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凭什么领跑世界?

本文概述: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代表。老牌车企面临转型,新品牌强势入驻。过去象征廉价的中国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上获得了颇具代表性的成功,从整车到零部件都有了长足发展。2022年,中国车企要顺势崛起了吗?富士山火山爆发,又会引起怎样的蝴蝶效应?2022年车市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1、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谁是其中的佼佼者。

2、全球车市加速洗牌,新老品牌都在发力。

3、别瞧不起零部件,这可是中国车企发展的机会。

尽管春节期间,出现了电动车在北方寒冷城市续航不足的新闻,例如北京的新能源出租车不敢开暖气、从南方开车回东北过年的车主过了山海关找不着充电站,但不可否认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传来了不少好消息。

作为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代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销量大幅度提高,同比增长率达到158%,在市场份额、消费者认可度上也显著提升,出口增加了一倍。

要知道,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晚,改革开放初期想要引进先进汽车,都频频被外国品牌拒绝。最后是德国大众接受了中国的合作要求,当时引进的正是后来风靡中国的桑塔纳。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中国车企在全球的地位明显提升。

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谁是佼佼者?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汽车总销量的13%,比前年的5%翻了一倍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今年会达到22%。

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出口销售,与过去主要出口低端车型到亚洲、非洲不同,凭借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也打开了局面,例如长城汽车在欧洲销售新款欧拉和魏牌车型,吉利汽车借助沃尔沃汽车渠道开拓欧洲市场。当年群嘲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人,现在该打脸了。

这样的积极变化,得益于多种因素,首先,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下降,五菱宏光MINI EV的高性价比就不说了,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不仅产能明显提升,售价也降低到30万元以内,成为了宝马3系、奔驰C级车的有力竞争对手。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外观得到改善。不像几年前丑丑土土的样子,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颜值提升了不少,得到了“颜控”消费者的青睐。

再者,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普及,让充电和加油一样便利,加上用电成本远低于燃油,噪声和汽车加速的平稳性也具有优势。

在这样的内外条件下,很多汽车品牌抓住了发展的机会。单款车型销量近43万辆的五菱宏光MINI EV自不用说,超高的性价比是它最大的优势。比亚迪的汉EV、汉DM、秦PLUS DM都有着不俗的成绩,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60万辆,绝对称得上是国货之光。广汽、长城的销量都达到了10万辆以上,蔚来、小鹏也有9万多辆。

就连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超级明星——特斯拉,也离不开中国制造,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中国制造的销量达到了47万多辆。

对新能源汽车品牌,产销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新能源汽车由于生产线少、产能低,车主订车之后常常要等待几个月才能拿车,消费体验非常不好,这也会影响其他观望中的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全球车市加速洗牌,新老品牌都在发力?

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跟上,是销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充电比加油便宜,对消费者自然有很强的吸引力。可汽车品牌为什么都趋之若鹜呢?答案就是,环保。以国内为例,2017年国家出台了“双积分政策”,目的是节能减排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所谓的双积分,是CAFC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和NEV新能源车积分,这两个积分并行管理。简单来说,如果积分没有达标或者未能抵消负积分,就会面临处罚,比如限制高油耗车型的申报、生产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这样的新能源车企凭借几十万的正积分,让负积分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老牌汽车企业望其项背。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之间的积分买卖是允许的,但动辄几百、上千元才能买到1分,导致负积分车企的成本提高。要么花高昂费用购买积分,要么面临车型申报、生产受限,老牌车企左右为难,所以必须求变。

对老牌车企而言,“变”的方式就是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下半年吉利、长安、长城等品牌都纷纷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大众的ID系列虽晚但到,至于丰田这次则是彻底落后了,纯电动车BZ系列今年才会上市。

而早早搭上新能源汽车这场东风的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品牌,“变”的速度就更快了。根据各家车企发布的信息,今年将有多款新车型发布,价格区间涵盖了10万元以下到50万元出头,对准备购车的消费者而言,从经济型到中高档都有所覆盖,选择空间也是比较大的。

