在战场上杀了他的父亲庞德,是所谓“各为其主”,不是为了私怨。庞会不该把这件事,当作“家仇”来报。即使是私怨、家仇,庞会也应该诉诸法律,诉诸君上,不应该任意杀人,而且也没有如此地任意杀人的权力。
从刑法的观点来评论,庞会的罪很大,从佛家的教理来评论,冤仇宜解不宜结。
关羽有一个女儿,孙权曾经想娶做媳妇,关羽不肯。此在前文说到过,这位关小姐,后来嫁给了谁,我们不知道。
张飞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张苞,死得早,小的叫张绍,做官做到了侍中、尚书仆射。张绍的儿子张遵,是一员尚书,在绵竹跟随诸葛瞻抵抗魏军,壮烈牺牲。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社会”在佛教进入之时已经崩溃,此后不再有中国社会,而只有“远东社会”。
在实质上,中国史与西洋史不同。我们的周朝,十分灿烂,却不是昙花一现的希腊;我们的汉朝,十分雄伟,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复兴的罗马。我们中国人具有西洋人所没有的韧性,我们的朝代虽有兴亡,国势虽然有盛衰,而我们的民族自从埃及、巴比伦之时便一直屹立于东亚,不曾死亡,而且继续发展。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或其修订人毛宗岗,说出一句令人难以驳倒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等于说:“治久必乱,乱久必治。”这种话,西洋人说不出来。他们对于他们国家的未来,不可能有如此乐观的信心。
“合久必分,分就必合”这八个字,与宇宙论中“一张一弛”的大道理,颇能相通,站在严格的历史科学的立场来说,分与合至少是极可能的趋势:“合久会分,分久会合。”
[/color]
和刘备相关的人(十 )
[color=indigo]摩沙柯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之中被写成“沙摩柯”,可能是当年抄写的人抄错。刘备本人逃到一座叫做“马鞍山”的高地之上,只剩下极小部分的主力。这残余的主力,也被陆逊督率了若干人马加以包围、击溃。
《江表传》说刘备把皮盔皮甲作为燃料,烧断了夷陵的山路或栈道,狼狈得很,一口气逃回了白帝城(四川奉节)。
刘备的镇北将军黄权,掌握有相当多的兵,不曾来得及援救刘备,被陆逊的部队隔断,便投降了曹丕,驻扎在今日湖北上庸一带的孟达,也投降了曹丕。
有人向孙权建议,索性对刘备跟踪追击,捉住他,吃掉益州。
孙权征询陆逊的意见,陆逊说:“曹丕正在集中兵力,借口帮助我们讨刘,其实是很想袭取我们的后方。我们不可以不对曹丕加以戒备。所以,我已经大胆地自作决定,叫追击刘备的兵停止前进了。”孙权的昭武将军朱然与建忠中郎将骆统,看法与陆逊相同。
曹丕果然在两个月后,这一年的九月,出兵三路:一路由曹休统率,来到(安徽和县西南的)洞口;一路由曹仁统率,来到(无为县东北的)濡须;一路由曹真统率,来到南郡的首县江陵,把江陵包围了起来。
孙权慌忙派遣吕范以五个军抵抗曹休;叫诸葛瑾指挥潘璋与杨粲等人救江陵;严令朱桓以“濡须督”的身份,死守濡须。这二路兵,有两路均被曹军打败,仅仅朱桓总算表现得还不太坏。
孙权向曹丕上书悔过,把话说得十分客气:倘若所犯的罪太大,情愿把土地人民一起“交还”给皇帝曹丕,自己“寄命交州,以终余年”。
