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声音处理说课稿,《数字化声音编辑》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录音机软件完成对声音的处理。学生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录音机软件对声音进行录制的技能,这节课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讲解如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饰,使我们的声音作品更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同学们的软件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活动设计的兴趣性,活动要求的层次性,课堂学习的合作性,让所有学生能达到课本要求,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新的认识。
三、目标分析
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所以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的方法
B、 能够用“录音机”混合声音
C、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效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B、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意
四、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用“录音机”合并、删除,混合声音的方法,以及优化音效的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编辑出优美的配乐诗朗诵,增强学生对声音的综合处理能力识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实施纲要》针对教学提出:要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螺旋式的设置教学内容,所以我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突出我的教学重点,针对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和水平的参差不齐,我辅之以兴趣激励法、分层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实践探究、互动交流等学法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六、教学过程
这是一节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所以本节课我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五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二)步步为营,探索新知(三)合作学习,自主创作;(四)成果展示,交流评价(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第一个 环节为: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时间:4分钟)
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所以,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的方法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要求欣赏一段宣传我们学校的视频材料:你觉得这份材料是否足以展示我校风采,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视频看完之后,学生都会觉得这视频只有图像,没有声音,如果加上声音解说或配乐就会更直观生动了。引导学生打开桌面上的文件夹“数字化声音的编辑”,观察文件夹里有几个什么类型的文件?介绍解说1是一名男生的录音,解说2是一名女生录的,配乐文件是老师找的一首轻音乐。引出这节课的总体任务,就是把这些文件进行合并,优化,最终合成一段合理而完整的配乐解说,作为视频的配音,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 步步为营,探索新知(时间20分钟)
1、 合并声音:先让学生用录音机软件打开解说文件,听一下内容,学生会想到,应该把两个文件接起来,出示第一个操作要求:参照课本14、15页,自主完成录音的剪接这部分内容,将解说1与解说2进行合并,并另存为“解说”,同时板书。
请完成的小组选一名同学对大家讲解一下。同进,老师第一次设疑,展示一个出错的例子,请大家诊断一下,是如何出现这种情况的?应该如何解决?结合这个特殊,强调滑块的位置很关键。
2、 优化与混合:此时学生能意识到这段配音的信息量大了,接着引导学生锦上添花,加点音乐通过试听“配乐”这个文件。感觉出音量很大。让学生预设一下给解说配上音乐的结果?适时的引出第二个操作任务:将配音降低音量,并保存,然后将“解说”与“配乐”进行混音,同时注意观察文件的时间长度。学生完成操作后,老师第二次设疑:合并声音与混合声音在时间长度上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知:前者是时间相加,后者是由时间长的文件来决定。让大家现看一下做好的声音时间是多少?可是视频只有2分钟,怎么办呢?引出下一个操作任务。
3、 声音删除:将两分钟以后的内容删除,将文件另存为“配乐朗诵”。
学生应该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此时,第三次设疑:有时候需要从中间删除一段声音。怎么办呢?让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法。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自主创作(时间:8分钟)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用这节课所学的操作方法对《春》的相关声音文件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个适当的配乐朗诵,并相互交流一下。
第四环节:成果展示,交流评价(5分钟)
对各小组选出的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并对各小组进行及时评价。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3分钟)
学生回想一下这节课会了哪些操作方法?有声音的剪,接,优化,混合等操作,其实还有其它的功能,比如声音的加减速,回音等效果,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另外,要得到完善音质的声音,就要靠专业的硬件,软件。老师对录音棚中的音源器以及的“干入湿出”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同时介绍Cool
Edit这个软件的强大功能。建议大家也去录音棚中录一首歌找找歌星的感觉。
美来源于生活知,技术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自己的双手为生活增添美,下课。
七、说课小结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以“活动”为主题,以分层次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
个人特色:保证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每个环节都有所扩展,增加了课堂容量,并结合现实向学生介绍前沿的动态和知识,充分体现了本学科的实用性特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