除了新能源汽车硬件生产的上下游产业发展,软件方面也受到了很多关注,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大众、小鹏、蔚来等汽车都已经入局,而百度、滴滴等互联网企业也在跃跃欲试,或许很快,自动驾驶的汽车将遍布大街小巷。

别瞧不起零部件,这可是中国车企发展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仅拉动了中国汽车的整车企业发展,对零部件企业也提供了机会。过去,汽车品牌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都偏爱本土供应商,比如美国车企用美国零部件、德国大众用欧洲的供应商,即使这些品牌都来中国建厂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始终缺一点机会。

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改变了这一格局,例如比亚迪从整车到刀片电池等核心部件,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上下游的很多企业发展。而在中国建厂的特斯拉,以企业配合度、响应程度、研发实力为标准来选择供应商,中国企业有了和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企业也顺势发展,加速国产代替进口,比如过去被日本精机、电装主导市场的车载抬头显示器HUD,中国零部件企业华阳集团已经追赶到24%的市场占有率,与日本精机、电装有了一较高下的能力。

而且纯电动车的零部件只有燃油车的一半,各零部件的通用性更强,软件、芯片、传感器、电池等零部件,可以向不同的整车车企提供。过去修车等个进口零件等半个月、一个月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

总体来说,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向着积极的方向进发,不论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数据,还是各家车企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做出的努力,都给了行业极大的信心。但对车企而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也是必要的,摆在眼前的问题就包括——

股市的动荡、疫情的发展,对人们的收入带来影响,进而可能影响购车计划;原材料的涨价和短缺,也是汽车相关产业暂时无法摆脱的困境;就连富士山火山爆发的隐患,都可能冲击山脚下的零部件企业。

接下来中国车市将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市场会一一揭晓。

弯道超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凭什么领跑世界?

本文概述: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代表。老牌车企面临转型,新品牌强势入驻。过去象征廉价的中国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上获得了颇具代表性的成功,从整车到零部件都有了长足发展。2022年,中国车企要顺势崛起了吗?富士山火山爆发,又会引起怎样的蝴蝶效应?2022年车市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1、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谁是其中的佼佼者。

2、全球车市加速洗牌,新老品牌都在发力。

3、别瞧不起零部件,这可是中国车企发展的机会。

尽管春节期间,出现了电动车在北方寒冷城市续航不足的新闻,例如北京的新能源出租车不敢开暖气、从南方开车回东北过年的车主过了山海关找不着充电站,但不可否认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传来了不少好消息。

作为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代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仅销量大幅度提高,同比增长率达到158%,在市场份额、消费者认可度上也显著提升,出口增加了一倍。

要知道,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晚,改革开放初期想要引进先进汽车,都频频被外国品牌拒绝。最后是德国大众接受了中国的合作要求,当时引进的正是后来风靡中国的桑塔纳。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中国车企在全球的地位明显提升。

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谁是佼佼者?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汽车总销量的13%,比前年的5%翻了一倍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今年会达到22%。

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出口销售,与过去主要出口低端车型到亚洲、非洲不同,凭借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也打开了局面,例如长城汽车在欧洲销售新款欧拉和魏牌车型,吉利汽车借助沃尔沃汽车渠道开拓欧洲市场。当年群嘲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人,现在该打脸了。

这样的积极变化,得益于多种因素,首先,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下降,五菱宏光MINI EV的高性价比就不说了,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不仅产能明显提升,售价也降低到30万元以内,成为了宝马3系、奔驰C级车的有力竞争对手。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车型外观得到改善。不像几年前丑丑土土的样子,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颜值提升了不少,得到了“颜控”消费者的青睐。

再者,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普及,让充电和加油一样便利,加上用电成本远低于燃油,噪声和汽车加速的平稳性也具有优势。