曹丕的回答是:“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只因为“三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叫你送儿子孙登来当“人质”,你多方推诿,不曾送来。
孙权在当时已经是大魏帝国的诸侯,受封为“吴王”,照规矩确是应该送一个儿子以上到京城洛阳以“任子”的身份做或大或小的官,在事实上作为忠心于魏国朝廷的担保。
他始终不肯送,由于不愿意把鼻子交给曹丕牵,不愿意丧失他的“独立王国”的国君的地位。
于是,吴、魏之间就继续处于交战状态,吴在一方面和刘备结了深仇;一方面又实在有点儿吃不消曹丕的三路进攻。
孙权挨到这一年的十二月,不得不厚着脸皮,以战胜者的身份,向战败者刘备求和。他特派太中大夫郑泉前往白帝城,拜访刘备。
刘备接见郑泉,同意了和,也派了一个太中大夫(宗玮)到武昌见孙权,算是答聘。孙权这时候已经把江夏郡的鄂县改名武昌,作为新设的武昌郡的郡治。他自己原本住在吴郡的曲阿县——即丹阳。后来在秣陵县境内造了建业城——即今日的南京。袭击关羽以后搬到公安城,为了就近支援陆逊抵抗刘备而又迁居到武昌城(刘备在自称汉中王的时候,都城在理论上应该设在汉中郡的南郑县,而事实上留在南郑县之时极短,便去了成都。其后,自称汉朝的皇帝,都城在理论上又应该设在长安或洛阳,却由于事实上的限制,只能偏安一方,把京都也都设在成都)。
孙、刘二人经过了这一番互相报聘以后,可谓言归于好。
刘备在次年四月二十日去世,刘禅继位,把一切军政事务交给诸葛亮管。诸葛亮坚持了他的联吴伐魏的政策,此后吴、蜀之间不仅不再有战争,而且合作到底。
孙权、刘备二人,毕竟是非凡的人物。孙权能在战胜以后,反而向被他打败的刘备求和;刘备于报仇报不成功以后,慨然面对现实,接受孙权的言归于好的建议。这两位均可以称为“知过能改”,值得我们赞叹。
双方互相派遣的使者,孙权所派的郑泉与刘备所派的宗玮、费袆,也都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外交人才,非清朝以来的若干只会向洋人胁肩陷笑,满口“也是”的“西崽官僚”可比(西崽是上海人用来称呼洋人所雇用的中国仆役的名词)。
后来刘备去世,阿斗刘禅嗣位,诸葛亮主持成都的汉朝朝廷,决心把蜀、吴之间的和平,进一步发展为攻守同盟。同盟的目的,是共同消灭曹叡的魏国。为了确定双方将如何均分魏的领土:彼此同意,以豫、青、徐、幽四个州给吴,兖、冀、并、凉四个州给汉(蜀汉)。中国在东汉之时,原有十二个州与一个司隶校尉部。这时候实际上魏有八个州,吴、蜀各有两个州不到,吴有扬州与荆州的一大部分,蜀有益州与凉州的两个郡。司隶校尉部完全在魏的掌握之中,吴、蜀双方决定:灭魏以后把司隶校尉部平分,以函谷关为界。双方还不曾战胜魏国,就先把魏国的领土如此分得干干净净,似乎把如意算盘打得太早,却也不失为坦白老实。
汉吴同盟的盟书,全文被保存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面。这是一篇极有趣味的“原始资料”。
盟书首先叙述汉朝的“皇纲失叙”,以致“国柄”先后被董卓与曹操劫夺,而曹操死了以后,大权传给了曹丕,曹丕“偷取天位”,篡了汉朝。曹丕死了以后,又有曹叡这个“么魔”继续作恶,“阻兵盗土”。当年高辛氏征讨共工,虞舜征讨三苗,现在,灭掉曹叡与捕捉他的徒党的责任,不由汉、吴双方来担负,有谁能担负呢?
因此,汉、吴双方必须先立一个盟誓,声讨曹叡的罪恶,同时把曹叡的土地“夺”来,由吴、汉双方分掌,让曹叡统治下的各地区人民,知道他们将要属于哪一国。汉、吴双方虽则是已经互相信赖,却也不可没有书面的约定,说明曹叡的土地如何分割,以免将来于胜利之后发生误会:“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盟书最精彩的一段,是关于诸葛亮的一段。它赞美诸葛亮,而没有一句话提到吴国的丞相或汉、吴两国的国君。这是中外古今任何条约所没有的特殊文字:“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盟书的作者,或孙权本人,之所以如此推崇诸葛丞相,原因是:发起这个盟约的不是别人,而是诸葛丞相。
盟书的主要部分,是下列几句:“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双方一致对魏。至于双方彼此之间,当然应该“互不”侵犯:“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倘若有一方违背誓约,做出对不起盟国的事,该怎么办?那就只得信赖“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当时的人们,极大多数信神,不像今天有些国家的朝野上下,嘴上离下开上帝,而一肚子装满了出卖盟友,男盗女娼的坏心眼。
中国在春秋时代,诸侯之间有过若干次的盟约。其后,在唐、宋之时,也有过若干次对番邦的盟约,然而没有一次,同盟者彼此之间真能有始有终,信守盟约到底,像这一次建兴七年(黄龙元年)的汉、吴盟约的。我们再查看西洋各国的历史,也绝对找不到一次有始有终的同盟,足与汉、吴的同盟媲美。
最后谈谈刘备家事。比起曹、孙两家,刘家的事要简单得多了。而且,也干净得多。原因是,刘备比曹操、孙权,较为重视道德。作为刘备的辅佐兼刘禅的师傅之诸葛亮,也比司马懿、张昭等人高明。
刘备在公元2世纪的中国,不可能是一个一夫一妻主义者。他有过好几位太太与姨太太,他并且颇有乃祖汉高帝刘邦之风。遇有敌兵追来,便把妻子儿女放弃。
他的原配夫人是谁?无考。
刘备在徐州广陵郡海西县(江苏省东海县之南),娶了糜竺的妹妹糜夫人。糜夫人是“正室”,不是“侧室”。作为“侧室”的,是“沛国”女子甘氏。甘氏,据陈寿说,是刘备“临豫州”之时所娶。
刘备“临豫州”,前后共有三次。“临”字的意思,是“君临”。当时,一般的官吏,喜欢称刺史或州牧为“州君”。
刘备第一次做豫州刺史,是在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向长安朝廷推荐他的人,是陶谦。
他第二次当豫州刺史,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准许他去的人,是吕布。
他当“豫州牧”,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用许县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他的人,是曹操。甘夫人是在刘备第几次君临豫州之时,成为他的侧室?陈寿不曾交代。
陈寿在《先主传》与“二主妃子传”里面说,刘备的“妻子”被吕布掳去了两次,也被曹操掳去了两次。被吕布掳去,其后都收回了;被曹操掳去的两浓,都不曾能够收回。
这些“妻子”是谁?是“妻与子”,还是仅仅是“妻”?有没有包括像甘夫人那样的“妾”在内?这些问题,大概也只有刘备自己的在天之灵可以答复我们了。
甘夫人跟随刘备,一直跟随到荆州;在荆州,于建安十二年给刘备生下阿斗。
次年,曹操追刘备,追到当阳之北的长坂坡,把刘备的几千兵与十几万难民杀得落花流水。曹操的堂弟弟、统率所谓“虎豹骑”的曹纯,替曹操掳去刘备的“妻子”,包括两个女儿。
这一次,甘夫人几乎也被掳去。幸亏有浑身是胆的赵云,把她连同阿斗,一起救了出来。
甘夫人极美,她的皮肤白嫩而滋润,像羊脂玉一样。刘备喜欢在夜晚把她与一座羊脂玉的人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惜,她红颜薄命,于“赤壁之战”以后不久死在荆州。
刘备在荆州,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这位孙夫人,于孙权争夺荆州的南三郡之时,被孙权派水军从荆州的公安县迎回建业(南京)。有人说,孙夫人是气愤而去的,因为刘备一到了成都,便娶进来刘璋的媳妇吴氏。事实是,孙夫人先回建业,刘备才娶进吴氏。
这位吴氏,也是一位美人。她原籍(河南)陈留,跟随父亲到了益州,被嫁给刘璋的小儿子刘瑁。刘瑁死得早,她守了寡,没想到会变成刘备的最后一位太太,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之时当了皇后。