在这样的内外条件下,很多汽车品牌抓住了发展的机会。单款车型销量近43万辆的五菱宏光MINI EV自不用说,超高的性价比是它最大的优势。比亚迪的汉EV、汉DM、秦PLUS DM都有着不俗的成绩,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60万辆,绝对称得上是国货之光。广汽、长城的销量都达到了10万辆以上,蔚来、小鹏也有9万多辆。

就连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超级明星——特斯拉,也离不开中国制造,Model 3、Model Y两款车型,中国制造的销量达到了47万多辆。

对新能源汽车品牌,产销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新能源汽车由于生产线少、产能低,车主订车之后常常要等待几个月才能拿车,消费体验非常不好,这也会影响其他观望中的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全球车市加速洗牌,新老品牌都在发力?

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跟上,是销量提升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充电比加油便宜,对消费者自然有很强的吸引力。可汽车品牌为什么都趋之若鹜呢?答案就是,环保。以国内为例,2017年国家出台了“双积分政策”,目的是节能减排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所谓的双积分,是CAFC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和NEV新能源车积分,这两个积分并行管理。简单来说,如果积分没有达标或者未能抵消负积分,就会面临处罚,比如限制高油耗车型的申报、生产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这样的新能源车企凭借几十万的正积分,让负积分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老牌汽车企业望其项背。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之间的积分买卖是允许的,但动辄几百、上千元才能买到1分,导致负积分车企的成本提高。要么花高昂费用购买积分,要么面临车型申报、生产受限,老牌车企左右为难,所以必须求变。

对老牌车企而言,“变”的方式就是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下半年吉利、长安、长城等品牌都纷纷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大众的ID系列虽晚但到,至于丰田这次则是彻底落后了,纯电动车BZ系列今年才会上市。

而早早搭上新能源汽车这场东风的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品牌,“变”的速度就更快了。根据各家车企发布的信息,今年将有多款新车型发布,价格区间涵盖了10万元以下到50万元出头,对准备购车的消费者而言,从经济型到中高档都有所覆盖,选择空间也是比较大的。

除了新能源汽车硬件生产的上下游产业发展,软件方面也受到了很多关注,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特斯拉、大众、小鹏、蔚来等汽车都已经入局,而百度、滴滴等互联网企业也在跃跃欲试,或许很快,自动驾驶的汽车将遍布大街小巷。

别瞧不起零部件,这可是中国车企发展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仅拉动了中国汽车的整车企业发展,对零部件企业也提供了机会。过去,汽车品牌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都偏爱本土供应商,比如美国车企用美国零部件、德国大众用欧洲的供应商,即使这些品牌都来中国建厂了,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却始终缺一点机会。

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改变了这一格局,例如比亚迪从整车到刀片电池等核心部件,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上下游的很多企业发展。而在中国建厂的特斯拉,以企业配合度、响应程度、研发实力为标准来选择供应商,中国企业有了和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公平竞争的机会。

中国企业也顺势发展,加速国产代替进口,比如过去被日本精机、电装主导市场的车载抬头显示器HUD,中国零部件企业华阳集团已经追赶到24%的市场占有率,与日本精机、电装有了一较高下的能力。

而且纯电动车的零部件只有燃油车的一半,各零部件的通用性更强,软件、芯片、传感器、电池等零部件,可以向不同的整车车企提供。过去修车等个进口零件等半个月、一个月的情况,再也不会发生了。

总体来说,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向着积极的方向进发,不论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数据,还是各家车企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做出的努力,都给了行业极大的信心。但对车企而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也是必要的,摆在眼前的问题就包括——

股市的动荡、疫情的发展,对人们的收入带来影响,进而可能影响购车计划;原材料的涨价和短缺,也是汽车相关产业暂时无法摆脱的困境;就连富士山火山爆发的隐患,都可能冲击山脚下的零部件企业。

接下来中国车市将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市场会一一揭晓。