吴皇后不曾生下孩子。刘备除了阿斗以外,另有两个皇子,是“庶出”,为妃嫔所生。妃嫔的姓氏无考。
这两个皇子,一个是刘永,封为鲁王;一个是刘理,封为粱王。其后,因为蜀、吴立约,预先平分灭掉魏国以后的中原,鲁、梁二国的地方被划入吴的未来领域,后主阿斗把这两位弟弟分别改封在甘陵与安平(甘陵在山东省清平县南;安平在今天的河北省安平县)。
后主阿斗前后有过两个皇后:第一个皇后是张飞的大女儿。她在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去世,被谥为“敬哀皇后”。
后主的第二个皇后,也姓张,是敬哀皇后的妹妹。她在建兴十五年入宫,先作贵人,不久便立为皇后。她在炎兴元年后主投降以后,跟随后主去洛阳,做了“安乐公夫人”。
后主的妃嫔是哪些人,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我们只知道,在他的妃嫔之中有一位李昭仪,到了洛阳以后,不愿意改嫁魏政府所指定的军官,自杀(昭仪是宫中妃嫔的某种等级的称号)。
另有一位妃嫔,姓王,等级是“贵人”。她给后主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刘璿。这位刘璿,在延熙元年被立为太子,当时他的年纪是虚岁十五岁。钟会占领成都之时,他死于乱兵之中。
后主除了太子刘璿以外,还有六个其他的儿子。其中,以刘谌为最好。刘谌曾经受封为“北地王”(北地是汉朝的一个郡,在甘肃省灵武县西南一带)。后主投降的时候,别的儿子都没有意见,这位北地王刘谌极为感伤、愤慨。他自杀,以一死报祖父于地下。
后主也有几个女儿。其中有三个,是我们知道下落的:一个嫁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一个嫁了费袆的儿子费恭;另一个嫁给了关羽的孙儿关统。
刘备不曾像孙权那样,有亲兄弟当部下;也不曾像曹操那样,有几个堂弟与表兄弟当部下。他只有“亲如兄弟”的关、张二人。关、张二人的子孙,我想也附带地在此说一说。
关羽的儿子关平,在临沮(湖北南漳)与关羽同时被害。关羽的另一个儿子,叫做关兴,在益州长大,很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提拔他,先后升他的官升到侍中与中监军。可惜,他寿命不长。
关兴的大儿子关统,做官做到了虎贲中郎将,寿命也不长。死的时候,没有儿子。
关兴的另一个儿子(关羽的小孙子),叫做关彝。关彝在关统死后,继位为“汉寿亭侯”。
王隐在《蜀记》里说,魏军入蜀的时候,庞德的儿子庞会,也跟了来,来到以后,专找关羽家里的男女老少,加以屠杀,把他们杀尽。
倘若《蜀记》的记载是确实的,这个庞会未免太没有道理了。关羽在战场上杀了他的父亲庞德,是所谓“各为其主”,不是为了私怨。庞会不该把这件事,当作“家仇”来报。即使是私怨、家仇,庞会也应该诉诸法律,诉诸君上,不应该任意杀人,而且也没有如此地任意杀人的权力。
从刑法的观点来评论,庞会的罪很大,从佛家的教理来评论,冤仇宜解不宜结。
关羽有一个女儿,孙权曾经想娶做媳妇,关羽不肯。此在前文说到过,这位关小姐,后来嫁给了谁,我们不知道。
张飞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张苞,死得早,小的叫张绍,做官做到了侍中、尚书仆射。张绍的儿子张遵,是一员尚书,在绵竹跟随诸葛瞻抵抗魏军,壮烈牺牲。
西洋人谈西洋史,常常有某一民族衰亡,另一民族继起的说法,或是某一文化崩溃,另一文化诞生的说法。汤因比(A•Toynbee)与前人不同的地方,是改用“社会”一词,代替民族或“文化”,并且补充了一点:某一社会崩溃之后,其构成要素可能被次一社会所局部保存。汤因比喜欢说,“中国社会”在佛教进入之时已经崩溃,此后不再有中国社会,而只有“远东社会”。
在实质上,中国史与西洋史不同。我们的周朝,十分灿烂,却不是昙花一现的希腊;我们的汉朝,十分雄伟,而不是一衰而不可复兴的罗马。我们中国人具有西洋人所没有的韧性,我们的朝代虽有兴亡,国势虽然有盛衰,而我们的民族自从埃及、巴比伦之时便一直屹立于东亚,不曾死亡,而且继续发展。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或其修订人毛宗岗,说出一句令人难以驳倒的话:“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等于说:“治久必乱,乱久必治。”这种话,西洋人说不出来。他们对于他们国家的未来,不可能有如此乐观的信心。
“合久必分,分就必合”这八个字,与宇宙论中“一张一弛”的大道理,颇能相通,站在严格的历史科学的立场来说,分与合至少是极可能的趋势:“合久会分,分久会合。”
[/color]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